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掠过夜色,我走向你

 

北山瘦硬,南水丰软。西北美食帖。...



良久未见。

2016年底,我们都走到了未来的分叉路口,2017年,选择其中一条义无反顾。愿你们每个人踏出那一步后都不回头。

年底去找闺蜜,从南到北,穿越大半个中国。出发前,我妈千叮咛万嘱咐,我爸一路猛踩油门,我卡在最后一分钟跳上动车。

北方确实如我爸所说,很干。迎面的风扑在脸上就像长着硬茧的手掌在摩挲,它锐利,粗犷,直率。北方人也是这般。街上车水马龙,人影散乱,很多戴着回回帽的男人和裹着盖头的女人与我们擦肩而过,虔诚的信仰在眼里流转,落在心头。

本想去敦煌看壁画,去青海湖绕上一圈,但北方的冬天实在冷,加上舟车劳顿,我们便作罢,转而选择了西宁。

北方的冷像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欲望,难以抗拒。大概是我体质偏热,并不惧寒,抵达兰州的第一晚并未被它的冷唬到,甚至褪去了一件加绒打底衫。

友情提示:前方画风突变,将有大图出没,准备好白花花的流量。(技艺不精,图依旧很大……)

金牛街的牛奶鸡蛋醪糟很浓郁,醇柔的牛奶里飘散着朵朵蛋花,再漂浮几撮芝麻、葡萄干和干果仁,一勺入口,舌尖上绕满牛奶的温、蛋花的软和果仁的脆,左手再抓一只嵌满瘦肉丝和青椒丁的肉夹馍,门外寒风肆虐,眼前春意正浓。

西北的烤串才叫烤串。

闺蜜大学周边有很多清真烧烤餐厅。烧烤架对着大街敞亮,回族小伙娴熟地翻烤,牛肉丁呲呲地欢腾,孜然在空中尖叫。一盘喷香的牛肉串在眼前搔首弄姿,口水难以抑制。用纸巾擦去银签的上半部分,咬一口最上面的牛肉,一股霸道在嘴里闯开。瘦肉有劲,带着特有的拔丝感,孜然和辣椒随着咀嚼蔓延齿间,提溜滑过喉间,舌头仍意犹未尽。我历来不吃肥肉,但牛肉串中的肥肉丁却让我魂牵梦萦。咬下一块,明明油溢到了唇口,却丝毫不腻,而是一道温柔的抚摸,软糯的触感遍布口齿,调味恰到好处。



我现在都没弄清楚土豆到底算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特产。北方也叫它洋芋。闺蜜说,兰州人很喜欢吃土豆,几乎各种菜里都会加上土豆。我听完觉得自己很有成为北方人的潜质,我挺喜欢土豆。

先吃到的是烤土豆片。特别的辣。我也算挺会吃辣的南方人,但着实甘拜下风。拿起一串土豆片,金灿灿,撒了两面均匀的调料,第一口很惊艳。很脆,这种脆是沙沙沙的脆,薄片已经烤熟,但你能吃出土豆的水分感,仿佛它刚被水灵灵地洗过。虽然很辣,但若去掉这份辣,土豆片也便少了迷人的滋味,这辣并不是撒上去,而是烤进去的,渗入土豆片的每个缝隙,成为它的一部分,它,非辣不可。

然后我吃到了西宁美食街上的土豆饼。土豆饼和圆滚滚的油圆们放在一起卖,我很好奇这个“纵横交错”的东西为何物,店家兜开了袋子热情地告诉我,这是土豆饼。饼很干硬,炸得非常蓬松,表面的红是以辣椒为主的调味料,但辣的味道并不明显。我是在西宁的刺骨冷风中啃下的第一口,它还原了土豆最纯的本味,香气很接近薯条,不过真的很干。

第四天我们慕名寻到了马三家,一家位于小巷子里的店,不太好找,但值得千方百计地找。马三洋芋片被央视采访过,店里有不少匾额。他家的洋芋片便宜得离谱,4角一串,一串有三大片,10串也才四块钱。窗口里的厨师手如翻花,从小山似的土豆片中一抓十串,精准地往拌好的酱罐里一浸,洋芋片上涂满滑溜溜的酱汁,扑哧就跳入了碗中,一气呵成。酱汁看上去很重口,其实并没有那么辣,往上面浇些醋,夹一片洋芋入嘴,我的脖子禁不住哆嗦了一下。

这真是直击灵魂的食物。

兰州最出名的应该是拉面了。

北方人都喜欢吃面,面的种类也很多。堵在柜台前点餐的时候,我分不清点餐员描述的众多面条,于是挑了种勉强认识的细面。闺蜜说给面配上一碟肉和鸡蛋,就叫“肉蛋双飞”餐,很有趣。北方很少能看见如此生机的绿,因此葱备受圣宠,然而我惯不食葱蒜,用筷子拣了大半碟,估计会被收拾人员鄙视。面汤非常好喝。一方面是由于加了调味,另一方面是汤头本身入味,汤头决定了一碗面的质量,会增加面条的魅力。我一口气喝下大半碗汤,牛肉的温柔感拥抱着我。



最后讲讲清新的美食。德禄酸奶。

德禄酸奶是在西宁的莫家街上找到的。一罐一罐包装好排成排出售,其貌不扬,味道出彩。酸奶上面的包装不好撕,加上当时手被冻得失去了往日的灵活性,两人半天才撕开。普通盒装老酸奶的相貌,表面盖着一层纤薄的蜂蜜,勺子舀出一小块,细腻若云。入口后,浓烈的奶香冲击着口腔,舌头被迷晕,真有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



美食就更这么多吧。

很久没码字,希望你们依旧爱我。

要快乐。


    关注 风吹过的路依然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