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嫡传正宗(上)

 

太极内功的奥妙连载(第五章-11)...





嫡传正宗(上)


二十世纪太极拳界最伟大的人物无疑是杨家第三代掌门人杨澄甫。杨澄甫1883年生,1936年逝世。带给人间的是杨家无敌拳术的公开展露。杨澄甫传天下,传的是内家拳绝学,杨家拳是真正的绵里藏针的艺术。时至今日,杨澄甫传的东西已变成了强身健体的最好法门。全世界有几千万人在练杨澄甫的拳,有人的地方就有杨澄甫的拳。杨澄甫只在人间住世53年,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他传奇的精彩人生,也留下了从头到尾的一连串的疑惑。

杨澄甫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瞿教授说,是因饮食不节所至。瞿说,澄甫公喜荤厌素,胆固醇及血脂必定甚高。澄甫公之水肿,并非肾病,乃心脏病,是长期血脂过高之恶果也。古人云:病从口入。此乃至理名言!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后来看到革命老人黄元秀写的文章,讲到名人饮食时,黄元秀说澄甫师食量根本不高。

一说是因同某少林拳师比武留下祸根。比武的故事本来就是假语村言,再说31年到36年有五年的时间。五年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最多的说法是澄师不慎染上性病,运功疗病,不治身亡。杨门弟子否认此说。瞿教授说,澄甫公乃忠厚长者,身不二色。

忠厚者不一定身不二色,男子汉大丈夫,战死沙场是英雄,若死在女人的肚子上亦未必不是豪杰。

杨澄甫的像在网上随处可见,绝对是仙人下凡,但仙人未必要长久住世。这从老大的耳朵上能看出一点迹象。在那个时期,53岁绝对可算作寿终正寝。另一个话题是与某自然门拳家的过节,我感到这是两个不同分量不同级别的人物。既是不同分量不同级别,就不用说了。

还有就是澄师被其父杨建侯关禁闭之事,也是众口不一。郑曼青的描述其真实性远远大过瞿世镜的文章。而实际情况同谁的讲法又都不同,那本是1907年的事,到1909年崔毅士正式拜师之时,这老大已经是另一个杨无敌了。

大器晚成是一种说法。但杨澄甫在1903年就是杨家内定的第三代掌门,孙禄堂要求换艺的事发生在1911年孙向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前。杨家的保守确实也是实情,但讲杨家坏话的人大多跟早年杨班侯出手无情有关。

澄师的武功高强可以从李雅轩的描述中略见一斑:

杨老师打崔立志之肘下捶,陡然一去,崔则感觉如同木塞子插进胁部去一样(在北方西京畿道杨老师公馆)。

打武汇川之按劲,一抖手,武则疼痛多日始愈(在上海募捐时,与汇川表演)。

打牛镜轩之挤劲,只见其眼神向其一看,右臂好像似未看见劲,牛则一屁股蹲在桌子底下,不能出来(在上海杨老师公馆)。

打董英杰之挤劲,只见其身势往下一坐,眼神一看,臂如一抖,董则如断线风筝,一个跟头翻出丈外倒地(于民国十七年,南京大戏院为赈灾表演)。

打董英杰之拗步掌,只见其身势一坐,掌指一动,人如触电样崩出(在广东省府大礼堂,报纸登其发劲的情形云:北方太极拳泰斗与同道董某表演推手,掌指一动,人如弹丸出。。。。。。)

民国十四年,在北京行健会,与杨开儒推手之挤劲,只见其神经一振,人已隔桌子翻过,观者惊心动魂。

打田绍先之挤劲,只见其轻轻两手往田臂上一放,田则动不行,不动也不行,不得已奋力挣扎之,只见杨老师以两臂轻轻松松地向他一送,眼神一看,田则一个大仰身往上翻出,“嘣”的一声,五体朝天的摔在床上(民国十八年,在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办公室)。

在浙江打牛镜轩之挤劲,只是两臂一抖,人已掀翻丈外,,,

从以上文字可看出,杨澄甫的功夫确实有些神乎其神的味道。我们不禁想问,杨家三代,高人辈出,是否真的有什么秘诀吗?秘诀肯定是有的。三代人在各自的习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但最大的秘诀就是这三代人都是内功敏感者。按邓氏内功理论,内功极敏感者和较敏感者占人类群体总数的极少部分。这类人只要肯下功夫,绝对可成绝顶高手。大多数人都是不敏感者,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各个不同,功夫有好有坏。

安般太极,可以速成的太极!
安般太极:dingbo_0825
苏州丁波:85729776


    关注 安般太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