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走在老家的村道上,我聆听着乡音,品味到了乡情,陶醉在老家一草一木的温软的气息里。许多儿时熟悉至今心仪的美食如小肠加细蛤做料的锅边之类,经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让味蕾兴奋不已;村里古厝的马头墙还在那里翘首等待着什么……...

老家
一日,看到了一幅绘制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琅岐岛地图。四五百年前,海岛面积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主要由白云和九龙两座山组成,四周江水、海水漫漫。但屋舍俨然,绿树依依,凤浦渡码头与巡检司旌旗清晰可见,江面上无论是竖着桅杆还是鼓着风帆的船只都那样有精气神……

我急着寻找老家后水村所在,来回几次愣是不见踪影,焦虑之际却发现了“后渚”字样。我一下子激灵过来,长时间的一个疑问云散了,为什么“后水”的“水”用乡音来读,不读“shui”音而读“zhu”音了。

细细端详,几百年前老家门口是一片冲积出来的滩涂湿地,面对的是江水淼淼的琅琦湾。我想起了老家长辈常说的,后水村古名叫凤翥,也叫后渚。长辈还告诉说,祖辈最早是生活在村后半山腰叫做千家池的地方,从九龙山顶往下看,老家的地形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翥,就是鸟向上飞的样子。有宋之问《度大庾岭》:“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我找机会与老家何氏族谱来一次亲密接触。阅读这样的文字,真是一次寻找乡愁的愉快旅行。族谱记载,始祖何兑字太和,原籍山东历城,后入闽居邵武。北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进士,易学家。绍兴年间,他曾任辰州通判,因揭露秦桧的奸伪言行被削职流放。传说他一度在闽江口的一处芦苇洲中藏身,后来居住在了凤翥山的千家池。这个凤翥山,也就是现在琅岐九龙山支脉后水山。秦桧死后,何兑才被平反复职,可惜一年后就去世了。何兑公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何镐,字叔京。他从小立志以圣贤为师,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挚友。文献记载,朱熹经常造访其家,且“书问无虚月”,称赞他做学问是“深造默识”、“口讲心潜”、“躬行力践”。中年何镐在即将赴任为官时不幸病逝,朱熹深感痛惜,为之撰写了饱含深情的墓志铭《祭何叔京文》,对他的品学倍加推崇。族谱还记载,何镐公第十三世孙何文显承怀祖志,于明洪武三年(1370)从邵武复迁到了闽县嘉登岛凤翥山千家池定居拓业。掐指算来,从何兑公起,何氏在老家已经繁衍九百多年了;就是从十三世文显公算起,也有整整646年了。今天,老家何氏有“长、发、其、祥、仁、义、智、信”八代相见,发四百余家,而且迁播到了海内外。

凤翥这个名称始于何时何人虽无从考证,但我想到了屈原《楚辞·远游》里的“鸾鸟轩翥而翔飞”;读到了《异苑》:“鸾鸟,凤皇属也。”知道了原来五彩神鸟有个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还读到了《淮南子·卷四地形训》:“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想到了传说中的鸾鸟苦苦寻觅知己、临镜而生悲的故事。这些难道与志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祖们没有一点关系吗?我用乡音不断重复着老家的三种名称时,猛然明白了,凤翥、后渚、后水,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它是唐中古音在八闽大地千年演变的一个活脱脱的化石啊!真是千年古村,村名作证。

自然想到了老家的何氏宗祠。

宗祠在村口,背靠九龙山支脉,左挽凤山松柏岭,右牵狮头山,坐东北朝西南。遥想当年,面对闽江水天一色,远可眺琅琦湾荻江渔火,近可闻九龙山云野牧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势与景致?宗祠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雍正四年(1727)扩建下座。原有的宗祠是三落透后,边门进,前有戏台,土木结构。记得小时候,宗祠的后部分改成了村部,而前半部分则是一个看演出的剧场,戏台加上观众席,面积至少也有五六百平米。改革开放后,这里也成了村里婚丧喜庆办酒席的地方。上一个世纪80年代末,自己的婚礼宴席就在这里举行。20多年过去了,亲戚朋友们的笑脸和祝贺声仿佛就在眼前。后来,因年久失修,宗祠成了危房。1998年,村里包括在海外的何氏宗亲,集资了两百多万元原址重建,何氏宗祠不仅得以保存,而且成为了区级文保单位。回乡时,我总是找机会到宗祠里走走,有好朋友到岛上旅行,我也喜欢带他们来这里看看:

