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年俗快来,一路去接财神啦!不过,你得先准备好这些……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初四日俗传是财神诞辰,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正月初四记得要“扔穷、迎财神”

农历正月初四,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民俗中说的“扔穷”。

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最热闹的年,莫过于
邻居一起打糍粑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时至今日,浏阳市小河乡依然保留着打糍粑的习俗。

小河乡居民王箕本便是打糍粑的一个好手。每逢春节,他都会收到本地居民或外地游子发来的订货信息。而每年打糍粑时,闻讯而来的邻居们与王箕本父子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名为“年”的画面。
打糍粑:邻居接力,共同捶打新年糍粑


在王箕本家后院,摆放着一台搅拌机,现在,它是打糍粑的主力。“毕竟我已经65岁了,打不动啦。”王箕本说:“而且,机器打出来的糍粑其实不比手工的差,毕竟它能把米打得更碎。”

不过,王箕本还是决定和儿子一起手工打糍粑,“过年嘛,每年我都会和儿子打一回。”

首先,他已经浸泡好了一桶米。次日早晨5:30,天未亮,王箕本就起床将米沥干。然后将它们置于火炉上蒸2个小时,“中途还要额外加水,这样可以保证米的水分更多,能更长时间地保证它的酥软。”

米蒸熟之后,王箕本和儿子请出了家中的“老祖宗”——一个百斤重的石臼。此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早起的邻居。

摆好石臼,倒入熟米,王箕本父子一人拿起一个木杵,分站左右,开始捶打石臼中的米。“这可是个气力活,越打到后面,米越稠,需要的力气也越大。”王箕本说。

随着王箕本父子的“嘿哈”声,石臼内散发出阵阵清香,被香气吸引过来的邻居们,不时接过王箕本父子俩手中的木棍,加入到了“打糍粑”的行列。
吃糍粑:见者有份,品尝记忆中的年味


大约半个小时后,王箕本从家中拿出一个竹篮,在里面洒满自家制作的黄豆粉,“好了!准备!最关键的时刻来了!”听到王箕本的吆喝,两个打糍粑的壮年纷纷将捣改为了搅,让更多的糍粑能附着在木杵上。

“一、二、三、起!”随着王箕本的一声喊,两人齐齐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木杵,石臼内的糍粑大半随着木棍一起升至半空中。“好好好!这糍粑要得!”周边不时传来阵阵围观者的叫好。王箕本急忙将这些糍粑捋进竹篮中。

随着王箕本的双手,原本不规则的糍粑,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饼。王箕本的儿子拿过黄豆粉,慢慢地撒在糍粑饼上方。“这就可以吃了。”王箕本边说边拿过刀,将糍粑切成一个个的小块,再用夹子,一块块地分给旁边围观的老人、孩子和街坊们。

“好吃!好吃!还是手工的好,总感觉机器做的糍粑,缺了我年少时的味道。”一位年近7旬的邻居笑呵呵地边吃边说。

年味,就在邻居接力捶打糍粑、王箕本分发糍粑中散发开来。
        
故 事
代代相承,传下来的是年味
打糍粑,是王箕本家多年的传统。被称为“老祖宗”的石臼,王箕本已经记不清是哪一代传下来的了。

“小时候以偷吃爷爷和爸爸做的糍粑为乐。”王箕本回忆说,但到了十几岁,自己就从祖父手中接过了木杵,和父亲一起承担起了打糍粑的传统。

如今,王箕本也已步入“耳顺”之年,他的父亲也早已去世,王箕本的儿子便接过了这个传统。虽然早在数年前,家中就有了搅拌机,但见证王家数代传统的石臼却一直留在家中,手工打糍粑仍旧是王家每年过年必备的“节目”。

一个历经风霜的石臼、一桶清香的稻米、两根新旧不一的木棍、两代人的汗水,这就是小河乡王家的年味,流传下来的也是家的传承。

记者: 谢 鹏

摄影:彭红霞

编辑:江卉

编审:陈江  高雨
欲知浏阳事




尽在微浏阳


    关注 微浏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