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书大作战,是伪情怀,还是真正的情怀?

 

书是最好的营销载体,其它东西往往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有情结;而对于书的情结,广泛地存在于不读书的人群中。...



音乐:话题

我昨天被一条叫“丢书大作战”的朋友圈刷屏了,我看了看那些转发的朋友,不乏一些真正喜欢看书的人,但大多数都是平时不看书的。

我就纳闷了,这些自己又不爱看书的人,跟着瞎凑啥热闹呢?

我就没转发,因为我自认为我不算特别爱看书的那种,我最近的一本书看了快一个月了还没看完。

我很赞同一个观点:书是最好的营销载体,其它东西往往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有情结;而对于书的情结,广泛地存在于不读书的人群中。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就是这样的,几个礼拜前,我陪一个朋友去书店买书,我就挑了一本,因为我知道我能有时间看完这一本都够呛。

我的那位朋友,一下子买了五六本书,然后,到今天为止,他竟然连封面的包装都没拆过,完好崭新的放在床头。

好像只要每天枕着书香气息,就可以假装看过书了一样。

这次的地铁丢书大作战,有一点东施效颦的赶脚。因为在每天的地铁上,人挤人,尤其早晚高峰,连站的地儿都没有,哪儿还有心情看书呢?

大城市的节奏本来就快,大多数人都忙着上班赚钱,他们的心都是浮躁功利的,而读书这样一件慢节奏的公益活动,确实不适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地铁的环境本就充满了太多的浮躁和不安,而读书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可以思考的氛围。

地铁上大多数人只坐10多分钟而已,一本书顶多也是翻一翻,这和看手机上的碎片化信息没有区别。

所以,这次营销色彩浓厚的“公益活动”,我们不能阴谋论这次活动的动机,但由于国人的整体阅读素质问题,使得整个活动,偏向于一种借助公共资源的营销活动。

就我而言,每次坐地铁心情都是焦急的,生怕没座位。从一踏进车厢开始就已经把自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戴上耳机听自己喜爱的歌曲,打开有自己订阅内容的新闻客户端,或是刷着丰富多彩的朋友圈,或是玩一波手游,或是看看手机里下载好的电影。

所以,如果我没有刷朋友圈看见这件事,哪怕有这样一本贴着标签的书在身边,也不会注意到的。

我只会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因为读书这件事太需要环境了,不然和快餐文化就没有区别了。

我之前在地铁上看到有人在地铁上做作业,我当时感慨这人一定是个学霸,这么认真。

后来,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如果是我在那样被万众瞩目的视线下做作业,我一定一道题也解不出来,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所以,我开始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在假装做作业,我不想评价他的动机,但我只能说我无法感同身受他的做法。

我假定这个活动是有好的动机的,希望国人能够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书捐给那些希望小学和贫困地区呢?

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哪个文化程度低呢?他们肯定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吧。

只是,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他们也不差钱去捡书来读,好像不把地铁里的书捡起来就是不爱阅读一样。

我们何不把书捐给那些真正需要书籍的孩子们呢?他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更需要这些书啊。

别拿书炒作国人的读书情结,真正爱看书的人自己哪怕天天吃泡面,也会去买书看。

而不爱看书的人,就算拿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也不会翻看一眼的。

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在地铁捡到了一本书,好像是黄晓明写的留言。

他迫不及待地拍了照片,发在了朋友圈,还@了我。

我问他,书你翻看了吗?他说,我就看了黄晓明的留言,一激动书忘了看,忙着发微博和朋友圈了。

要是捡到书的朋友都和我的这位朋友一样的话,那这样的活动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为了拉进偶像与粉丝的距离吗?

我看网上一些人的评论,说让这些自己都不爱看书的明星来丢书,简直是对书籍的侮辱,我不知道这些明星是不是真的不爱看书,但他们作为娱乐明星在给这场活动带来的影响,我想更多的还是一种粉丝效应,不是全民阅读的效应。

对于这样的热点问题,我的一位朋友说,这些丢书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或者说他们丢弃的都是“烂书”。

因为真正爱书的人,每本书都像自己的孩子,怎么舍得丢弃呢?

三毛在她的书里讲:我的书,别说给,就算外借出去我也不愿意,如果真的想要,我买一本新的来送你。

在这些真正热爱书的人眼里,自己读过的书,就像自己亲手拉扯长大的孩子,他们在书里涂涂改改,写写画画,留下的笔迹,都是他们思考的证据。

就像小时候给孩子换过的尿布,给孩子一针一线做过的衣服,就算再怎么旧,再怎么破,也不舍得丢。

希望我们热爱读书,都是兴趣使然,都是真正的热爱,而不是伪文艺青年。

别最后话题阅读量上去了,但是国民的书籍阅读量还是依旧低迷,那只是面子工程,是豆腐渣工程。

所以,如何促进国民读书的兴趣和热情,这里面的形式还需要思考,而最重要的是发起人的动机必须是为了国民阅读而不是自身的知名度。
晚安
好梦


    关注 韩城Elso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