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有感(续)

 

与弗洛姆擅长从社会学层面进行心理分析不同,罗杰斯则倾向于以个体本身为切入点分析心理问题。...



二、罗杰斯

与弗洛姆擅长从社会学层面进行心理分析不同,罗杰斯(Carl R. Rogers)则倾向于以个体本身为切入点分析心理问题,因而创立了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学派。

罗杰斯认为,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本身包含着一种强大的社会控制倾向,即大多数人被一小部分人控制,这种情况削弱了个体存在的体验,使得主观的个性、内在的自我、鲜活生命的内在整体都被贬值与毁坏。人们变得仅仅去追求知识,而忽略了人际关系的生活本身。他在《个人形成论》中写道:

不管我们的科学研究多么深刻,我们永远不能借助它去发现任何绝对的真理,而只能对出现概率较高的种种关系做出描述。我们也永远不能发现任何关于人、关于关系或者宇宙的背后的真实。

在社会科学方面,罗杰斯对来自于个体以外的方法、知识、训练、教学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而更强调从个体层面寻找面对自我、面对外界的方式。

(一)如何面对自我

在面对自我方面,他认为,人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与经验,自己的经验之所以值得依赖,并不在于它永远不会犯错误,而在于它能不断地在生活的实践中得以检验与更新。通过这种方式,很多错误都可以得到自我修正。他写道:

长时间以来,我深有体会并且现在仍然在学习的基本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某项活动感觉好像是值得去做,那么它就是值得去做的。换句话说,我体会到,我对某种情境的总体上的机体感觉比我的理智更加值得信赖。



借由其中一个来访者所言,他写道:

向着自我导向转变:自由地成为真实的自我是一种令人恐惧的承担责任的自由,负责任的自我导向意味着个人要做出选择——然后从选择的后果中学习……当我在这儿再也不能预测我自己的行为时,事情肯定在变化着,朋友,现在我不知道下一步我要说什么,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我甚至惊奇我自己……每次我都能看到新的东西。这是一种冒险,真的是那样——对未知的东西的冒险……我现在开始享受这种乐趣,对此我感到快乐。

在人际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中表达真实的自我是一种冒险,冒险的结果要么越来越具有相互治疗的作用,要么会使关系走向破裂。但关系破裂不一定是坏事,若是破裂后伴随着的是自我的不断成长,那么结果仍然是达到了相互治疗的作用,况且关系本身并非没有再修复的可能。



(二)如何面对外界

面对外界,罗杰斯强调全然的理解与接纳。容许自己全然地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这样子讲或许有人会觉得夸张,有必要容许自己全然地去理解另一个人吗?不是应该有所取舍地去理解吗?

对于他人的观点,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或者“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罗杰斯认为,这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如果让自己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我或许会被那种理解所改变。我们都害怕变化。

他写道:

……就是一种对于当事人的热情关注,无条件的认为他是一个具有自我价值的人——不论他的状态、他的行为或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子。这意味着对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重和欣赏,意味着愿意看到他用自己的方式拥有自己的感受。这意味着此刻对他的态度的接纳和尊重,无论他的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无论他过去所持的态度同别人是多么的抵触。这种对当事人经验变化的方方面面的接纳态度,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使得他感到温暖和安全;而作为当事人,受到他人喜爱和珍视的这种安全感在助益性关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助益性关系这个词表明,在关系中至少有一方有明确的意愿去促进另一方的成长、发展、成熟和生活适应力的提高。如果我想要促进对方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因为有时候对方似乎要求我必须超出自己很多,这的确是一件使人时常感到痛苦的事,但从长远来看却会使人受益匪浅。

三、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两派架起了一座桥梁。

虽然与罗杰斯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但阿德勒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认为人的一生遇到的问题全都是社会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合作、对别人感兴趣才行。他在《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一书中写道:

根据经验,不能交朋友的人多半都想掌控他人,兴趣全在自己身上,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为目标。



阿德勒尤其擅长于从儿童时期去分析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他认为,过于宠溺孩子的父母只能培养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孩子,这些孩子只看重自己,不愿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因此只想被动被人关注,不想主动吸引别人。对于被惯坏的孩子,他写道:

四五岁时,这些孩子的生活态度已基本成型。由始至终,他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吗?”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会让他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若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那对我而言,生活的意义何在?”这种人很悲观,内心一直有“求死欲”。他们时常表现得神经兮兮,时常想归纳一下自己的错误生活态度,形成一种哲学……过去,他们生活幸福,想要什么就能轻易得到什么,以至于他们之中很多人相信,不管自己有什么欲望,都能借助高声叫喊、表达愤怒、拒绝合作实现……只想得到,不想付出,这导致他们越来越贪得无厌。



阿德勒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分为三种:职业、友情、爱情,而这三种关系皆需要相互理解与合作来完成。

以爱情为例,胆怯、害怕异性、憎恨异性常常是造成恋爱困难的原因,这些原因阻止他们献出自己的自发行动,使他们在生理上无法与异性更亲密地靠近。如果一个有爱情障碍的人能从他的恐惧和憎恨中摆脱出来,他就能获得爱的能力,他的性问题也会同时得以解决。



与此相似,同性恋中有许多并不是先天造成的,借助个体心理学,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中有一些由于在与异性的交往中遭遇了彻底的失败,于是产生性倒错,转而喜欢同性或产生恋童癖。这些人同样追求向上,同样在为战胜困难付出努力,但他们跟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选错了方向,他们完全不了解社会生活的要求,完全不在意自己的伙伴,对怎样与异性合作一无所知。


    关注 槿木落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