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面管教】和孩子一起成长

 

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根据大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做着决定,有时候决定不一定转化为行动,而是一直停留在潜意识里面……...

提示:新朋友请点上方↑↑↑爱和悦教育一键关注!
欢迎您转发!让更多的朋友们受益!

在2016年家庭教育与国际论坛上,教育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了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一致认识。但父母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拿来就用?



正面管教就是一套在美国风靡了40年的育儿理念,它倡导不惩罚,不骄纵的育儿理念,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尊重与平等的态度,激发孩子的内在价值感。它同时为父母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育儿工具。但国外的理念到了中国又是否好用?且看孙云晓与正面管教书作者简·尼尔森衣钵继承人玛丽·尼尔森在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的对话。
惩罚真的不可以吗?
孙云晓: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难道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可以吗?尤其是孩子在犯比较严重错误的时候。玛丽·尼尔森: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根据大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做着决定,有时候决定不一定转化为行动,而是一直停留在潜意识里面。我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孩子在被惩罚时,会失去自尊,不信任、不亲近父母,不愿意求助,或不愿意沟通。这时他们就会去到同类的朋友那里。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对施罚人时,就会出现愤恨、报复、反叛或退缩等行为(正面管教中惩罚带来的4个R:Resentment, Revenge, Rebellion,Retreat)
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和惩罚的区别是什么


孙云晓:正面管教提倡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而不是用逻辑后果去限制孩子。比如Jack忘记将午饭带到学校,妈妈和老师都约定不帮助Jack解决,让他自己去承担这个后果。那么这难道不算是惩罚吗?玛丽·尼尔森: 自然后果与惩罚最大的区别是,在自然后果中,孩子和家长体会到的是学习。也就是”一个行为导致的后果要有人来承担”。Jack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也许Jack会感到失望,我们允许这种失望出现。当孩子失望时,妈妈记要表达爱,与尊重,要发脾气。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尊重了自己。它与惩罚最大的区别是,惩罚会让对方感到自卑,没有自尊。我们在使用自然结果法的时候,要注意最好预先告知对方会发生的情况,当情况发生后尊重孩子,并提出相关且合理的建议,比如”妈妈知道你忘记带午餐很郁闷,但是妈妈在忙,没办法给你送午餐,你看如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因为害怕他这一次挨饿,将午餐送给他,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学会自主自立与为自己负责任。这就是过度教养带来的问题。

我们如何看待虎妈
孙云晓:的确,说到过度教养,中国有很多”虎妈”。 教养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玛丽·尼尔森: 的确,虎妈的问题不仅在中国有,在美国也有。父母因为爱孩子,会想要让孩子按照父母认为对的方式做事情。比如当时我的妈妈简·尼尔森(笑),她当时察觉到我也许想要继承她的事业时,就会开始试探性的告诉我要怎么做。但其实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所以她的这种压力,反倒让我开始退缩或逃离。我妈妈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不提这件事了(全场笑)。直到我后来慢慢成长与经历,发现,哦,我想做的就是这件事的时候,你不知道她有多开心。

这个时候,因为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我是会非常坚定的,因为我的决定始于我的自主经验与认知。如果是当时我妈妈把我拽上来的,我虽然会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不会那么坚定与开心。所以父母只要为孩子探索未来提供一点帮助与引导,当他们为自己的目标而做,而不是为父母而做的时候,孩子才会幸福。

孩子一直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
孙云晓:正面管教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把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机会”。但是孩子犯的错误很多都是简单重复的,有时甚至故意对抗。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呢玛丽·尼尔森:当孩子在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时,说明他们没有在学习。他有可能在寻求关注,或者权利指之争。甚至有可能是在报复家长:“我看你能拿我怎么样”。

但是你如果真切让他体会到他行为的自然后果,在这过程中你不要带情绪,期望等等,他其实是会慢慢转化的。而且纠正错误的机会不止一次,但是连接很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的。这样渐渐的帮助孩子建立一种“犯了错误没关系,我有能力把他搞定,我有能力纠正它。”让他感到这些。他长大后,就不会害怕犯错误,犯了错误也不会感到自卑或者不自信。

孙云晓:对,这个非常重要,很多成年人去犯罪,人就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不敢犯错误,无法面对自己不成功,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个真的太重要了。


如何在应试教育情况下培养自主的孩子
孙云晓:正面管教里面说,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但在中国,很多事情连父母都不能决定跟;比如作业很多,压力很大。父母也不愿意,很无奈,父母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压力太大,厌学严重,父母又能如何提供帮助呢呢?玛丽·尼尔森 : 我知道我们没法改变孩子接收到的学校环境和老师的决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家长角度来支持孩子。去问他“你需要我帮助你什么呢?”(连接+支持)

可能孩子说“我想你跟我坐在一起帮助我”孩子只要感到“帮助和支持”就已经在情感上觉得压力被释放了。他也许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怎么办


孙云晓:现在在国内呈现出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情况。要么就是超级妈妈超级爸爸包办所有事情,要么就是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而且后者开始多了起来。

尤其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年轻父母把孩子给老人带,自己尽得责任少,但当发现孩子有缺点的时候又去责难孩子,孩子身上毛病多,父母又不知该怎么做。玛丽·尼尔森:第一种情况美国也有。以爱之名掌控孩子,父母包办又抱怨孩子不感恩。斯坦福大学经针对70-00年出生的孩子研究发现: 父母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更成功,更有自理能力。因为全职妈妈/爸爸通常会包办孩子的很多多事情,这些孩子会变得比较没有自理能力与责任心和内在驱动力。所以我们建议,即使家里请了保姆,也要让孩子自己洗衣服(用洗衣机),自己培养自理能力。如果父母很忙,那么我建议起码要做到与孩子建立连接 (ALONG, ATTITUDE,ATTENTION)。

你可以花时间抱抱他或者跟他聊聊天。因为只有好的家庭关系,才能有好的家庭教育。


我们希望用心理学帮助更多的家庭,
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快乐,
让更多的家长轻松愉悦!


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孩子的性格是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家庭关系是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实验室。


●培养孩子阳光性格是父母送给孩子们一辈子的礼物。爱和悦第一系列微课《培养孩子阳光性格》我们已经放在【爱和悦智慧父母课堂】直播间,长按以下二维码进入直播间即可收听学习(公益免费)。


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给自己身边的朋友!


    关注 爱和悦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