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时空,混搭四百年

 

小城漫步,异域风情。...



图文|石海

地点|澳门

从小山上下来,穿过拱门,步出庙宇。回过头,才发现几簇三角梅伸出矮墙,迎着晨曦,肆意开放,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而另一头,燃烧祭品升腾的烟雾,将眼前染成了白茫茫的世界。

这里是澳门的妈祖阁,一座南海边上小小的信仰之地,却是承载着500多年,中西文化碰撞的沧桑历史。

据说,公元1533年的某一天,葡萄牙人初到澳门,登岸之后,因为语言不通,鸡同鸭讲,连比带划一番,让渔民满头雾水,以为洋人询问的是不远处的那座庙宇,于是回答“阿妈阁”,葡萄牙人误以为是地名,从此便称澳门为“MACAU”。

四百年后的今天,许多游客来到澳门,也基本上是以它为行走的起点。

小巧玲珑,带着岭南建筑风格的庙宇,依山面海,沿岩而建,在日夜不息的潮汐声中护佑一方百姓,给予他们最安静的心灵抚慰。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澳门是一座充满混搭风格的小城。

妈祖阁、郑家大屋、关帝庙、卢家大屋和哪吒庙,这端是内敛温和的东方礼教;而另一端,彩色房子遍布大街小巷,玫瑰圣母堂、圣若瑟修院、圣奥斯定教堂、圣老楞佐教堂和圣母圣诞主教座堂,简约的线条,繁琐的雕花,展示着欧巴罗的异域风情。

抛开其他因素,单从建筑的审美来感知这场中西相遇,是否可以这样假设,相对于西方人来说,古老神秘的东方,是神话的世界;而中国人,估计对欧洲那些浪漫色彩的童话故事更感兴趣。

自己与他人,不同范围里的认知,总是相互定义,在彼此的眼睛里去寻找最为真实的个体。

建筑的表层被涂成蓝色、黄色、绿色,镶嵌在一片灰色的民房之中;公交车上使用粤语、葡萄牙语、普通话和英语依次报站;葡国菜、粤菜,蛋挞与鱼粉各显风骚,在大街上间隔排列;博物馆、商场和办公楼里,各种肤色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

混搭的生活,历史或是静止,或是移动,散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穿行期间,在过去与今天思索,有种奇妙的感觉。

在圣老楞佐教堂外的小花园里,义工给路人们宣传“有爱的交流”,微笑就是这次活动最好的招牌,人与人之间,需要更多宽容,比如说语言上就可以尽量减少激烈的对抗。

而另一个相遇,是在圣若瑟修院及圣堂。

空旷的院子里,信徒们貌似在准备节日的舞蹈。简单的动作,相对这些非专业的中年女子来说并非易事,可是她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认真而努力。休息期间,看到了我的镜头,便送出一个亲切的笑脸。

一路匆匆,与历史擦肩而过。从妈祖阁走到盛世金莲,已从早晨换成了夜晚。


    关注 旌旗广告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