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壶汇]第62期——路学峰

 

《鉴宝•紫砂搜壶》杂志:路学峰,青年实力派陶手。1973年生于江苏宜兴,1990年开始学习制壶,初师于张听金先生,后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先生。1998年与夫人蒋丽娟创办“金路玉峰”紫砂艺术工作室。...






 手中泥做路眼望紫玉峰

——路学峰紫砂艺术欣赏

紫砂壶,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却承载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这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无可取代的价值。在这个富足安康的社会,越来愈多的人们趋向于对文化的追求,深藏着文化底蕴的紫砂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青年实力派陶手路学峰也钟情于此,他正努力将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路学峰作品“同心相宜”(与师父邵顺生合作)



路学峰作品“冷香品韵”


路学峰作品“春之语”



路学峰生于陶艺家庭,自小就受到紫砂艺术的熏陶,紫砂陶的内敛、含蓄的韵味也深受他的喜爱。在其恩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先生的教导下,他不仅学习了紫砂技艺,被紫砂艺术更深层次的艺术和文化的底蕴所折服。从事紫砂二十多年以来,路学峰的紫砂创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以多样的表现手法赋予作品自然的灵气,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中表现紫砂浓厚的文化底蕴。




路学峰与夫人蒋丽娟接待外国留学生参观其工坊;

紫砂花货以自然界中各类花鸟虫鱼为型,姿态妙曼,用艺术的美学展现食物美好的本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之余,还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纵观路学峰的紫砂作品,其中不凡紫砂花货的精品佳作。


路学峰作品“素隐”



路学峰作品“迎客松”

路学峰的作品《秋日私语》,形神皆为上品,颇具大匠之风。这是一把以松为题材的紫砂壶,壶身即为树干,粗糙的表面,沧桑的绿色树皮都雕琢得细致无比,不论是形象还是颜色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流、把、钮就像是树干上的枝桠,由于岁月的流逝,风雨的侵袭,这些枝桠上的树皮都以剥落,只剩下光滑的树枝,上面虽是疤痕累累,却依旧遒劲有力。向上微微弯起的壶嘴中间,正好落下类似眼睛的疤痕,使得壶流依稀有了鸟头的样貌;长长的壶把奋力向上翘起,像是展翅高飞的鸟尾;小巧的壶钮弯折自然,形态别致。在光光的树枝上,两只瓢虫悄悄地躺在上面,意趣非凡。那两只小巧的瓢虫背上圆圆的斑点点和身下细如发丝的虫脚,都清晰自如,作者技艺的高超再次可见一斑。整个壶的设计新颖独特,造型古朴大方,在树枝的向上伸展中突现气势挺拔。两只小虫,让人倍感亲切自然,加上黄色的树枝,充分表现出了秋的风韵。细细的把玩此壶,秋的意境,扑面而来,让人荡气回肠。


路学峰作品“松风壶”


路学峰作品“路三友”

 

路学峰作品“紫桃缘”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艳来,把这些都融进紫砂壶的创作中,更能给人以充满灵气的风华韵貌。而路学峰在创作紫砂花器时,不仅师法自然,认真挑选自然界中的各类事物,同时他也不忘紫砂之所以能从寻常器物一跃而成为艺术珍品,是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文化在紫砂艺术的根本,路学峰把文化糅杂进设计中,创作出的紫砂花器,儒雅别致,意境幽雅。



路学峰与张正中、姚志源、袁小强、鲍青、周界等同道在一起;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崇尚高贵的人格,松竹梅因为在寒冬中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被历来的文人骚客们喜爱。“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多少文人以此明志而写下千古佳句,陶艺家们也将他们融进紫砂创作来抒发情感,路学峰的《三友壶》就是其中之一。扁圆的壶身饱满润泽,黄色的壶体清新自然。梅为壶嘴,松做壶把,竹是壶钮;梅花和松叶分别贴饰在壶身的两侧,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竹枝状的壶钮呈桥型稳稳的立于壶顶,拱桥的一边分叉成粗细两根竹枝,细的那端连着飘逸俊秀的竹叶。松竹梅三友共存一壶,寓意深刻,带有深刻的文化气息。整个造型与装饰都匀称妥帖,装饰的雕琢细致精巧,给人视觉上的完美享受。


路学峰作品“凌云”


路学峰作品“高洁”


路学峰作品“虚怀”

《富贵飘香壶》壶体色泽淡雅,秀丽清新。流把钮都以树枝为型,带着自然的纹理,枝条的遒劲有力和树叶的柔和飘逸两相对比,透出自然的灵气来。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配得上“富贵”二字的花,也只有牡丹而已,它花色绚烂,花型丰富,是尊贵典雅,富丽堂皇的花中之王。壶身以牡丹作为装饰,浅绿的叶,紫红的花,更显得花的雍容富贵。壶面花开富贵,壶里名茶飘香。




紫砂花货的历史缘于供春壶的出现,对于这个鼻祖,任何热爱紫砂的人对其都是敬之、重之。路学峰将这个紫砂传奇与现代元素融合,重新创制了《双色供春壶》。壶身的造型仍是树瘿的形态,鲜亮的颜色符合现代的审美观顿时吸引了人的目光。壶嘴和壶把的设计跳出了传统的束缚,仿佛是连着树瘿的树枝,枝上疤痕累累,苍劲有力;壶把上的枝条甚至长出了梅花,贴饰壶身。这供春已非传统的杏树,而是梅树。路学峰以梅做供春,是用梅花的雅俗共赏来表现《供春壶》的艺术魅力,也是用梅的长青不老和它旺盛的生命力来凸显《供春壶》的艺术生命。作者用小小的改变来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壶誉壶,独具匠心。


路学峰与夫人蒋丽娟在中国俄罗斯边境留影;

路学峰的紫砂技艺全面发展,他创制的紫砂光货同样受到大家的青睐。《步步高升壶》壶身方圆结合,稳重大气,壶体线条流畅平整显得神气十足。壶身,壶盖,壶钮层层递进,寓意深刻。整个壶简约素雅,风格独特。《虚扁壶》形式秀雅,神韵十足;《古韵壶》古朴淳厚,腹鼓饱满,气度不凡;意蕴深厚,内敛仿佛温润如玉。




路学峰作品“报春”


路学峰作品“东坡提梁”

艺术往往有寂寞相伴。路学峰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地在紫砂的世界中探究艺术的道路,他远离都市的喧嚣,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坚守心中的向往。



背景链接:路学峰,青年实力派陶手。197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1990年开始学习制壶,初师于张听金先生,后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先生。1998年与夫人蒋丽娟创办“金路玉峰”紫砂艺术工作室。擅长全手工制壶,壶艺多次获奖并被省市和台湾等地的博物馆陈设收藏,《松风》、《迎客松》、《秋日私语》等作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在制壶生涯中虚心好学,并不断开拓创新,被业内人士与爱壶收藏者一致认可,是一位极具潜力的青年陶手。微信公众号:《鉴宝·紫砂搜壶》杂志

微信添加号:mxp18800523518

联系电话号:13739113968(闵学平)

QQ号:872075367

邮箱:mxp821123@126.com





    关注 鉴宝紫砂搜壶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