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Ready?

 

“Are you ready?x0a“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





听ta......





 


大家总是喜欢以回顾过去一年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年。

而我仔细回顾了一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LFL里收获了很多经验和知识,但也有不少失误。
有一次学生问我:“‘事情’是什么?”我一下子愣住了;

有一次学生对课内知识点掌握得特别好,讲完语言点后还剩一部分时间;

有一次课堂录音结束后,我发现软件出错,文件丢失了;

有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我上课总是在重复着“嗯……啊……好的……”

时间倒回到第一节汉语课堂,就是在差不多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与学生正式上课之前,我的内心无限紧张,用冒着细汗的双手在对话框里敲出了“Are you ready?”

这不仅仅是在问我的学生是否在电脑的那一端准备好了,更是在问自己。在不断总结我的种种失误之后,我更是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中庸》里有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问题事先没有做足准备,是一定不能够做好的。

没有根据学生情况把教案修改到位,准备好英文翻译,或是没有提前准备更多的讨论话题,即使反应再及时,课堂质量还是多多少少会被打折扣;没有在上课前将设备调试好,往往会出岔子;而工作上所有的“小情况”最终都反映出意志上的“I’m not ready yet”。
罗曼·罗兰曾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在众多面试者中,那些根据面试官人数和面试需求将材料准备充足并完好地将其呈现在面试官面前的求职者,往往更受青睐。永远不要觉得准备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充足的准备体现出的其实是你的态度。

后来在课前我会花大量的时间修改教案,设身处地地想学生可能会在哪个地方有疑问;由某个提问能够引申出什么样的让他/她感兴趣的话题;我会检查设备是否状态良好,网络是否连接畅通……在准备功课做足了以后,我的课堂就顺畅很多了。学生若是有疑问,我常常能够直接回答出来。我将“雨”和“雪”穿插在提问中,让学生最终分清了这两个词。在我用许多中国美食的图片与学生讨论“食物”时,我明显感到她说了比平时更多的话。而渐渐地,我上课不那么紧张了,也不再说“嗯”、“啊”、“额”这些词了。看到学期末学生给我写的感谢信,我想,那也许就是身为老师最想听到的话了吧……
            “你的意志已准备好了,你的脚步也就轻快了。”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赫尔巴特
当你在实际方面做足准备之后,你的意志自然也就准备好了,因为你知道,在可能出现的困难面前,你有对付它的武器。


 “Are you ready?”成为了我常常问自己的一句话。我希望听到自己内心的回答,就像海绵宝宝一样——“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N遍)”


    关注 LiveFunLearning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