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为啥长时间看一个字越看越陌生?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开始觉得,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这个字...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开始觉得,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

大脑的一次短暂罢工


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这在心理学上可以用"语义饱和"来解释,即大脑在接受持续的相同刺激之后就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在高强度的运转之后,它发出了怒吼,进行了一次为时短暂的"罢工"。

当人的眼睛持续接受到一个字的刺激,该刺激会连续地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那里的大脑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形成联想阻断。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偏旁部首多部分组成。因为神经活动降低,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会先对字的读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义的联想能力,最后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
这种情况不但会发生在认字上,我们的听觉、嗅觉等都会产生类似的神经疲倦现象,有时也能导致感官抑制。比如,香水闻着闻着就闻不到了。
说英语的也会饱和
上面的理论对于刚好有很分明的整体感和部分感的汉字来说似乎贴合,但语义饱和现象也同样适用于英语世界。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会看到许多具体的水果名字并不断重复,例如香蕉、苹果、梨等等,然后让他们进行同类别组对,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被试者辨认困难的情况,也就是说当“水果”这个概念重复出现在大脑中的时候,不会产生饱和现象。

在第二个实验中,被试者要进行单词配对,单词需要完全一模一样才能配成对。比如说第一个出现的是“水果”,接下来如果也出现“水果”才是吻合的,如果是任何其他词语,比如“水呆”,就是不吻合的,当然这个过程中同样的词重复10次以上。这里被试者也没有出现判断延时的状况,所以视觉层面上的重复也不能导致语义饱和。

在第三个实验中,被试者总会看到“水果”这个单词,再给他看“苹果”“香蕉”“轮胎”这些词,让他把属于水果的跟“水果”进行配对。当“水果”这个单词重复出现时,被试者的判断很快就变慢了。这里似乎能说明当大脑在把外表形象转化成意义的时候“语义饱和”就发生了。


    关注 小店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