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关于教育:爱与哀愁

 

你一味给予小孩他所需要的一切,不如教给他获取这些东西的技能;而且要让小孩知道,要得到就要有所失去,要懂得感恩。...







爱与哀愁
 


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做《爱与哀愁》,但是我要谈的可不是像歌里面唱的什么爱呀愁呀,而是关于小孩,说大一点是关于教育的。当然,我不是这方面专家,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事情是从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的。说的是某个城市,有一个男孩,是个大学生,离家出走,父母找寻数月无果,最后发现其实儿子在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是跳楼自杀的。在电视节目中,公布了很多这个男孩生前的日记,无非是一些日常的小事情以及他的一些心路历程。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这个男孩成绩还是比较优异的,用他妈妈的话说是一个“很听话,成绩也很好”的小孩,但是也明显能看出,他心理很是敏感,特别对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不顺,比如成绩稍微没考好等,就产生很大的挫折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最后因为在大学里,为一件小事而被学校通报批评了,就做出了对父母来说“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自杀!



电视画面上,母亲声泪俱下,悲痛欲绝:“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儿子失踪后,因为这件事,母亲不能正常去医院上班,父亲本来是下岗在家,平时做一些散工以供家用,此刻也只能放下工作,日夜出去,大街小巷粘贴寻人启事,为的是能见到自己的孩子。看着当父亲的那每天疲惫的背影和悲苦的表情,只能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就这样,他家里人找寻了他足足四个月。最后,事情的结果已经知道。

事情到这里,我近乎有些愤怒:此等孩子,家人含辛茹苦将你养大成人,供你上大学,你却为了毛点大的事情,撒手离去,你不觉得自己很荒唐、很自私吗?真是无话可说,不可理喻!

在记者采访中我们得知,这对夫妇是“老三届”,也受过一些苦,自己年轻时因为社会各方面原因,错过了很多事情,如今自己的青春逝去,很多理想都未能实现,生下小孩后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了。于是乎,把所有的爱也给了这个孩子,从不让孩子干一点活,好吃的、好玩的首先给孩子,让他在温室中长大。总之,倾注一切之所能,就为了孩子!父亲说出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爱”的程度,这件事情,起码对我来说,那真是闻所未闻:小孩都上大学了,回到家睡不着的时候,父亲还要在旁边拍着他睡觉,有点像妈妈给婴儿唱摇篮曲那种情形。用他父亲的话说是“他好像也很愿意你这样拍着他……”

到这里,事情基本清晰。这小孩如果是没有遇到什么挫折的话,或者在平时,正如他妈妈所说,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问题就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哪能不遇到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生活哪能没有一点挫折?正可谓: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那好,就假设你生活一切如意了,如果是一直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那也肯定出问题。这时候的人无形中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一切也就以自己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说通俗点就是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



如此看来,这小孩走向绝路也并不是偶然。小孩的问题不说,但就这当父亲的每天拍着上大学的儿子睡觉就拍得有问题,而且很有问题!本人对独生子女并无偏见,但据我了解和观察,独生子女出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非独身子女。在城市里,这种情况就更突出。

但这不能成为扼杀孩子的理由,不管独生与否,如果教育方法适当,也不会发生这等由爱变哀的的悲剧。

最后那个父亲说的一句话可谓意味深长:谁曾想爱还爱出毛病来!其实,爱没有错,但如果是溺爱,那已经是一种畸形的爱,从爱的标准来说,已经不是爱了,所以必出毛病。



另外说一点,人生的路各各不同,可以各自精彩,也可以各自平淡——有时候,平淡其实也是精彩,当父母的,将自己未竟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多少也显得有些可笑和无能。

关于小孩教育,我没有经验,但凭自己成长的经历,我的愚见是,可以类比“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句话:你一味给予小孩他所需要的一切,不如教给他获取这些东西的技能;而且要让小孩知道,要得到就要有所失去,要懂得感恩。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要溺爱孩子,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得到的也正是“爱与哀愁”的教训而已。





下面这个是个人公众号,也欢迎关注:


    关注 双华中学95届同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