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了一下“10x法则”,这是我在一周完成和学到的。

 

10 倍 你 的 行 动,10 倍 你 人 生 的 可 能 性 ......

I think deep about things,
and I want others to do likewise.


10 倍 你 的 行 动

10 倍 你 人 生 的 可 能 性

这周要说的内容,还来自上个月的一个故事。和 Watson 的校长一起吃完午饭,我们又打了一个赌。他说:

你说的 VR/AR 教育那么好,不如做一个MVP出来让大家瞧瞧。任何你参与的workshop活动、课程,试着去把它转化成 VR 内容。我给你两周,在投资周之前,做出来,我再答应你一个要求。



去 Google 三藩的总部参观学习,一直是我的一个小梦想。所以我就提了 Google 这个要求。校长答应他会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给我一次私人 Google 参观。我这样说也是为了督促自己完成这个挑战,因为真的很想很想很想有一个 Googler 带着自己进到办公室里。

打赌的这两周,有一周还是感恩节的假期,我和舍友之前说好出去玩。于是我回来之后,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样两周的目标计划,希望自己可以在一周内完成。



我把花在开发 VR demo的时间细化到小时,每天至少会有6-9小时的工作时间,绝不能受外界打扰。平且把这个计划发给了 Watson Team的所有人,为了面子(自己面子和中国人的面子),也不能轻易输。



在这里差一个题外话,一年前,我在微信上推荐过 Strength Finder 这本书,书很薄,但是最有价值的事里面的一个测试。而我的结果如下:
Activator
Achiever
Responsibility
Developer
Input
你看到了 Achiever 的角色排在第二名,里面的解释也很清楚:

Achiever describes a constant need for achievement. You feel as if every day starts at zero. By the end of the day you must achieve something tangible in order to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And by "every day" you mean every single day -- workdays, weekends, vacations.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坚持用电子表格来记录自己每天目标完成情况,写每周每月总结的原因。因为我需要这些,让自己完成更多的目标。刚刚才发现,去年12月14号开始用的,马上就满一年了。你可以复制地址,在这里看到我的每周目标和计划。
medium.com/@Zake


所以那一周,不管是party、大家一起做饭、聊天、看电影、出去玩,我永远都是带着耳机,一个人坐在卧室里一个黑色的角落,就连上下课走路,也变成了跑步,鼠标卷动速度最快,但还是觉得不够。

因为我们都知道下面这个数字的意义:
每天差0.01,一年之后相差1260倍


而这个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在开始认识VR/AR的第17天,开始编程制作自己项目的第6天,不但完成了承诺的 VR 教育游戏,还制作了一个 AR 僵尸的识别和动作。

这周展示给校长前,又做了另外 AR 文字和图像识别的app,他当然就马上开始联系朋友给我 Google Tour了。



这个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10倍你的目标的力量,因为我根本不会想象到自己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是让我有去回顾了之前读的一本书《The 10X Rule》,作者 Grant Cardone。

在书中,有5点特别想和大家分享:

1. 行动力: 4度理论

Grant 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

- 什么也不做

- 消极面对或逃避

- 正常的付出(大部分人这么做去赢得一个舒适的生活)

-MASSIVE ACTION = 10 x 正常的付出

2. 目标感

Grant 会问你:
你每隔多久会写下自己的目标?


他推荐每一件重要的事情,你都需要写下目标,因为
Your Goals = Your Potential
通常来说,人们对于自己的潜能都是未知的,但你可以细化自己每一天的目标。10倍自己大脑里已有的潜能,再去努力,你不会差到哪里去。我这学期在 Watson,只要你问其他人 Zake 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时候,他们所有人的答案都会是一样的:“Zake always said ‘goals goals goals …’”
3. 入迷 = 超级专注

Grant 说人们对入迷 Obsession 有两种认识:
Disease ❌
Gift ✔︎
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我觉得你在目标上努力和前进的速度,不应该是普通游泳的速度,而应该是在水下10米的地方憋了3分钟后,向上游要呼吸氧气的速度。

The only people who criticize me for how hard I work, are people who haven’t achieved my level of success.

那些不赞同我努力工作行为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我对成功理解的水平。反之,那些比你自己厉害的人,永远不会不理解你专注、努力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这中间的付出和心酸。
4. Starve Your Fear | 饥饿你的恐惧感

你害怕或者恐惧的事情,它们最好的食物就是时间

你想今天去图书馆学习,但是早起之后洗澡、做饭你一直在想这么问题,我到底去不去呢?我也得给自己时间准备准备吧?然后自己给自己借口,其实我在家里也可以学习啊… 等等等等。
你思考的过程,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会让你心里产生巨大的焦虑,随后转之成为恐惧,你不想去了。书中也建议大家,每当你感受到不舒适、恐惧感的时候,马上就去采取行动。因为你舒适圈外的东西,才是你的潜能所在。所以事实上,恐惧感是我们接近自己潜能的一个迹象。
Fear = Sign of Potential
5. 龟兔赛跑,你得当结合体

我们小学都学过这个故事,兔子跑得再快,不如乌龟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未来的社会,想想科技的发展速度,根本不允许兔子和乌龟这样的人物。我们要做的是:以兔子的速度,像乌龟一样坚持不停的向前跑,而且不要给自己设定终点线。

当然,时时刻刻10倍自己的目标非常累。你需要自己找到自己适合的节奏和方法。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每周去切换不同的10倍目标很重要,也很有效。
举个例子,这一周我忙着学习做 VR demo,下一周我可以专注于上 Linkedin 去发邮件找同样做VR产品的人聊天。这一周专注于演讲稿的修改和练习,下一周专注于学习他人演讲,积累内容...

你的目标是没有变的,只是变了去达到它的方式。而这样,你也会比别人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超级喜欢吴军老师提到的:

行动者对与己无关的事,只有3种态度:

1. 同意,表达赞赏

2. 不同意,表达理解

3. 反对,表达宽容

这不是因为胸怀宽广,而是因为:他们要赶路,没空。
图 片 来 自 
Google / dribbble


- HEY YOU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不如在后台留言给我

万一,我也喜欢你呢


    关注 WECRAC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