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贵州麻江行

 

每个孩子都有权受最好的教育...



在贵州省麻江县坝芒乡中心小学,二年级的杨璐和刚刚入学的弟弟杨光并排走在我们前面,时不时回头甜甜一笑,看得人不由心头一暖。

莫不是了解小杨璐一家艰苦的家庭环境,你恐怕很难想到,在这么甜美可爱的笑容和眼神后面,还有一个渴望关怀的小小心愿。

去学校之前,我们首先来到了姐弟俩生活的村子,这里翻山越岭、蜿蜒曲折、山路坎坷。

2016年9月12日一早,小麦团队一行人从麻江县城出发,开往坝芒乡大开田村。经过一小段高速,我们先后路过了坝芒乡中学和坝芒乡中心小学,这里距离小杨璐的家,还要经过一段盘山路。这条美丽但曲折的盘山路,就是村子里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了。



到达大开田村,村支书带我们来到小杨璐的家,想先拜访一下年迈的奶奶。



村支书说,大开田村是麻江县最边远最贫困的一个村子,而小杨璐家又是村子里最贫困的一户家庭。家里一共姐弟三人,杨璐排行老二,八岁,在坝芒乡中心小学上二年级;弟弟杨光今年七岁,刚刚进入一年级;他们的大姐已经十六,现在麻江县城上高中。姐弟三人只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年迈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本应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很早就失去了温馨完整的家庭生活,只能依靠奶奶一个人的医保贫困度日。因为学校距家太远,三个孩子都寄宿在学校里,留奶奶独自一个人在村里生活。

敲敲大铁门,家里无人应答。邻居说奶奶一早就出门了,去给小孙子开家长会,我们一行人又立刻驱车前往乡镇上的小学。



再次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学校正好是学生们中午放学的时间,寄宿的孩子都在操场上嬉笑玩耍着,坝芒乡中心小学的罗校长带我们见到了杨璐杨光两姐弟。初见杨璐,我们都以为这是一位俊俏的小男孩,她有漂亮又爱笑的大眼睛,却留着男孩子般短短的头发。看见校长朝自己走来,两个孩子显得有些紧张,在办公室聊天时也正襟危坐着。我把随身带的地图拼图拿给他们玩,两姐弟立刻被吸引过去,好奇的摩挲着。



姐姐只比弟弟大一岁,已经很懂事,她先让弟弟玩,自己很想试一试却只是忍在一边看。之后弟弟吃火腿肠时,我开玩笑说你看弟弟吃的多香,小杨璐立刻把刚才我给她的火腿肠又塞回给我一根,说姐姐你吃,你只有一包都给我们了你都没得吃了。看着这个年仅八岁却已经如此懂事的小姑娘,我的心里一阵阵心酸。



罗校长说,坝芒乡中心小学一共619名学生,有一百多名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她今年出任校长之前,学校甚至还没有健全的寄宿制度,也就是说,在一年之前,我们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车程,是孩子们每天都要往返的上学路途。好在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村通的政策落实下来,镇上到各个村里都通上了往返的巴士。交流中罗校长不由感叹,有时她也会感到无助和无奈,社会向留守儿童投来的目光越来越多,但同时赋予老师和学校的责任也太多太多,学校做的再好,终究无法替代父母。乡镇里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老师不多,很多老师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并不一定能做到最好,更别说对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和特殊关爱。



对于小麦提出的会针对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方面的帮扶,罗校长不禁动容:“在我们这里,心理疏导和对孩子们精神方面的帮扶,有时比物资的捐助更重要。”



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跟孩子们随意聊天,说是操场,其实就是教学楼中间的小块空地。突然出现在学校的两个新老师,让孩子们好奇又兴奋。一个二年级小姑娘谈到自己的家,对着小麦说:“小麦姐姐,我家到学校如果走路的话,可要走上一天一夜呢。”



下午三年级的美术课是我来代的,短短的四十分钟,孩子们对这个新老师表现出来了喜爱和珍惜。



下课铃早已响起,但我迟迟走不下讲台,孩子们在讲台上簇拥着我让我给他们刚才画画的小本子上签名字。左边一个留着娃娃头的小女孩晃着我的胳膊说:“小花老师,你什么时候还来?下个星期吗?你就不要走了好不好?说来就要来不能骗我。”右边一名个子小小的男孩子双手握着我的胳膊,抬头看着我,嘴里小声嘟囔着两声:“小花老师,求求你了。”说完头又低下,但双手还是紧抓着我不放。有些支教老师,不顾亲人的劝阻一年又一年的留在大山里,有人不解,有人不屑,恐怕是没有真切看到过那一张张仰起着的小脸,这些渴望的小脸用真诚的眼神把你团团围住,让你迈不开步伐,也挪不动心思。

(图为孩子送给我的离别礼物)



小麦在操场上给孩子们拍照,同样被一大群孩子包围。你会发现,有些孩子看见镜头就兴奋地往上凑,有一些却怯怯的站在一旁,也想拍,但又不敢上前。小麦告诉他们这些照片之后会寄来学校,给他们办一个照片墙,孩子们全都兴奋起来,干净的眼睛里闪着期盼。从镜头中,你能看到各种孩子不同的眼神,他们都是单纯的,有些却有了一丝涟漪。杨璐杨光姐弟俩在镜头前开心的笑着闹着,关于爸爸妈妈,我们没有去触及,但我知道,孩子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坚强着,努力成长着。











作为远方来的小麦姐姐和小花老师,包括我们如今小小的组织,我们短暂的停留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对孩子们来说,我们是外面的世界;对他人来说,我们是大山里的信鸽。我们能做的只是极有限的关注,和力所能及的扩散。只希望能引发社会上更大力量的关注帮扶,也希望这些力量可以加入我们。在公益里,个人的能量是微小的,团体的能量才是真正可以持续的,所以希望有更多你加入我们。

我们不因不能帮助所有孩子而放弃帮助一个孩子。希望,通过无数人的关注和行动,能带给一个个孩子更多的信心和自我成长的智慧与力量。帮助孩子们,也是孩子在成就我们。

后记:告别坝芒中心小学的时候,孩子们的不舍再次震撼到了我们。返程路上我和小麦都接到了来自孩子们的电话,直到今天,还是有孩子借电话打来。我不禁问小麦,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对两个新来的姐姐产生如此的感情?小麦说:“因为山里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缺乏可以倾诉的对象。他们需要被关爱,被重视,被尊重。有些孩子是当下开心,过后就忘了,有些孩子却已经走了心,可以记很久,记得有两个姐姐,专程来关心他们,和他们聊天。”照片整理好孩子们就会在学校板报上见到,小麦姐姐和小花老师还会再回来。


    关注 小麦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坝芒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