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记

 

游园记...

点击上方「陌上书会」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编者按:2016年9月陌上书会与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联合举办了《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湿地,你我同行”文学作品征文大赛》。本次比赛围绕赞颂湿地公园美景、讴歌大自然;抒发湿地与人类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宣传湿地公园建设效果以及兰州新区生态建设成就;讴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者;表达参加本次活动感想等几方面内容展开。2016年9月10日,来自陌上书会兰州站、白银站、临夏站、张掖站、武威站的百名书友共同游览秦王川湿地,感受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用真挚美好的情感汇聚成46篇征文,涵盖了诗词、散文、随笔等多种文体,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佳作。本期微信公众号,我们推送获得本次征文大赛部分作品供大家交流学习。

游园记
文 / 杨海林

不大熟悉兰州的人,提起秦王川估摸会有些陌生,而熟悉兰州的人自然知道,这是兰州的新区所在。但说起秦王川的国家湿地公园,恐怕很多熟悉兰州的人都会感到诧异:曾以干旱少雨闻名的秦王川,能捣鼓出来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要说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咱们得先把秦王川掰扯清楚,免得看到后面犯迷糊。

秦王川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是兰州市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说起秦王川名字的来源,得追溯到隋朝末年。当时秦王川名为晴望川,时值天下大乱,几十路诸侯纷纷举兵,西秦霸王薛举在兰州起兵造反,定都兰州,而晴望川是薛举的屯粮之所。

当时的晴望川雨水充足,远山树木,绿意莹然,地形又是一马平川,晴日远望,景色如虚如幻,美不胜收,故名为晴望川。薛举虽为西秦霸王,做事并不霸道,对百姓还相当体恤,每有灾情,常开仓救济,人们为了纪念他,故将晴望川改名为秦王川。

当然,这个故事有很多值得质疑之处,也有可能“晴望川”与“秦王川”读音相近,久而久之,晴望川就被叫成了秦王川。但无可否认,因西秦霸王而得名,比“谐音”或别的理由要精彩得多,也更让人对此兴趣盎然。虽说不是卖古董,但好的故事,无疑可以提升一个地方的人文价值和传播途径,既然如此,我们也就自然很乐意赞同西秦霸王的故事了。

那时的秦王川,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不止适合屯粮,更是金城的后方粮仓,每年的产粮,足可为薛举立足金城提供粮草保障。遗憾的是,随着沙化肆虐,风沙侵袭,一千多年来,秦王川的植被逐渐遭到破坏,降雨量愈来愈少,最终由一个物产丰富的粮仓,变成一座干旱寂寥的荒原。

正因为此,在秦王川平空出现一座国家湿地公园,才会让人感到震惊。其实,为了充分利用黄土高原上这块平缓的土地,早在1976年,国家就启动“引大入秦工程”,将水资源丰富的“大通河”之水引入秦王川,该工程历时39年,已于2015年全面完工。由此,近百万亩的农田得到灌溉,秦王川两千年前郁郁葱葱的景象又逐步出现在人们眼前。

唠叨至此,了解秦王川地貌的人,对秦王川湿地的形成,心里可能已有谱了。没错,秦王川呈盆地状,灌溉农田的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又在地下由高处潜流至低处,在低洼处渗出地面,最终竟形成一片达几千亩之广的湿地。这片湿地,经过人工的引导和治理,就变成了如今湖水澄清、水草丰茂的湿地公园。

秋游湿地公园,微风吹动苇丛,苇叶沙沙作响,湖面波光荡漾,彼时彼景,一时竟让人不知身在何处。沿着园内的木栈道漫步,尽可观赏小溪里的野鸭玩水嬉戏,成群结队的野鸭怕是有几千只之多。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水鸟,“扑棱棱”地从芦苇中飞起,低低地从你的头顶掠过。

即便在兰州的黄河边,也很难见到这么多的水鸟。园内水鸟之多、之大,让久居西北的兰州人莫名地惊诧和兴奋,像置身于海上某座不知名的小岛,处处充满野性和生机。

说不完园内一片片清澈的湖水,幽静的石子小路,汩汩流动的溪水,雅致的木栈道,更道不尽茂密的红柳林,高耸的观鸟塔,从你脚下排队游过的小鱼儿,及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单只让你沉浸在这远离尘嚣的空气之中,便足以让你觉得神清气爽脱胎换骨了。

这片湿地,妆点了我的眼睛,也将净化你的心灵。



【书会宗旨】

推广“全民阅读、终生阅读”的理念,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您可通过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陌上书会

微信公众号、加入陌上书会 QQ交流群,

或直接搜索加入:

微信公众号:moshangshuhui

微 信 群 号:zhuzhu416075

QQ 交流群:565693929


    关注 陌上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