重建后的庐江何氏宗祠面宽14米,纵深达40米。宗祠烽火山墙拱卫,门面肃穆堂皇,双狮对峙,鼓石左右,门墙上的山水、人物、花卉镌刻精致。高高在上的“何氏宗祠”四个充满睿智与力道的颜体楷书,为时年九十有三的著名书法家朱老棠溪先生的墨迹,它一下子将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文化建筑,带着满满的自信伫立在了你的面前。

祠堂为三进,中轴左右对称,穿斗抬梁木架构,廊庑、通道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两边回廊建有钟鼓楼,飞檐凌空,角楼相对,加上中进天厅采光独特,使规整中充满灵动灿烂之气。匾额、石柱上的联句书法,更是将理学之后庐江何氏的文化底蕴,做了画龙点睛的诠释。

去年9月5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进得祠堂》一文,对祠堂这个正宗的“国粹”以大大方方的赞美。文章说,它是我们的“胎记”,储存着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人的记忆,它是文化自信最为生动的载体。对祠堂价值的褒扬,说明了我们的社会真的是在进步了。走在祠堂里,读着那些承载历史的文字,我也每每想起了自己少年的影子。

小时候,父母都在镇上上班。母亲下班了,随着她从镇里往老家走,大约需要二十来分钟,要经过一大片肥沃的田野。路就在田野当中,砂石子铺的,两三米宽。路的两边都是一米来宽长着嫩草的灌溉沟,沟连着小浦,小浦通向了闽江。清澈的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白云也经常陪伴着我走向回家的路。

拐弯进村了,路两旁排列着木麻黄树,垂挂下来的一条条枝叶显得特别温顺,就像今天到了高档酒店见到的点头微笑迎接客人的服务生。刚刚收割完的稻田,留下了排列整齐的稻杆头,就像沙场点兵,它们在等待着我的检阅。风吹日晒后的稻田,走起来有种说不出的弹性,不逊于今天的塑胶跑道。我常常跟随母亲进了家门后,又扭头马上跑回稻田地里,因为,小伙伴们已经在哪里开始了“红军”与“ 匪军”决战的游戏了。

稻田现在都长起了房子,当年泥土的芳香自然也很难闻到了。只是在靠近山边的一些杂地里,还能见到一些老乡种下的蔬菜,这些绿色也就显得更加稀有而朴实。

村头有一口三四亩大小的鱼塘。记得有一年要过年了,全村老少一起动手,用抽水工具先把鱼塘里的水抽干,然后挽起裤管,拿着锅盆下塘抓起了鱼。阳光下,一条条晶莹闪耀的鱼儿,在黝黑的淤泥上等待着人们的垂顾;稍有点不安分的,也大多就地扑腾几下,老老实实成了人们手中的战利品;极个别企图挣扎逃脱的,命运依然相同,只不过让大人们也忙乎了一阵,搞得满脸黑泥点点,欢笑声也随之而起。大家把鱼按照大小、数量大体均衡的原则,按全村的户数分成了若干堆(似乎没有称重量),然后压上写着阿拉伯数字的小纸条,就开始抽签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节时能分到一堆新鲜无比、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的海鲜,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们家也分到了一堆。记得一位叔叔看见了我,就从自己家的那一堆中捡出了几条大鱼,说,我再送你几条,回去好好打鱼丸。这共享的岂止是村集体的福利啊,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今天的人们为什么有时会对物质匮乏的时光更加留恋?一点不难理解。

