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别窘走路上学

 

我曾走路上学。...



下午跑步路上,被两少年拦住,说要借我的手机用。看着是学生模样,我卸下手机递给他,他拨号找父亲没接通,又找母亲说了一番话,大意是父亲没来校接他又联系不上。问了他家村子名叫夹冲村,离小镇二十多公里,若走路到天黑也到不了。

少年说担心父亲回电话过来,潜台词是让我在原地等电话,我说我等不了呀我要跑步。这样吧,你俩就在前面岔路口等着,若你父亲电话过来我告诉他就是。说完,我就跑步离开了。途中少年父亲来了电话,我告诉他少年等待的地方。我回程时没在岔路口见到两少年,八成是搭到车回家了。

少年在借我电话之前,我看到镇中学门口停满了车,近千学生随着铃声蜂拥而出,抽一支烟的功夫就消散了,谁也不愿多停留一会儿,朝着家那个方向奔去。家真是温馨的港湾,无论多偏僻多贫困,都是我们的向往所在。少年父亲没有如约而至,他和同学走了一公里遇到我。当时,我看到少年可怜兮兮的模样,是鼓足了勇气向我借手机的。本来,我想给他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哪个农村孩子不是这样过来的。最终我没开口。

因为出生农村因为家庭贫困,农村孩子都有一段晦涩的时光。我读五年级时就寄宿学校,每个周末回家一趟。学校离家五公里左右不算远,我出不起一块钱的车费,独自一人沿公路走回家。寒暑假里学校不照看行李,我们得背行李回家,那时都有个木箱子装杂物,我用两根布条捆住往背上一放,低着头负重前行。听着身旁来来去去的汽车,一路担心生怕遇见熟人,心想着快些长大长大,一定要混出个模样好挣钱买个车。这一念想姗姗来迟,二十年才实现。

说起步行上学的事,L女士也是兴奋不已。她上中学时周末回家大多时候都走路,从学校到家二十多公里走四五个小时,她和同村同学结伴而行,有时候是和同伴跑着回去的,返校的那天中午就从家里出发,那时都不知道走路的累,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就是凭借这种劲头,她从偏远镇中学考上了重庆名牌大学。

人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才会更加懂得和理解,所以我更知道走路上学的窘迫。上班后大多在乡镇工作,有时在我们驾乘公车路上,我都会主动顺载学生,有时还直接送到家门口。有时驾私车时,看到有学生在路上行走的身影,我会主动搭话让坐车,可现在的人防范心都特重,我也就没再勉强。再遇到,也就悄然走过不去打扰。

其实,走路上学未必是一件窘事。如果能分出一份心,大可饱览沿途的美景,享受独处的美好。也可以,默默规划好人生,高歌走向今后。说不定这段路,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更是珍藏我们心底的美好回忆。



若关注,需两秒!


    关注 朱兴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寄宿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