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杯”中国吴江摄影大展佳作欣赏

 

江南何处好

乐居在吴江这是“亨通杯”2012中国吴江摄影大展获奖作品。《千丝万缕》(经济发展类,金质收...



江南何处好    乐居在吴江

这是“亨通杯”2012中国吴江摄影大展获奖作品。



《千丝万缕》(经济发展类,金质收藏作品) 许金荣 摄点评:平日见到的轻工业题材的摄影作品,多以纪实的形式呈现,视角也相对平淡。而这幅作品角度虽然平凡,但讲究的构图和强烈的空间感,瞬间抓住观者眼球。再仔细品味,那一束阳光照射到车间内,将万千丝线的质感较好地表现出来。同时,丝线汇聚到身着红色工服的纺织工人处,工人在平淡的色调中凸显出来,成为作品的视觉中心点。



《滨湖不夜城》(经济发展类,银质收藏作品) 汪梅生 摄点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也成就了这幅灯火阑珊的作品。作者登高,俯瞰全城,前景中的城市五彩斑斓,中景湖水、桥梁相映成趣,远景中的天空冷暖色调的渐变,都是这幅作品可圈可点之处。拍摄时,作者选用小光圈、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手法,才让这座城市的光影显得如此曼妙。



《大桥夜色》(经济发展类,银质收藏作品) 杨江海 摄点评:以蓝色为基调的作品,多见于清晨的湖光山色,很少用于拍摄建筑,这是摄影师较为勇敢的尝试——拍摄桥梁。让这幅作品的蓝色调“顺理成章”的原因还有一个,桥下的水。水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蓝色的,这也让观者觉得画面的整体色调不会太过突兀。作者的长时间曝光,让这座桥梁绵远悠长,尽头被淹没在浓浓的蓝色“雾气”中,透着几分神秘。



《河畔夜色》(社会生活类,金质收藏作品) 陈文举 摄点评:作者用全景视角展现河畔一角,不论是相机功能的一气呵成还是作者在后期处理时自动拼接,这种题材是以小见大,呈现居民生活安逸的一面。这幅作品简单且贴近生活,拉近了观者与作品的距离。深夜的平静和舒适,在几盏红灯笼和星星点点的人的装点下显得更亲切。



《忆江南》(社会生活类,银质收藏作品) 徐建立 摄点评:作品很好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湿气、雾气浓重的特色,刻意调成的淡蓝色调,烘托了画面的气氛。作品的看点在于过桥的人们手中的各色雨伞,作者用慢门让这些雨伞有了节奏和律动感,与背景中的建筑遥相呼应。



《古镇围观》(社会生活类,银质收藏作品) 钱春雷 摄点评:这幅作品中存在很多强烈的视觉冲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和“金发碧眼”,红衣、碧草和粉墙黛瓦,走动和驻足“围观”。这种种的视觉点,注定让这幅作品引人注意,虽然没有特殊视角,作者等来的这个瞬间却让人印象深刻。



《耕》(生态环境类,金质收藏作品) 李志荣 摄点评:这是一幅农耕图,又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作品的主角是鹭鸟和拖拉机,二者在水田中各忙各的,互不影响。在面对拖拉机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鹭鸟没有避开,反而在水田中悠然自得,这样的场景或许随手可得,但这种环境状态确是最能体现主题的。



《古园瑞雪》(生态环境类,银质收藏作品) 葛东升 摄点评:银装素裹的游廊、平台、水塘,沿画面水平线,倒影涟漪的镜像丰富了画面的空间,也契合了园林拍摄注重“天景”、“影景”的造景手法。作品层次分明,色调自然,很有意境。这幅作品拍摄讲究,是一幅细节之处见功力的优质作品。



《夕阳、古塔》——回家的路(生态环境类,银质收藏作品) 彭蕾 摄点评:夕阳余晖下,古塔旁,石桥上,三个人,剪影的方式表现这种场景再合适不过。作品构图讲究,寓意和气氛都表现得很到位,夕阳带来温馨和慵懒的感觉,此时桥上出现了三个人,他们的“入镜”,完整了画面。



《灌酒》(文化传承,金质收藏作品) 邱根生 摄点评: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这幅作品展示的是比较传统的制酒工艺,用陶瓷酒罐分装的过程,画面中两个人物动静有别、虚实结合,有些许酿酒的紧张感。随着城市人追求淳朴民俗民风,一种独特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台下小满戏》(文化传承,银质收藏作品) 李静 摄点评:戏剧是摄影者最爱的题材之一,拍摄角度和手法的创新就成了取胜的关键。很多人会选择到后台拍摄演员上妆卸妆,而这幅作品并没有选择常见的“描眉画眼”,也没取到“镜中面容”,而是在一众上妆演员的身后,以戏服为前景,捕捉到这样一种形式感十足的全景图。演员面前打开的窗户和窗外的古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戏台内外》(文化传承,银质收藏作品) 朱岳明 摄点评:画面中身着戏服若隐若现的表演者和后台手拿乐器的演奏者形成对比,作品选用广角镜头容纳了更多摄影元素。虽然画面略显平淡,却因为两个禁烟标识变得趣味十足。

版权信息:图文 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关注 单反爱摄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