这口池塘得到了保留,据说还是岛上如今各村中难得完整保留下来的一处。自然,池塘不再养鱼了。几年前经过规划,在池塘的中央修建了一座亭阁,作为村老人活动的场所。亭阁两层,雕梁画栋、飞檐翘壁,古色古香。一道曲折别致的回廊将亭阁与村道连接了起来,这池塘亭阁也成了老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亭阁是村里华侨捐资修建的,叫爱心亭。自己也遵嘱凑了一幅对联书写在阁门左右,以表达对老家和父老的尊敬。

老家变得漂亮了。除了爱心亭,还建起了绿色婆娑的凤翥公园,“凤翥公园”四个字是国家农业部原老部长何康的笔迹;村门楼也高高耸立在村口,省老领导何少川题写的“后水村”三个字格外引人瞩目。一栋栋颇有小康味道的新宅子依次排列,让外人不难看出老家人的富足日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老家很多人都移民去了国外,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纽约的后水村人至少有五六百。大家都开玩笑说,在唐人街,可以挂一个美国纽约州后水村村委会的牌子了。

跨出家门向远方,漂洋过海要幸福,这是老家人的特质与禀赋,因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的血液。他们可以义无反顾走得很远,也能毫不犹豫回头出钱出力把老家的祠堂修得庄严肃穆,把村里的公益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他们想尽办法要把老家的屋子修得气派堂皇些,即使一年只能住上十天半个月。对故土乡情的依恋,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就像一副担子的两头,挑在他们的肩头,晃晃悠悠,富有韵味。

走在老家的村道上,有时静谧得让人寂寞,这是当下中国很多乡村共同的场景。有人说,乡村建设美丽了,但谁来居住呢?农家书屋建成了,看书的人却寥寥无几,人们也因此对这样的农村公共文化项目颇有微词。实际上,今天下大力气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迎接不久的将来乡村的热闹与生机。政府能够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打造宜居乡村,这是富有前瞻性的作为,应当给予大大的点赞。今天的农家书屋虽门可罗雀,但农民的阅读权利因此得到了保护,而有了书屋这种文化精神地标,未来的乡村面貌才可能有质的提升。如果说,宗祠让我们更多回望过去,而书屋则可以让人们想象未来。

走在老家的村道上,我聆听着乡音,品味到了乡情,陶醉在老家一草一木的温软的气息里。许多儿时熟悉至今心仪的美食如小肠加细蛤做料的锅边之类,经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让味蕾兴奋不已;村里古厝的马头墙还在那里翘首等待着什么,养育了无数生命的老井即便寂寞了,依旧在岗位上值守;拾阶而上,1927年曾祖捐资修建的弯弯山道还是那样迷人,顺着山道而下的溪流依然潺潺生动;站在老屋前,遥望九龙山松柏岭,那几棵上百年的老松,生机盎然不减当年;站在狮头山上远眺,闽江水浩浩汤汤,只是多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闽江琅岐大桥,让老家与城市与世界之间拉近了不少距离。我突发奇想,假如在站立的村小学原址上,建一个庐江书院或凤翥书院,是否能够让老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好地连接在一起?

我还有更多的惊喜:为了能在招募驻村设计师的活动中胜出,老家乡亲凝聚起了一股力量--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微信上积极为老家投上一票。因为有了微信,这股力量很快就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这是一股平常看不见、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力量--为了自己老家更美好,我们团结、作为!

很多人对中国乡村是否会不断凋敝荒芜而忧心忡忡。前几天我组织了一个“乡村历史文化的书写与展示”小座谈会,著名诗人哈雷兄的小结得到了认可,面对乡村,我们需要“民间立场,人文视角;乡村书写,现代意识”。实际上,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老家有所关注,献出一份微薄之力,老家,依然是我们旅途跋涉中,歇歇脚、喝喝茶的最好驿站,依然是我们放下行囊、盘点人生、享受生活时的最佳选择。

2017年元月8日  于梦笔斋

(本文作者萧何)


长按关注

海峡文艺网

自荐作品

投稿邮箱:hxwy_tg@163.com


    关注 海峡文艺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