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讲解(七十九)——转自山东春耕园书院马先生

 

中庸章句讲解(七十九)...



点击标题下「春诵园」可快速关注



山东春耕园书院

欢迎长按识别关注
二十九章还有一点收尾,“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朱子注释说:“所谓此者,指本诸身以下六事而言。”就是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建诸天地、质诸鬼神、百世以俟圣人,通过这六事来考察他,达不到这个,不能“蚤有誉于天下”,蚤有誉于天下就是不能有天下,传道于天下,这一章就基本讲完了。我们把前面的二十八章二十九章通起来,看一看前后之间的关系。我在讲课的时候重点让大家体会,因为《中庸》比较抽象,好多人不敢讲也是这个样,我讲的时候讲得很具体,通过具体体会抽象的内容,我们学习先对每一句话每一字体会透,然后才能整体上体会这一章的意思所在,然后上下章之间才能连贯起来,学习的理路就在这里。学习《中庸》不再把它所有的都弄得很通,基本上理解每一句话所包含的意,因为比较抽象,我们思考具体进去,这个抽象的话是什么意思,然后体会整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十八章前面讲“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就是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就会“灾及其身”,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这一节,这一章里面的这一节就是反古道,不可以复古主义。下边“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主要是说明既是圣人又在天子位才可以议理、制度、考文。最后的一节就用孔子的话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这说明孔子没有复古,而我们知道孔子是知礼的,他有其德没有位,所以他不制礼作乐,后边用孔子的一句话说不可以复古,有德无位,不可以作礼乐,这两点孔子都是这样做的。这是第二十八章,整体上概括性地抽取出来它基本的理路就是这样。

再看二十九章:“王天下三重”,“三重”就是议礼、制度、考文,还是承接上一章来讲的。那“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这个事,前面说不可以复古,如果复古的话,老百姓也不信同。而上一章还讲到“有其位,无其德”、“无其德,有其位”不能作礼乐,这一章“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承接上章说的,有德没有位,你制了礼乐,人也不信从。然后接着更详细地说这个事,这个样应当怎么办,必须既有德、有位,然后还要征验当世,不复古,这个方法就是“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能有这六项然后可以制礼作乐,可以议礼、制度、考文,而这六项,还是“本诸身”,也正好符合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刚才有同学问,“建诸天地而不悖”,按朱子注释“立于此而参于彼”,我讲了两个方面,有的不大明白,我这里重复一遍:所谓“立于此而参于彼”,比方说,就像父母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君都爱自己的民,但其他的老百姓都到这里来,不去向往别的君,这就是“参于彼”;“立于此”,其他的也都愿意信愿意往愿意来,这就是立于人事能够参于天地之间,比方说,人事这样做,就风调雨顺、万物兴旺,没有天灾人祸,这些也是立于人事能够参于天地之间,能够参考于天地万物。我立于这个地方建诸天地,这样说就是我立的人事和天地之道完全是相应的,我这样立才会风调雨顺,才会万物兴旺,才会没有天灾人祸。这只是在天地之间作的一个参考,我这样做到底好不好,我以为我立的是正的,但是天灾人祸不断,风不调雨不顺,万物凋敝,这就是建诸天地而相悖,相悖就说明你建的是错的,天地是不会错的。

因为有同学问这个事,再强调一下。然后“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还有知人,后边讲制礼作乐它的本源,就是议礼、制度、考文的本源,还是在圣人之德,有德才能质诸鬼神而无疑,质诸鬼神而无疑,说明他知道、知天理,有德才有“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能这样就说明他能够通达最高的人性,通达圣人。后边“动而世为天下道”,远之有望,近之不厌,这是说圣人之功不可以没,有这样的功,像为后世存法一样。最后一句用诗来说明,做到前面的这一些才能“有誉于天下”,才能成就天子之业天子之功。你看这一章的基本逻辑既不反古,也不有德无位制礼,然后必须用什么,必须怎么做,本诸身六事,于这六事做下来,既证明是知天又知人,然后就能为后世存法,而所制作的礼乐、制度、考文就是为后世存法,所谓“世为天下道,世为天下法”,就是为后世存法,能够以这样世为天下道,世为天下法,然后才能有誉于天下。这是这两章连起来的一个结构。

