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降临》与非线性的宏大幸福

 

为了一刻宏大的幸福喜悦,你愿意放弃什么?...



科幻题材是不是哲学的最完美载体?我想有可能是这样的。所谓科幻,“科”是定语,“幻”才是中心语。而如果被俗念所纠缠,思想无法进入“幻”之领域,则很难触碰到哲学的星光。

《降临》由于其原作《你一生的故事》的语言学背景,被很多人称为软科幻,还有所谓的科幻写手批评其作为科幻作品不够严谨,设定不够精彩。严谨程度且不论 ,但我觉得只顺着文艺作品的子分类空洞去窥视,视野难免狭窄偏颇。本作没有任何穿越,所以对“时间”这个概念的利用是有新意的,也可以说是在交流跨次元的时间体验。至于落到电影中,本片的改编完成度几乎超过所有人的预期。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电影的视角、色彩、节奏、镜头、剪辑、特效、音乐都及其冷静克制,同时也自然展现出一个优秀科幻电影应有的距离感(无论是外文明题材、机器人题材或是末世题材)。经典神作《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都有这个不可或缺的共同气质。再加上其借“语”言“哲”的深邃内涵,仿佛无数齿轮咬合转动的精巧机关,《降临》才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惊喜。

但以上都不是我最想说的。

我要说些什么呢?

同步的、并存的时间感知方式,目的论的现象阐述逻辑,七肢桶外星人的这些特点,让我想到了更多言语以外的东西,例如:目的因。

“苏菲,你认为天为什么会下雨?不用说,你曾在学校里念过天之所以下雨,是因为云层中的湿气冷却凝结后变成雨滴,然后受重力的吸引,降落在地上。对这个说法,亚理斯多德应该会点头同意。但是,他也会补充说你只提到其中的三种肇囚。“质料因”是在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主动因”是湿气冷却,“形式因”则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会降落地面。不过假如你只提到这三者,亚理斯多德会补充说,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因为植物和动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长,这就是他所谓的“目的因”。因此,你可以看出来,亚理斯多德赋予雨滴一个任务或“目的”。”

在我的个人哲学中,人之所以充满痛苦,是因为无法发现更高等的幸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没错,但也是在比较本能的前提下阐述的。当人被自己最直接的感受所蒙蔽,以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为准绳,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顺心”或“不顺心”的念头,且由此定义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无暇顾及或高或远的其他。

我觉得,想要打破这个藩篱,需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的因”,而且是超脱于个人趋利避害本能之上。无论任何事,当心中有了珍视的目的或状态,那么过程中的一切都变成了风景,只要在路上就是值得珍惜的。当立足点超越了个人最低级的喜怒反应水平线,才会有余力去发现更多风景、视野、价值、学问等往日难以触及的波段。将自己投身其中任何一个美好,可能都会幡然,曾经的苦恼真可谓是庸人自扰。此刻,取而代之的收获就是我们称之为“智慧”的东西——本能人人生来就有,而智慧正是为了与本能抗争、让人在社会(而非丛林)中变得更怡然(而非碌碌)的最好武器。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也是同理,当然这已是人在人间最完满最通达的状态,若能捕捉到一星半点,也足以受用无穷。

武器,weapon,这不也正是七肢桶在《降临》中所用的词汇么?不得再次感叹本片对基于实体理性的虚无概念的展示,比如“非零和博弈”那一段,传神地刻画出语言能指与所指互相探寻的过程,堪称妙笔。我也心有戚戚焉,仿佛这一刻,非线性的时间感知能力、哲学、语言学、翻译这几件事都带着各自的色彩滴入了同个培养皿,再也不分彼此,仿佛本是一体。
当然,与大幸福相伴而生的,就是大悲伤。在这个星球上,把这个道理阐释的最为淋漓尽致的可能要数俄罗斯的艺术家们了。

而且,大喜悦和大悲伤,也许同样以1:9的形式存在着。

但我愿意面对。


    关注 再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