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评】最美还是京剧

 

时常,自己会从同一个梦境中醒来。x0a梦中的场景很简单,就是自己妆扮成了京剧古装戏中宫女的模样,手执月白色的宫灯,在舞台上随着众宫女在跑着圆场——有板有眼地时而急、时而缓.........

时常,自己会从同一个梦境中醒来。梦中的场景很简单,就是自己妆扮成了京剧古装戏中宫女的模样,手执月白色的宫灯,在舞台上随着众宫女美美地跑着圆场——有板有眼地时而急、时而缓。这个梦境,多年来总是隔三差五的就会出现一次。虽然已是年近“人生五十古来稀”的年龄,但在梦中,那妆扮竟然从未变化过——小女子永远年芳二八。



(此图片由书友小溪提供,谢谢)
当张之薇女士的著作《京剧传奇》借助“静享阅读时光,借书飘流活动”“飘”到了我的书桌上时,捧读此书才为自己的这个梦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原来,京剧的美,已经深入自己的骨髓,虽已离开父母近30年,但打小就有的熏陶已经如影相随。比如,我日常无意中翘着的兰花指,或许就源于是。


京剧讲究的是童子功。甚至有人会自豪的说:我在娘肚子里就在学戏了!而我,打小吃不了练功的苦。于是,就只能羡慕地看着京剧团招学员的时候,如我般年龄大小的小伙伴就有被挑中入了学员班的。自己却只能跟在边上打打酱油,自觉自愿地跟着学员们学上几招。但大院里时时流淌出来的各种腔调却是司空见惯了的。于是,断断续续的,便也会唱了一些小折子戏中的一些片断,比如《拾玉镯》。记得那时候,整个剧团仅有的一台留声机就摆在了我家客厅里。每天放学回家时,都能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曲目,印象最深的是《苏三起解》。演出季到来的时候,自己便会跑到剧场里蹭戏。从自己记事开始,是从现代京剧看起的,比如《苗岭风雷》《杜鹃山》《红灯记》等,感觉那时候的乐队人员真多,西洋乐器样样有。有时候,我还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去偷偷地摆弄下那些乐器。比如那个巨形的大圆号,自己无论如何也吹不出声音来,就别提吹成曲调了。而别的小伙伴,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鼓捣出个声响来——看来在乐器方面自己也没有灵感。但我虽然入不了行,但喜欢观察的自己突然发现,从某一天起,剧团再有演出的时候,乐队竟然只需操琴的琴师、拉京胡的乐师等三四个人就可以敲锣打鼓地开场了。而自己也在这些极简的乐队配搭中,体会到了京胡与二胡的区别,记得曾经请教过父亲:为什么瞎子阿炳拉出来的二胡曲子那么凄凉,而京胡演奏出来的曲子如此华丽优美?这种变化,《京剧传奇》让我从中找到了更为精确的答案。而自己,因嗓子不好——记得大院里,有位专功花脸的演员,每次叫他儿子吃饭的时候,在家里的他,只需打开窗户对着天空来上一嗓子“吃饭了!”,就能把远在剧场另一边玩耍的儿子喊将过来——只能在小伙伴们练功的时候,认真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但,那颗喜爱京剧的种子,却已悄然种下。如此说来,自己北上到了京城读书,莫非有个小期待就是因为在这里有梅兰芳大剧院可以方便地欣赏到京剧?

作者签名本
感谢张之薇女士,用其优美生动的笔法,为我们这些京剧爱好者奉献出了这部《京剧传奇》,使得我的那些支离破碎的京剧知识,终于有机地串在了一起,变得鲜活了起来。虽然之前也曾读过一些关于京剧的著作,但大部份是写京剧诞生近200来年间的某个时期、某个人物,孤立地讲述一些历史片断故事。或者也有一些讲京剧历史的大部头学术著作,但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而言,了无阅读的趣味。