还是强调一开始强调的那一点,学的时候先从每一句入手,体会这一句的义,它是抽象的,我们心中要让它具体,能具体之后,这一章整体的义,在自己的心中再抽象出来,相关的各章都抽象出来,在自己心中就能连贯了,章节之间的关系就能连贯起来。这就像我们处事是一样的,具体的事都清楚,各个具体的事各个具体的问题都清楚,然后从里边抽象出一个原因来,引起这个事一个比较归中的原因,然后如何从因上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下边这些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果,不用管它它自己就消掉了,因为没有因了。中医也是这样,我又是牙疼,又是那疼这疼,浑身都不舒服,从阴阳五行里边看一看你是哪里的问题,五脏里边,五行里边,注意哪里的问题,为了调节那里的问题,我用什么办法,肝火太旺,扑火得用肾水,肾水不足肝火就旺,那就滋补肾,肾水上去,肝火就能压下,肝火引起的各式各样的身体不适各种现象,自然就解决了。你看,学经和做事都是一样的,一个道理。

下边开始讲第三十章,还是循着刚才的方法,先从章句,每一句先明白它的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是说的孔子所做的事,他所做的事是什么呢,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看看什么是“祖述尧舜”,朱子注释说:“远宗其道。”我们讲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地人三才,天理就是人性,这个道是一理贯通的。三代制礼,因为各个时代偏向不一样,所以制的礼就有差异,为了纠正现在的问题,为了纠正文的问题、质的问题,整个礼的形式就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无论是文过盛还是质过盛,所要纠正的是让它适于中道,文过,把文过的这一部分纠正过来,合乎中道,质过,把过的那一部分纠正,让它合乎中道,所以说尧舜之道和三代,三王之道都是一个道,都是中庸的道,远宗其道就是宗的这个道。整个天理的运作,人性的发挥,你想想,自古至今,哪里有什么变,我们后人体会先王制礼作乐的精神,合乎天理人性合乎天道,这就是远宗其道,宗就是遵从,远的遵从那个道。远宗其道还有一个好处在哪里呢,在古代,社会纷繁的问题少,相对单纯,道就更明确,后世越来越复杂,人的眼睛往往被现实的问题障蔽,所以遵从先王之道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这就是“祖述尧舜”。

看“宪章文武”,朱子注释说:“近守其法。”近守其法也是对应前面讲的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不复古,所复的礼就是周礼,守的时王之法,当时的时王,我们现在也已经称先王了,现在是一个无王的时代,所以我讲的时候时王和先王,有时候这两者就混,大家体会得不是很清。所说的宪章文武就是守时王之法,时王当时就是周王,大家听起来,这些概念很模糊,本来这不是《中庸》所要表达的,知道大概就行了,时王和先王的问题是《春秋》经的内容,我是借《春秋》经的内容来讲《中庸》,让大家对《中庸》理解更深厚一点,大家明白这个意思。那为什么周王制礼作乐是周公制的?为什么说宪章文武?毕竟周公不是王,而文武,文王被追认为王,周公制礼我上节讲了,他是推文武之意,他就按照文王那几十年现行的礼乐制度,征诸庶民、考诸先王、质诸鬼神,这些都已经有验证了,文武那时候验证的,然后周公推文武之意来给周制礼作乐的,实际上他制礼作乐就是文武之法。这里孔子所守的周王之法,为什么他要宪章文武,还是孔子虽然是圣人,有德但是无位,他属于上面讲的下焉者嘛,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他自己不能议礼、制度、考文,所以只能守时王之法,这是孔子做的宪章文武。

