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

 

“心”动王阳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

“心”动
王阳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被奉为王阳明的经典话语,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境”。花是花,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盛开。不看时不知道花瓣的数目以及花的颜色,因为此时的花是你“心”外之物。当你看到它的时候,知道了它的特征,花就不再是“心”外之物了。在一定的时间内你都会想起它的摸样。

作为精通儒、释、道、兵的王阳明来说,将各家所长融合并取之精粹,心学也因此而产生。一心想成为圣人的王阳明在传统读书人的教条中研习儒家思想,又觉得老庄之道可以遵循,也与高僧大德参禅论道,在被贬谪龙场后于石洞中捂得真理——心为身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马克思哲学有两大派别,一是唯物派,一是唯心派。不能说唯物是正确的,唯心是错误的,也不能说唯心正确唯物是错误。

唯物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打个比方说,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石头、树木、房屋、电视、手机等。因为可以触摸得到,才是真真的存在。唯心认为精神第一,物质第二。所有的东西都是因为你认为它的存在而存在,只有你认为或是你的意识觉得它存在。可能很多人会不解。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老师将两个杨桃放在桌子上,我在“我”的角度看来像是一个五角星。杨桃还是那个杨桃,而我为什么看到的却是五角星?那就是因为观察的角度,在“我”所处的“角度”上第一意识就是一个五角星。再举一个例子,《列子·汤问》中有这么一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一曰日出近日中远,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一曰日初远日中近,日初出沧凉,及日中如探汤(汤:热水)。孔子不能决。小儿笑曰:“谁说汝多知(智)乎?”这就是“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太阳还是太阳,只是看到的人通过眼见与感知觉得远近而已,其实是“心”觉得远近罢了。

在佛家中有这么一则公案。六祖慧能法师行至一处寺院,听见一僧人说“风动幡动”,又听另一僧人说“幡动而知风动”。慧能法师却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在认为风动还是幡动时,你的“心”已经先“动”了,“心”“动”了才觉得风动幡动。

现在的人们很难把持住内心不“动”,总是被万千世界中花红柳绿的外物所吸引,只要“心”动了,烦恼忧愁也随之而产生。有一个很好看的包,可是买不起;同事又换了新房子、新车子,我也想换;我男(女)朋友不理我了,是不是不爱我了;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现被领导夸赞,兴奋的不能入睡。“心”动了才会被外物吸引。

我很喜欢一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不讲前半句,来说一说水无常形。我们知道水的三种形态:液、固、气。但我会把它们分得更细:固态为冰,小冰为雹;液态为水,小有涟漪,中有清波,大有涛。同样是水,却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界的力量变化,就像我们的“心”一样,随外界的变化,五感六识的变化而变化。再用水作比喻,我们的“心”是平静的,以致于可以像镜子一样映射自己,遇到烦躁不安时“心”就变成冷的冰雹,说话做事容易伤人;遇到愉悦高兴的事时“心”就热的想汽一般,给人湿润温暖的感觉,但如果热情过度,也会伤人伤己;最好是“心”不“动”,一直照着自己(行为映射内心),但这是理想中的存在,偶有小小波动,只会产生小小的涟漪,很快就可以平复,也不会导致行为的失态。

我将公众账号命名为“心境如水”也是希望“心”可以像镜子一样映射自己,自己的“心”可以不被外物所扰。

如果所有的“心”都不“动”了,那所有的人都成了不吃不喝不眠的“圣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句鼓舞人的志气,增加世人向目标(圣人)前进的动力。犹如平静的水面中央漂浮着一片树叶,而此时泛起轻轻的一个涟漪(心动),树叶就会被推动,到达彼岸。这是正能量的存在。

希望大家不要被虚幻的外物扰乱了内心的平静。心不动,万物方静。

2017年2月9日


    关注 心境如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