而《京剧传奇》就不一样了。作者洋洋洒洒地用了32万字,让读者可以一气呵成地了解到京剧从诞生、发展到成熟的传奇经历。让我们了解京剧历史上那些最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家的人生道路,让我们洞悉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更难得的是,其中有些掌故,是鲜为人知的,读来让人兴致盎然。比如,书中关于打茶围的说法,作者用了不到2000字,就使读者简单明了地对此有了认识。再比如,曾经在道光年间被时人传为“年少争传张二奎”的本是出生书香门第的公子少爷由京剧票友而义无反顾走入梨园行并年纪轻轻就红得发紫的张二奎的传奇经历在书中也进行了讲述,读来让人感叹。当然,对于人们广为熟知的四大名旦等名角的故事,在书中也可以得到更加细节与条理化的了解。因此,称这本著作为一部京剧史的大轴子戏一点也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江树人著《往事悠悠》)
张之薇女士的这部《京剧传奇》由十七部分组成,分别为(1)京戏前夜:妖娆花旦魏长生;(2)南腔北上:跨界旦角高朗亭;(3)断袖挽歌:徽班小唱是歌郞;(4)各擅其场:四大徽班的轴子、曲子、孩子、把子;(5)皮黄合奏:京剧的破茧而出;(6)京剧纪元:“三鼎甲”时代的到来;(7)梨园公会:精忠庙里话沧桑;(8)伶界大王:“谭叫天”的时代;(9)同光之盛:“十三绝”之谜;(10)海上皮黄:租界戏园“销金窟”;(11)剧坛异类:汪笑侬的一生;(12)鼎革先生:新舞台商业与革命“双生花”;(13)伶人之殇:民国霓裳沉浮录;(16)文人捧角:梅兰芳与他的“梅党”;(17)菊国对决:杨、梅、余盟主争锋等内容,只待有兴趣的你,细细品味。正如资深戏剧理论专家傅谨先生所言,“在书中叙述京剧的历史沿革时,竟有如数家珍的感觉。更有许多有趣的历史细节经由她的梳理浮出水面,构成了这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新著。”


“我想,通过这本书,那些对京剧已有感性认识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京剧的了解;而尚未接触过京剧的读者,更可以在作者的引导下,进入京剧瑰丽的世界,开启一段新的美好人生。”傅谨先生在序言中充满期待地说道。

而我作为一名京剧爱好者,更想说的是,《京剧传奇》不仅可以做为一本京剧历史的普及性读物,还可以成为社会学家开展近200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文化意识形态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文化生活贡献研究的一部有份量的史料。这应该算是作者张之薇女士为社会学研究作出的额外贡献。

读书写字品茶是我的日常
同时,我作为读者,遇到《京剧传奇》这样的好书,在写书评发感慨之余,能做的就是买来一册留存,以待日后慢慢把玩赏读,因为现在在读的这本还必须继续作为图书漂流活动的主体行进到下一位书友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做的就是在图书馆举行的荐书活动中,毫不犹豫地行使推荐职能。当然,也要感谢图书漂流活动的组织者们,让我有了一次手写文章的体验。谢谢!

作为一名京剧爱好者,也曾欣赏过不少的昆曲、越剧、黄梅戏、滇戏、川剧等各种戏种,但我可以自豪的说:京剧是戏曲大花园中最端庄,最华美的戏种!

京剧,我爱你!


-end-
----------------
欢迎转载,但请朋友您在本文留言告知后再转走。谢谢!
----------------


作者简介:

可普,本名童云,副编审,资深图书责任编辑。因为喜欢文字,所以在工作之余,著有人物传记《曹雪芹》、长篇原创小说《心路》以及中国茶系列的知性白领茶书系《茶之趣》和《一壶普洱》。现常以被友人解释为“可以喝普洱了”的“可普”为名在网络上进行博客写作,并设立微信公众号“可普茶客”(微信号:kpck2016 )交流品茶读书写字育儿心得。

图片版权说明:

本公号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摄影人均为可普(童云)、倮倮张(张宗群)。
----------------
想不想看
《压轴戏》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就OK了!


    关注 可普茶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