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君随笔」| 寺里年味

 

过年的欢喜,因为日常的平淡和远离。倘若我们每天的心都如同过年般的欢喜,每天的日子也如同过年般喜庆。...

“自己的身心虽已无所攀缘也无善恶的执着分别,但不可沉空守寂,仍需广学多闻、和光同尘待人接物、随缘利世无人无我,由此直达菩提无上正觉。”
--《净其初业修梵行》




第一次在寺里过年,清冷里透着暖味。

因为山高,大年三十了几乎没有什么外人上来。山下不时传来鞭炮声,告诉人们年到了。

厨房总厨玉师说,过年了包饺子吃。自诩为北方人会包饺子,就自荐去厨房帮忙,其实好多年没有过年吃饺子了。上大学时,父母提前退休回了南方,过年跟着父母吃的都是枕头粽子。久违的味道,不曾想有一天是在寺院里重温。

中午,厨房的大德们就开始准备各种素馅,皮是山下买来现成的,后来发现皮不够,临时加了一个卤面。

前一天心血来潮,说要做烙饼吃。小时候,记忆里都是下雨天或者天冷的时候,闲在家里,父亲就给大家做烙饼吃,自己在旁边打下手。其实就是父亲做好了,自己偷偷先趁热吃两张,然后心满意足的看着一张张热腾腾金灿灿的饼出锅,那时候觉得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现在早已想不起父亲是如何做的,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来,抓现成的几种菜剁成馅,又放了黑芝麻,跟面打成糊备好。那边香姐、顺丽、玉师把饺子馅已经弄好,大家一起包饺子,开心的说笑,不知不觉就包完了。下午在大殿的佛事是蒙山,预计5点多结束。厨房里大家开始商量着什么时候做比较好,太早就冷了,太晚又怕来不及。看到仁师出来了,大家又很紧张的说来不及了,玉师特地跑去观察还有多久结束。然后开始有条不紊的下饺子,下面。烙饼是在液化气上的锅里煎,一勺一个饼,用中火慢慢两面煎黄再出锅。第一个出来,让大家试吃,跟自己想的一样,放心了。



不一会,看到大家一路飞奔的来到厨房,有一种过年热闹的感觉。厨房外面大家热火朝天的吃饺子、吃面,忽然有一种家的温暖,这个点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了。烙的饼一出炉就被大家抢光了,继续一个一个的煎。这一刻的心很静,很轻松,又欢喜,惊讶于自己的淡定,仿佛时间静止了,就这样一张一张烙着,很幸福。突然明白了母亲在家操劳年夜饭的心情,她应该也是怀着欢喜的心在做吧,看到大家吃得开心,自己也会由衷的欢喜。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一顿年夜饭,也不曾体会这中间的心境。舍与得之间,如此微妙,只有自己体会了才真正懂得。欢喜缘自舍离。



仁师端着碗说预定下一个饼,不由得笑起来,跟以前自己等父亲的饼一样。一大盆面糊烙完,大家也吃完了,剩下两个自己吃了一个,还有留的两个饺子,配上一碗饺子汤。有史以来最简单的年夜饭,却是感到最美味、最满足的一次。

饭后,大家说去茶室聚。过年期间,山下许多师兄做佛事,新年祈福,在课堂帮基师、怀师写通书,整理名单,厚厚一叠弄完已经快九点了。大家到茶室喝了一道茶,聊了一会天,谈谈法的体会。没有春晚的陪伴,错过抢红包的机会,心里没有一丝遗憾。年或许就该这样过的,每天的日子没有差别,不一样只是我们的心境。过年的欢喜,因为日常的平淡和远离。倘若我们每天的心都如同过年般的欢喜,每天的日子也如同过年般喜庆。



回到宿舍,却无法入眠。这么多年习惯了守岁,都是等到凌晨才睡。起身翻看师尊的书,心里又感慨一翻。2016年真的过去了,时光快得来不及回味,就从指间溜走了。大殿敲响了零点的钟声,2017年到了。合上眼,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感恩师尊!

感恩一切的一切!

后记:一口气写完,觉得毫无章法,却是最真的体会,不一样的日子,以为记。

娑婆君写于 

2017年2月4日



书院活动及课程信息

「绕梁书院」| 2017年2月活动及课讯「绕梁书院」公益邀约| 读书.静修

「绕梁.成人国画课」| 写意花鸟 闲情逸趣

「绕梁.书法入门课」| 静静写字.慢慢生活

「茶道初阶课程」| 泡好一杯茶

「超美视频」| 22点TV采访:关于茶、茶道、茶人

更多关注,请点击最左下方“阅读原文”。



一事铺子


当下的日子
一器 
一物 
一茶 
一书 
一曲 
一心 
一味
......
  • 关注“绕梁书院”微信公众号,请点击题目下方“绕梁书院”,选择关注。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绕梁书院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


    关注 绕梁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