再看“上律天时”,朱子注释说就是“法其自然之运”,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遵守自然规律。法就是效法,效法就是遵守,遵守自然规律,就是法自然之运。那为什么说上律啊?以前讲中国传统文化音律的时候,我跟大家讲过,律是定音或者测量气候的,拿个竹管、玉管、或者铜管,最早的时候用竹管,律的原意就是那样测音、定律,定十二律,用十二律来规定五音,你想全是测的自然之气来定五音,那无论是音律还是节气,二十四节气,完全合自然之道。音律和节气是我们人用的,完全从自然之气那里来的,能够测出来,测就能知道自然之运,按照这自然之运来定节气,定十二律,就能使人道合乎自然,我讲的节气和音律,都属于人道。法自然之运有几个方面我们大家体会一下,比方说刚才讲的,一个是它定节气,农业生产,包括人的养生各个方面都受节气的影响,还有以这个来定十二律,使礼乐合乎天道,还有一个,六十年一个甲子,以甲子的气运来调节政治、人事上的事,预防瘟疫等等这一切,也是法自然之运。还有一个,像自然的运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按照这种自然之运,政治就体现出来,春天不可以杀孽,问斩到秋天,秋天问斩等等原来讲的这一切,使万物能随其生,这些都是法自然之运。这就是上律天时所要表达的。为什么孔子没有在位,这一些都不是他定的,说仲尼上律天时啊?不是他定的,但周礼是他传的,传什么非常重要,哪一些是合乎天地自然的道,孔子就把它传下来,哪一些是不合的,他就不传,这是孔子的上律天时。传的这些先王之道,正好能够合乎天地自然之道,合乎天理人性。

下面再看“下袭水土”。袭水土,朱子注释说:“因其一定之理。”袭就是因袭效法,像大禹治水,运用水往下流这样一个自然之势来调整管道,让水顺畅地东入大海,然后不出现堵塞,而有这样的自然灾害,这是他效法水性,下袭的水。再看下袭土,你看后稷种植庄稼,什么样的土质适合什么样的植物生长,后稷当年各个地方去考察,甚至叫老百姓做试验,试验之后,土质相近的种哪几种庄稼、五谷,进行推广。这就是下袭水土,因袭水土。这样祖述、宪章、上律、下袭,把概念我们大体理解了,然后我们再从孔子,因为说的是孔子,仲尼祖述尧舜,我们从孔子传的六经来分辨一下。以我的体会,像《诗经》、《书经》和《礼经》,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乐》,《乐》现在失传了,和《周易》还有《春秋》,孔子作的《易》传,《乐》、《易》和《春秋》主要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是大概分,像《尚书》里面传的五典,也有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的事,这只是相对而言,在《春秋》经里面有宪章文武,他的《春秋》礼法按照周礼来进行判的。相对来说,《诗》、《书》、《礼》属于祖述宪章,《乐》、《易》、《春秋》属于下袭,特别是《易经》,言的就是天道,而天道如何来指导人事,孔子《易》传重在义理上,如何指导人事上,这些更能体现上律下袭。这就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接着往下看:“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无不持载”那个持就是支撑的意思,载是承载,支撑承载说的是地。“无不覆帱”,覆帱就是覆盖的意思,覆盖就是说的天。“辟如四时之错行”,所谓四时错行就是春夏秋冬的轮换交替,这就是错行,像中国的文化产生在中原,有它的原因,在中原这个地方四季明显,万物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这个也很明显。“日月代明”就是相代而明,日落月就出,月落日就出,这是日月代明。天覆地载、四时错行和日月代明这是天道,前面讲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他做这些事可以与下边的天地之德相应、相合,后边就是天覆地载,无不覆帱是指天覆,无不持载是说地载,天覆地载、四时错行、日月代明都是说的天地之道,天地之德。前面讲孔子做的事,后面讲天地之德,所表达的意思是,孔子所做的这些事和天地之德相应,与天地之德来说明孔子和天地是一样的,所以朱子注释说“此言圣人之德”,圣人之德可以与天地参,可以配天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是远宗其道,尧舜之道合乎中道,也合乎天道,文武之法,以周公制礼的形式存下来,也合乎天道;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更是直接以人事对应天道。这样天地之间的大道,孔子德性与道相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还是先明白章句的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就前面讲的天覆地载所说的,天覆地载,万物同时生,相互不残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四时错行、日月代明,代明就不相悖,而且也是并行,四时轮换也是并行。关键是看后边讲的“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朱子注释说:“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川流者,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敦化者,敦厚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此言天地之道,以见上文取辟之意也。”这好像不大好理解,我们先讲川流,你看中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也有南北的,多数是东西的,每一个河流各循其道,各循自己的道,同时存在,它们相互之间不相害,也不相悖,不仅不相害,还相遇呢,小的河流汇到大的河流,大的河流汇到长江黄河,长江黄河汇到大海,没有大的,你小的就会堵塞,就不能川流,堵塞泛滥。这个所比喻的就是万物,天地所生的万物也各循其道,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也有不落叶的,既有人,有生物、有植物、有矿物。在中国文化一般不这样分,竹木花草、鸟兽虫鱼所有这一些,它们生的道不一样,有卵生的、籽生的,有胎生的,还有什么生的,死的道也不一样,不仅生的道不一样,它生活的有天上的、有水中的、有地上的,这些都不相悖,各自有各自生长的合理性,这就是小德川流,川流不相害、不相悖,所以朱子注释说“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之所以万物不相害不相违悖,就是各以小德,像川流一样,各循自己的道。“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敦化就是圣化。还是从一个简单的事我们体会,一个鱼鱼籽有那么多,鱼籽一出来,在水中生一大群鱼;一个草籽,生出一颗草来,草又生出那么多籽,落在土地里面,每一个籽都要生出一棵草来。再说夫妇,夫妇两个才生一个孩子,时间拉开的话,一对夫妇可以生很多孩子,要是时间再拉开一点,我举一个例子,我们马家在洪武二年,是兴旺成三公弟兄三个搬到这里来,这是在五百多年前,现在成群几万,积下来的在簿的就是几万人,还不算女的出嫁的,五百多年,弟兄三个,到现在就几万人。天地生万物,想一想,就是并育并行就是敦化就是厚化,而圣人顺天地之道,使万物随其生,就能实行这样的礼乐,实行这样的制度,像秋天问斩、春不杀孽、斧斤以时进山林等等,这都是礼乐制度规定的,这样就能使万物随其生,使人也能随其生,不会饥寒交迫野有饿殍,少出早夭,就是早死成夭。从这个方面说,圣人和天地合其德,凡是能实行礼乐教化的,能够敦化的,在位的圣人制出礼乐,然后与天地合德,能够随万物之生,这就是大德敦化。礼乐一制,老百姓都向善,不仅人来说各随其生,而且万物所有的人,都能遵守礼法,不在春天乱砍乱伐,不以密网入江河,这样想想是不是圣人的大德敦化?

