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汇】曾经的渔火

 

我分明从父亲的眼睛里看到了那曾经的点点渔火,耳边又响起了他那永远也唱不完整的歌曲:“唱起母亲教我的歌,想起了家乡门前的河,清晨朝霞映白帆,傍晚夕阳送渔歌……”...



清凌凌的河水,弯弯曲曲由北至南,北接泽,南到海。落潮的时候,北泽的淡水溢起来,向南流;涨潮的时候,海水涌起来,河面宽起来,缓缓向北延伸。桃源河,它孕育了两岸千万的沟渠、池塘和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也孕育了我的家乡——桃源河畔的一个小村庄。

河两岸沙堤宽厚,两坡绿树成荫,小花、小草点缀其中,悠然恬静。堤顶平坦的白砂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夕阳西下,红红的晚霞漂在天空,映得水面泛出红色的涟漪,早出晚归的乡亲们干活回家了。从白堤,从石桥,从池塘边的小路,他们扛着铁锹,背着篓筐,或挑着几条用草绳串起来的肥美的梭鱼,或拎着一小堆四处乱蹦的小白虾。今晚平淡的餐桌上又有了新鲜的美味。
天色完全暗下来了,倦鸟归林,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后准备歇息了。各家窗户透出的灯光一个一个熄灭了。夜晚,乡村的野外宁静中透着热闹。水鸟啾啾,蛙声一片,水泽深处不时传来“扑通,扑通……”的水声,那是海鸭子在戏水捉鱼;远处林子里不时传来“咕咕,咕咕……”的叫声,那是野鸡妈妈叫小鸡崽睡觉了。这时,年少的父亲收拾好工具,悄悄掩上扉门,沿着池塘之间的小路,来到他白天就看好的一处地段。

这是一段边上生着水草的水沟,父亲在水沟下游选择了一块较窄处,在沟堰上蹲下身来,用铁锨铲土将水沟培得更窄;然后向泥中插入柳条做成门框状,撑上网兜,清澈的溪水经过网门向下游潺潺流去;接着,父亲把带来的灯笼点燃,挂在了网门的后边;最后,他习惯性地向四周打量了一圈,远处、近处,也断断续续亮起了几点灯火。每次做这些的时候,父亲总是轻松地哼着他久唱不厌的只会几句的歌曲“唱起母亲教我的歌,想起了家乡门前的河,清晨朝霞映白帆,傍晚夕阳送渔歌……”
这是父亲在网河蟹,一种全身除了腹部是白色、其它均为青色的蟹。它们在水中可是耀武扬威的大将军,喜爱亮光,也爱跟着水流成群结队地迁移。在没有污染的水域里,河蟹的繁殖能力很强。傍晚,人们完工回家经过河道,常常可以捕捉到爬上岸来的河蟹。父亲惬意地半躺到沟堰边的草地上,和暖的夜风轻轻地拂过脸颊,轻轻地摇动着挂在柳条上的那盏灯笼。丰厚柔软的青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父亲嘴里咬着刚刚挖出的芦苇根,吸吮着里面那甘甜的浓汁,眼望着星光璀璨的夜空,那少年的梦想,可是和这深邃静谧的夜空一样悠远?

“大将军们”果然不负父亲所望,它们一个个“义无反顾”地顺着水流向网门中爬去,前仆后继。父亲带着笑意,将满了的网兜拆下,换上另一个,然后将“大将军们”倒入口袋中。纵然在此时,它们依然你抱着我,我拉着你。
夜色越来越浓了,林中的鸟儿,水中的蛙儿也渐渐感到疲倦了,大自然真正地归入了平静,万籁俱寂。父亲也满载而归了,点点的渔火,慢慢地移向了夜幕下桃源河畔沉睡的村庄。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社会进步了,科技发展了,却越来越难吃到纯天然的食品。集市上有卖毛蟹的,却是人工养殖的,父亲直摇头说吃不出当年的味。昔日幽静的乡村,早已灯火辉煌;原本低矮的平房,也已变成高楼鳞次栉比;曾经的芦苇荡,被填平建起了一座座厂房。村庄更加热闹起来,却闻不到鸟蛙的吟唱,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看不见大雁的翱翔,满眼的车来车往。我分明从父亲的眼睛里看到了那曾经的点点渔火,耳边又响起了他那永远也唱不完整的歌曲:“唱起母亲教我的歌,想起了家乡门前的河,清晨朝霞映白帆,傍晚夕阳送渔歌……”

来源:哈工大(威海)报

文字:木三

编辑:宋京


    关注 工大小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