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霸们宁弃偏僻的985、211,也要上发达城市院校

 

我们所处的自然、城市、人文环境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内在影响。甚至有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





我们所处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众所周知,我们的历史上有个“孟母三迁”的典故。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很多学霸孩子宁肯放弃那些偏僻,没有人气的985、211院校,也要去一线城市上大学,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早晨看到了一篇某知名高校,以资源整合为名,准备举家搬迁到当地一偏远落后小县城的文章。评论者不一。看得出,多数人还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大概是拍脑袋的高校和某些政府官员吧!因为即使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小县城的人,总体还是不赞成者占多数。

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为谋求政绩,盲目大兴土木。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环境遭殃。好端端的城市被整的古不古,今不今,中不中,洋不洋。记忆里的家乡没了以前的模样,人们再也无处觅乡愁。不可思议的是,有些高校不学无术,竟然也凑热闹。到处扩建,到处吞并,到处建分校。各种原因,不言自明。全然忘了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忠告。

从院校自身建设来讲,一所好的院校,需要好的自然、经济、人文环境的支撑才会发展的好。这不是那些偏僻的小县城所能提供的。网上有一篇《几所处于尴尬局面的高校》,如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经济等原因,名气与实力逐渐不符,从而沦落到尴尬的处境中。那可是很好的例证。

最前沿的信息在最发达的城市,最优质的人才资源亦是在最发达的城市。大师首先是人,不是看破红尘出家在外的隐士。他们也需要在优质的环境资源中才能深造自己的学术才能。特别是,开放的世界需要开放的眼界、格局和心胸。现在的孩子,不是要他们躲进深山老林,修炼“九阴真经”。相反,要让他们张开双臂主动去拥抱多彩斑斓的世界,融入到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否则,“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人最初上的院校位处一所不大不小的城市市郊。相比有些高校还不算是最偏僻的。虽然通知书上写的地址就是某某地某某村。不看不知道,一看很无聊,学校周边一眼望去除了零星的几个村落就是庄稼地。所幸,还好,一条公交路线直通火车站,也算方便。问题是全封闭式的院校管理,几乎隔绝了与这所城市的交流。同学们如同进了修道院。加上那时还没有网络。几年下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与我们无关。除了学了些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每个人似乎都成了一个个机械的机器人。静听使唤。

参加工作后,很偶然的得到一个进修的机会,上的是上海的一所高校。时间不长,只有半年。且不说院校里的教授们教的如何好,眼光多么高。单是半年时间里,和同学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就已经不是单纯进修带来的收获多了。也许我本来就是个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出息不大。真的,对于自小生长在农村,几乎没出过远门,没走过多少城市的我,进了上海,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当然,我们不是惊羡于这所东方之都的高楼大厦和发展规模,更多是被城市优质的人文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所吸引。身处那种氛围中,会使人不得不考虑自身的提升。

记得雾满拦江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奥巴马他娘弄不明白,世界上有些极度贫困的地区,无论多么的勤劳能干还是无法脱贫致富。于是,她老人家只身深入到好像是印尼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当然,说是老人家,其实那时她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经过实地走访和深入采集数据,她最后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意思是当地老百姓之所以世代贫困与是否勤恳不大相关,而是与当地这个穷地方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大河里无鱼小河里干,你在一个没钱的地方怎么可能挣到钱。

同样地,一所院校到一个各种资源均匮乏贫瘠的地方,怎么可能有好的发展。仅仅光交通不发达,吃喝拉撒的不方便,就已经让师生们选择了远距离围观。不是迫不得已,谁跟你玩。城市发展的马太效应,无限风光,小县城的资源注定被大城市尽占。你还要逆潮流而走吗?

感谢光临谦益的小木屋!!


    关注 谦益的小木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