看后边朱子注释说:“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川流就像前面讲的不害不悖一样,都是就各个物说的,物与物之间不相悖、不相害,就各个物而言的,从各个物来说,是全体之分,任何一物都是万物里边的一个分子,这就是全体之分。大德敦化,是就万物总体而言的,所以称为并行并育,同时生育繁衍。而大德敦化是在位的有天子位的圣人之功,如果没有圣人之功,像我们现在,万物都不能随其生,森林砍得差不多了,鱼都捕完了,江河里哪里还有鱼啊,很少了,我们现在河沟里边很少有鱼了,喫的鱼都是专门养的,圣人之道不行,就是这样的结果,天地不生了,是人破坏才造成的。为什么说大德是万殊之本啊?圣人能随万物之生,关键在他是圣人,他有圣人之德,没有圣人之德的话,你自称圣人也没有用,还是不能随万物之生。“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我们再看:“川流者,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这个从万物各自有自己生长的规律,一直往下繁衍可以理解。“敦化者,敦厚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刚才讲了,万物能够并育并行关键在天地之德,而天地有其德,还得有圣人合其德,才能使万物并育并行。我们现在乱砍森林,就是人和树木不能并育不能并行;我们截河流,就是和河流不能并行。

在这里,我想引朱子的《观书有感》那首诗来体会大德之敦化,大德敦化是有根本的,就像一个人与周围环境都能和谐相处,看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能和谐相处,说明他内在有那样的德性,没有那样的德性很难和谐相处,经常会有逆气出来,经常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不满意,那天地万物和谐,也可以建天地之德,内在是有本的。朱子的《观书有感》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说的半亩方塘是一个塘,后边说一鉴开就是像镜子一样打开,我体会,他说是观书有感嘛,就是意指的这一本书,圣人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学的经典,你看院子里边有半亩方塘的话,方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你出屋一看方塘就像一个镜子,然后天光云影在方塘里边游动,这是天光云影共徘徊。而看书,打开这个书,像半亩方塘一样,一鉴开就像能把我们的心打开,能让我们的心明,然后里边天道地道就像天光云影一样都在其中。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可以查看收听马老师相关音频


    关注 春诵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