关于吃喝这回事

 

本公众号的目的即是挖掘中西饮食营养学,在此基础上制作并传播古今中外美食,将其融入吃喝学,让更多的人做纯正、地道的“吃货”。...



Shopping Mall里的品牌餐饮连锁几乎天天爆满,逢周末、节假日或者新店开张更是拿号排队用餐,应了那句“吃饭得找人多的地儿"; 还有街头巷尾的臭豆腐,奶茶,牛杂萝卜汤,总是让人惦记着哪天再去尝尝。这就是吃喝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人人都是吃货,想来也不夸张!



爱吃,是与生倶来的。但,懂吃,却是需要学习和研究的。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即是遵从后者,并且乐于此道,每吃到好菜肴,他一定让自家的厨师登门细问,然后自己记下做法,甚至”以轿迎其女厨来园制造“,可见爱好之深,用心之重。因此,他也被称为美食家和烹饪家。

想想本人这些年来似乎也是冥冥中有几分像袁公的,只是更多的靠味觉和用心揣摩美食的得来,然后亲自下厨,出成品发图至朋友圈做下记录。亲历亲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吃过有些店后会觉的口干舌燥,更甚的是拉肚子,排除自身身体条件外,菜品难逃卫生之嫌。

”食能驱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 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篇》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的宜则益体,害则成病。“

------------ 张仲景《金匮要略》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而不要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

------------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390年古希腊名医,被称为医药之父。)

然,千年后的人们却在排队拿号用餐的同时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不仅仅是食品安全,还有是否知道食了自身所需。

所以,吃喝是一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些复杂的事情。

本公众号的目的即是挖掘中西饮食营养学,在此基础上制作并传播古今中外美食,将其融入吃喝学,让更多的人做纯正、地道的“吃货”,也不枉费考了一回”国家高级营养师“。

又快要到新年了,在这个以吃喝为主题的节日,多想想自己是否吃对了,也算是对新年里自己的要求,对健康的承诺!


    关注 吃喝这回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