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传承中国年……...



年味儿
又一年除夕,每个人在抱怨着过年没意思的同时,又在期盼着儿时年味的回归。儿时过年的情景,又不断在脑中萦绕,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回忆了,而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怀。

依然记得那时候大人们一定会早早的给孩子们买好里外上下全新的衣物、鞋袜,在初一那天早上焕然一新。而小年一过,母亲便会发动全家来搞一次大扫除,扫屋顶、擦窗子,里里外外的把家里打扫一遍,就算孩子们帮不上忙,也得跟着忙活着,递个扫帚,洗个抹布什么的,为的是让家里干干净净的迎接崭新的一年。



三十那天清早,会熬上一大盆浆糊,大人端着浆糊挨个屋子的门用浆糊刷上一遍,而孩子们则爬上爬下将春联贴上,而这种浆糊会把春联贴的特别瓷实。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左上联、右下联、横批落上方、福字摆在正中央,而这个福字一定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最外面的大门则要在左右两侧贴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门神,威武霸气,用来镇压邪崇,保全家平安。



除夕夜那晚在即将敲钟之前,大人们会准备好热水给孩子们泡脚,然后穿上崭新的袜子。钟声敲响后,孩子们会给长辈们磕头要压岁钱,然后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年夜饭一定是这一年最丰盛的,而饺子会成为孩子们的焦点,为了吃到一个带钢镚的饺子会吃到撑得起不来。有些时候过年也会在饺子里会放入其他一些东西,如豆腐、锅底灰等等,都是代表对新一年的寄予。

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为的是熬一宿来守岁,对于那些熬不了夜,早早睡下的或者初一起得晚的,我们总要给予深深的鄙视。

大年初一,大人们早早的起来忙活着包新一顿的饺子,孩子们会拿好鞭炮随时待命,炮声响起便在院子里大呼小叫一番。早饭过后,就要开始串亲戚了,大人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的上门拜年,在路上遇见相熟的人也要问候一声“新年好",这就是儿时年的习俗。



而今……全年无休的超市,让我们渐渐放弃了囤积年货;除夕仍然营业的酒店,让我们不再为了年夜饭而忙碌;没有了对新衣服的期待,没有了坚持熬夜守岁愿,也没有了一家人围在电视旁对春晚品头论足的情景,而更多的是没有了那一份对年的期许,对团圆的渴望。

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真的只是年夜饭没有了吸引力,电视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么?一群人围着桌子低着头对着手机,满桌子的菜都无人拿起碗筷,年越来越不像年了。而笔者看来,年味是在我们不断简略年的步骤后,味道才越来越淡的。



年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人最珍视的节日,它象征着团圆,是每个人记忆中的最独特味道。

今年我们不妨放下其他琐事,领着孩子和爱人带着儿时春节的仪式感,重新走一遍。从小年开始“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烧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祖祭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在过程中诉说年的来历和意义,在行动中让孩子体会真正的年味儿,也拾回我们久违的年的味道。

年,传承了中国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期盼,虽然现在过年的形式在变,但年的味道却没有变,那就是一家人团圆的喜悦。让我们一起将年的习俗传承下去,传承这个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对美好明天的祝愿。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并删除。

作者简介




    关注 林家大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