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诗歌,在当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诗歌之于当下,反而是一种胜过很多“实在”的有力抵抗。...

这里不止有诗歌与戏剧,也有一切有趣的生活方式
 
我遁作一枚月亮

冷光便蓄积一派浩然之气

我照千古 千古照我

裹挟着我一路潜行

——

一片乌云撕破了我

从“有”向“空”透去

从“临”向“悟”

从物质中逃脱

向植物隐去

遁形术输给进化论

一物降一物 时间降一切

——节选自

翟永明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人物在画前与画中进出,讲述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插,形成犹如蒙太奇般的效果。

观众亦是画师,亦是观画者。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便是这样一出戏。
关于
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根据著名诗人翟永明同名长诗改编。

诗人思绪由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出发,穿透古今,漫游山水,时而入画,时而步入现实,抒发怀古幽思,又融入对科技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作为翟永明近年来重要的长诗力作,它也是当代难得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现代意识的文本。


《富春山居图》历经朝代更迭、战乱离散,在几近焚灭的重生后分散海峡两端。
 


多维度的诗歌剧场

本剧力图拓展诗歌文本,以肢体表演、影像、装置、实验音乐融合诗歌意境,带领观众的思绪诗意地漫游。

以诗歌作为创作底本,带来了语言和想象力的解放。

剧中人物角色转换自由,故事在虚实之间切换,人物在画前与画中进出,讲述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插,形成犹如蒙太奇般的效果外,观众也将成为剧中的一部分,或成为画师,或成为观画者。

从一幅画到一首诗,再从一首诗走向一部戏,这中间要经过几重转换?又如何实现这些转换?

心灵的观察发而为画、诗、音乐、舞蹈,多维的时间因之凝固为空间,即便这空间转瞬即逝。

探索词语如何显身,物与身体怎样互动,声响、影像与存在如何生成意义,这是诗歌剧场作品所致力探讨的问题。
 
谈论诗歌,在当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诗歌似乎不再是必需品,而成为某种虚幻和无力的象征。

然而在我们看来,诗歌之于当下,反而是一种胜过很多“实在”的有力抵抗,它照亮着一个出口:

我们仍有不同的选择。

翟永明说
Q
为什么会有写这个题材的愿望?
 
翟永明


“我就想象读长卷时,特别像有一个人就在富春山里面行走的那种感觉,想象在古代,没有电影这种东西,这种长卷的绘画方式有点像现在的电影镜头,它用电影镜头这样来推拉平移,这样来展示一个自然风景。当时我突然一下有一个冲动,把自己感受写出来,就是我怎么走在一幅古画里面,当年古画它跟现在我们的生活、当年古代山水跟今天我们这个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山水,古代的风景和现代的风景特别不一样,我们现在的风景已经是大城市了,城市里面的风景就是现代人的风景,特别想写一个这么一组诗来反映我的一种感受,后来就写了这首诗。当时我是想要有一点点带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就是不断地从画里面能够出来,能够回到画里面去,这样就可以比较自由的来写到古代和现代。”
 
媒体评价

综观整部剧,它突破了诗歌的限制,进行了许多寓意深刻的原创性改编。在周日的下午,它是对当代人生存现状的一次小规模的突围。它不能解决什么,甚至也不能提出更新的问题,然而它的尝试就在于,当你来了,当你坐下来耐心看到最后,你会在心中有所共鸣。

——陈迟恩,作家

面对一幅惊世的山水长卷,诗人警惕着,不让自己陷入完全重复地谈叙黄公望所描绘的风景中,她要在其中书写的还有她及我们身处当下的风景。于是古今两岸的风景在诗中相互对照又彼此关联。

——三联生活周刊报道

YesAD乐拍观点

关于诗歌,关于当代生活,关于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一切的一切,不如亲自去剧中找到答案。

下载YesAD乐拍APP获取免费门票,我们一起探讨诗歌之于当代的意义。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2016.11.31 / 2016.12.1

国家话剧院小剧场




当我们谈论诗歌时,我们点击这里


    关注 YesAD乐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