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关于秦朝喝酒聊天一开心顺带烧书坑人的那些事

 

焚书坑儒,换你是秦始皇,你也坑!...



原文: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人话:

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齐人淳于越劝谏道:“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作为膀臂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办事不学习古代经验而长期统治的朝代,我还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交给李斯处理,李斯认为这种论点是荒谬的,因此废弃不用,就上书给皇帝说:“古时候天下分散败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一般舆论都称道古代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夸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的实际,人们都认为自己的一派学问最好,以否定皇帝的政策法令。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令下,立刻就以自己学派的观点来议论它,回家便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以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样便是本领高,并带领下层群众来制造诽谤。这样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话,上面君主的权力威望就要下降,下面私人的帮派也要形成。因此,还是以禁止为好。我请求把人们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扫除干净。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不在清除之列的,是医药、占卜、种植等类书籍。若有想学习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始皇又四出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感染:

咸阳宫召开的御前会议并非战胜国的胜利宣言,也可以说这是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的开端,然而它涵盖的又不仅仅如此。

歼灭六国之后,下一步将怎么做,最初并没有事先的计划。李斯在变化中摸索着,形成了天下统一的构想。但是,李斯并不是无视现实的,正因为他了解统一天下的困难,所以才坚持实行郡县制。他深知地方的问题不在六国国王,而在于那些民众之中的反秦动向。正如后世儒生所强调的那样,焚书坑儒并不是法家李斯镇压儒家的政策,李斯的动机在于防止当时秦实行的体制因为受到批判而导致郡县制无法实行。以禁止扰乱国家秩序学者的言论自由,统一思想,维护了统治。

作为开创了一个朝代的人,君主在制定政令法律条文的时候,一定会考量到前代人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中似乎都存在着“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概念,往往忽视掉事实的本质与其中的真理,在决定之前,或者是在策划之前不妨问自己一下,能否考虑到“古以害今”,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史明鉴,去客观地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

众人皆道焚书坑儒坑得那个惨啊,然而根据史料记载,李斯焚书坑儒的动机是极其的合理,非常简单,很多人都能想通这个道理。我要颁布一个法令,已经拟定好了方案,但是关键是要怎么去把它做好了。以前的时代,诸国纷争不断,战争并起,是一个变法的时代,于是百家争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社会上洋溢着学术争论与辨析的热情与氛围。然而当今的时代,是动荡后迎来的太平,在太平的时代,需要法律的约束,这是政治的舞台,而不是战争所引领的时代,如果这个时候百家争鸣,每个人对一个即将出台的法令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一个政令永远都不会推行下去,何谈治国之策。

若是站在统治者,一个为居三公,或是一个君主的立场,你是否会选择在喝酒聊天过后决定烧书坑人一把呢?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