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何必学日本,这里有更接地气的选择

 

房子不必大,住好才是家。...

    好好住的人,

运气总不会太差!
大学毕业至今,我在上海租了7年的房子,这7年间只搬家了3次,实在算是幸运。第一次租房是与几个大学同学合租的,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室户老房子。作为女儿的婚房,房东重新装修了,家具还是几十年前的旧家具,但刷了淡粉色的墙壁,做了整墙漂亮的衣橱,厨房、卫生间也都是新的,房子看着很温馨浪漫,可她女儿住了一年,就跟着丈夫出国了,于是房东决定将房子出租。我们看到这套房子时,立马眼睛放光,即可就租了下来,而我这一住就是5年。

那时,我们四个女孩一起分担房租,分享一间大卧室,只有一张大床,两个人睡床,另两个人打地铺。住了一两年后,两位小姐妹因为交了男友和换工作搬走了,再后来,另一个姐妹也搬走了,就变成我一个人住了,可我才一个人住了两个月,便动了换房子的念头,想找一个单间,猜想房租会便宜一些,生活也会热闹一些。
于是,出去找房子,这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一个很小的单间比我住的一室户的租金还要贵,而且很多房子的卫生条件被租客弄得很可怕,剥落的墙皮,铺着一层污垢的地板,被油烟熏黑的厨房,还有发出刺鼻气味的马桶。我落荒而逃,回到自己干净的小屋,哪怕房租贵一些,也决定安心住下来。

以前我对居住环境抱着一种凑合的心态,觉得“不是自己的房子,何必布置呢”,所以只知道把房子打扫得干净整洁,除此之外,不再做其他的事情。可看到有人把出租的房子糟蹋成那个鬼样子后,从此之后我改变了想法,开始动手把房子弄得尽可能舒服一些,有自己的一些审美和情趣,因为我好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那些住在脏乱差房子里的租房。
我第一次大手笔地花了两千多块买了新的床垫,换掉原来房东破旧的棕床垫,更换了一直滴水难用的水龙头,把喜欢的图书摆在大衣橱的一侧,买了很多绿植摆在房子的阳台和角落里,在墙上贴了几张喜欢的老电影海报,将旅行时买的一些装饰品也摆在电视柜上,买好看精致的碗筷,同时开始尝试断舍离,扔掉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扔掉多余的桌椅,学习更好地收纳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什么叫“房子是租来的,可生活不是。”

最近看了逯薇著绘的这本《小家,越住越大》,我才明白,自己经历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提高住商的过程。很多人都知道有智商、情商、财商,却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住商”。住商,从字面可理解为“居住的智慧”,具体来讲住商是对居住空间如何打扫,如何收纳,如何装饰,让自己好好住,住得舒服,住得精致的能力与智慧。

作者:Meiya
 
房子,不论是购或租,都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处所,我们称之为“家”。
“家”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可以让我们尽享人生。
而如何善待“家”这个住所,我们却很少去想这个问题。
在初入新房时,我们会视若珍宝般地对待,有一点灰尘都要马上清理干净,生怕掉什么东西摔坏地砖、搬什么东西划脏墙面,稍微不小心出现了一点瑕疵都感觉好心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屋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脏乱差现象也可能会随之发生。
用了半天一天的时间收拾完,也没发现整体好到哪里去,有孩子的家庭更是如此,不到半个小时恢复原状,如此反复,最后谁都懒得去收拾屋子了。
整理杂乱的东西需要技巧,需要创意,需要智慧。
比如在一个房间里,努力将平放的东西想办法立起来节省空间,努力合二为一,一箭双雕。如果视觉疲劳,那给自己换一个新的摆法,刷新思维。
面对解决不了的整理收纳难题,大可向众大神和生活达人讨教妙招学习,会发现相比较于原来那个懒于改变的自己又迈向了新高度,不禁感叹房间原来可以这么宽阔。
 万科住宅专家逯薇便是一位整理收纳界的王牌女神,现任万科广深区域副总建筑师,从事住宅研发13年,其间绘制超过2000张户型图,参与过15万套以上精装修住宅设计。
逯薇的新书《小家,越住越大》首次将她多年的居住阅历和经验公开,专门针对居住者们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居住的最大痛点,帮助更多人提高“住商”从而拥有一个精致的家。
 
 
房子不必大,住好才是家。
翻开这本书,从打造一个整洁温暖的家开始新的旅程!


《小家,越住越大》:作者:逯薇。在这本精美的绘本中,作者逯薇将自己的居住哲学一笔笔画出,加上幽默风趣的文字,让读者一目了然,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快速掌握家居设计、整理收纳、购置家私等问题的诀窍和要领。 中信出版集团
参与评论 
评得越好
就有可能获得《小家,越住越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房记有赞店




书房记

微信:shufangji2013
书房即故乡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