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欣赏】三十四团与蒲昌古城

 

米兰,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郑松1980年3月,三十六团意外地收到了意大利国米兰市市长拉列德·威谦的一封信,信中称...





三十四团与蒲昌古城
郑松
在二师,但凡工作过的人,几乎都知道三十四团的地名叫“铁干里克”。可今年的10月18日,新疆地名学会在论证二师团场拟设建制镇行政区划专名方案时,却将三十四团的拟设建制镇专名确定为“蒲昌镇”。

三十四团和“蒲昌”有何关系?为什么要将三十四团已经使用了五十多年的“铁干里克”更名为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晓的“蒲昌”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其实,“蒲昌古城”就在三十四团,在距团部铁干里克镇以西十余公里处的五连。十五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探访过此处。那时的古城,坐西朝东呈长方形,长约一公里,宽约六百米,很孤单地被连队的农田包围其中。城墙高有五米,上部宽约三米,可以走小型轿车,城内已没有什么建筑设施,倒是稀稀疏疏地种了些棉花。后来听在团场工作的朋友讲,古城现在的轮廓还比较清晰,闭合也较为完整,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见城门和垛楼等,只不过城内早已栽上了梨树,不种棉花了。古城应该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未经现代修缮的古城。



据史料记载,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清政府在此设立抚辑局,招来居民1400户屯田。1892年(光绪十八年),天津商民出资修建蒲昌城(汉时此地为蒲昌海)。当时易盛福、俞光达在此屯垦。清政府消灭了阿古柏匪帮后,在此设立善后局。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新疆当局黄桂芳驻扎蒲昌,设游击,驻步队一旗,驻兵60人,并招募吐鲁番、鲁克沁等地农民在这里定居屯田。之后又将甘肃青海等地的8000多农民安置在附近。这里一度繁华,成为清政府经营尉犁、若羌、且末一带的政治、军事中心。



后来,因蒲昌城一带水质盐碱化,使得土地很快变得颗粒无收,居民不得不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分散到铁干里克和焉耆两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蒲昌营裁撤。1917年(民国六年),《新疆游记》的作者民国政府官员谢彬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时,蒲昌城已经“今日所存败瓦颓垣,惟旧游击衙署三间尚完好。”谢彬没有关于军民居住的记录,由此可以推测,蒲昌城大约于1917年之前被废弃。



据说,大名鼎鼎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英国人斯坦因都先后到此探察、挖掘。



从蒲昌营裁撤的1905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与蒲昌城仅十余公里的铁干里克,始终只有少量回、维吾尔族农户和牧民居住,他们的生活艰苦到了极点。

1954年,农二师开始在从库尔勒、尉犁县到若羌县长达500公里的塔里木河下游屯垦。1960年,为了改变居住在铁干里克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状况,帮助地方办好事,经王震将军奏请中央批准,农二师将塔里木第一农场已开垦出的尉犁垦区与居住在铁干里克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土地进行了调换,塔一场的全体干部职工没有怨言,让出已经建设好的家园,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铁干里克,又一次开始了垦荒造田的创举。自此,铁干里克再次恢复了绿色生机,蒲昌古城一带再次恢复了绿色生机。1969年塔里木一场更名为三十四团。

经过团场三代军垦人40多年的艰苦奋斗,曾经的废弃古城、蛮荒之地已经发生了令人羡慕和啧啧赞叹的巨大变化。三十四团现已是一个以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工交建商综合经营,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大型农垦集团。目前,三十四团辖一团两镇,建制单位20个,耕地21万亩,人口1.73万人。已经成为二师重要的棉花、香梨、红枣、中草药、塔河马鹿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农业高新示范节水灌溉基地。三十四团还是兵团争先进位“先进团场”,是二师“最美团场小城镇”之一。团场经济实力、职工生活品质、教育教学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等一直走在全师的前列。三十三团已经成为环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绿色走廊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南疆的维稳重镇。

三十四团小城镇鸟瞰


三十四团办公大楼
三十三团小城镇夜景


三十四团公园
三十三团住宅小区
三十三团棉花生产基地


三十三团90%左右的棉田实现机采


硕果累累的红枣
园林土鸡
三十四现代化养猪场
三十四现代化养牛场
三十四团塔河马鹿饲养基地
葫芦瓢景区
昔日的“蒲昌古城”再度繁荣。曾经的“铁干里克驿站”再度繁荣。

蒲昌城是一座军垦之城,它见证了清朝兵屯、农屯的兴衰,也目睹了三十四团屯垦戍边的奋斗精神和再度繁荣。蒲昌镇也应该是一座希望之城,它让三十四团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继续奋斗,把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永不衰落,且永远辉煌。这大概是为什么把三十四团拟设建制镇专名确定为“蒲昌镇”的根本原因。
图片提供:侯琦、袁国强、徐庆林、龙进




主办:第二师职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办:金三角商贸集团公司






    关注 漠杨天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