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and Take——我的软技能提升书单

 

申请商学院的软技能从何提升?好书看这里!...



文:KarenLin

申请商学院时,总是听人说软技能很重要,那何为软技能,这种技能又从何提升?欢迎继续关注Karen老师的好书推荐,(点击这里回顾上一期),今日的上榜书籍是“Give and Take”.

Give and Take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

by Adam Grant

今年即将36岁的Adam Grant 是Wharton最年轻的终身教授,Harvard本科,三年即获得我校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40 under 40”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年轻人之一。Sheryl Sandberg和他是好朋友,不仅为他的第二本书(我之后会介绍)写序,俩人还合著了一本关于resilience的新书,名叫Option B,即将于今年4月左右上市。

在我校密歇根大学求学期间,Adam师从拥有文理学院心理系和Ross 管理系双重师资的Jane Dutton,她和另外两位非常有个人魅力的教授Robert Quinn和Kim Cameron一起创建了Ross著名的Center for Positive Organization(Adam现列席其advisory board),基于积极的理念改变组织,10几年来已有很多详实的研究成果。Adam的研究领域也受到了Ross另一位教授Wayne Baker(我之后也会介绍他的一本书)的影响。他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关于奉献与接受的小组活动“Reciprocity Ring”就是Baker发明的。



我最早开始看这本书是2014年,当时已经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第7年。这个职业要求我必须充满爱心,不断“给予”。我乐在其中,但也因为不擅长say no,经常处于overloaded的状态。和business people相处久了,有时会对人性中的真善美失去信心。这本书就像一剂清新可人的解药,让我获得继续坚持做自己的能量。Adam本人也是个giver,他了解giver的弱点,因此给出的建议非常实用。重新捡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找暑期实习,他关于ask for advice非常有开创性的分析帮助我鼓足勇气给10多个陌生校友打了informational call并最终借此争取到了offer。

Adam把人主要分为三类:Matcher(回报者),Taker(掠夺者),以及Giver(给予者)。研究表明,最成功的人往往是giver,但同样的,职业台阶中最底层的人也是giver,他们与中间层的matcher和taker组成了类似三明治的结构。
Matcher


传统“互惠”理论的代表,通过“交易”追求自我与他人利益的平衡,只帮助那些帮助过他/她的人,付出不会多于所得,付出后也一定会索要对等的回报。
Taker
利己主义者,追求个人的优秀,即使结交朋友也是为了获得认同或影响力。这种人的价值观中比较重要的因素通常是:财富(金钱、物质、领地)、权力(支配、控制他人)、胜利(超越他人)、享乐。他们通过权势来影响他人,希望被人看作是强大、坚定、自信的。他们认为成功是一种“零和博弈”——只有我拥有更多的权势,别人才能获得更少。因此他们从不帮助他人。他们只获取不付出,认为付出是软弱和幼稚的表现。他们还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给自己的行为创造合理的借口。偶尔他们付出,多半是在公开的场合,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而为之。然而他们是短视的——他们的自私迟早会损坏他们的名声,摧毁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到处树敌,因此即便他们成功的时候,人们也会希望找机会将他们击败。
Giver
愿意不求回报地给予,能帮则帮,即使对陌生人也如此。这种人的价值观中比较重要的因素通常是:帮助(为了他人的福利)、责任(成为可靠的人)、社会公正(关心弱者)、同情心(回应他人的需要)。他们能够影响他人是因为受到尊敬和欣赏,有良好的个人声誉。对他们来说,成功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分享信息,提供帮助,主动承担棘手的任务,因此总是能不断获得支持。他们愿意看到他人的潜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增强他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形成连锁反应,让自己的成功同时也能促进他人的成功。他们也愿意信任他人,对他人的意图保持乐观的态度,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也因为他们没有树敌,成功往往更加容易。他们拥有广泛的朋友和同盟网络,建立这种关系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长远而言非常有利。当他们成功的时候,人们总是为他们喝彩。

Giver通常用一种“无力”的的沟通风格和他人交往,实际上这反而一种有效的建立声望的方式,特别是在自己没有实权地位的时候,表现不确定、脆弱、试探的一面有利于说服他人,如果生硬地想要展示“强大”、“处于支配地位”则会适得其反。
Giver为人热心,喜欢给予他人建议。同时,Giver也应该积极向他人求助,不要担心提出问题是否会给他人制造麻烦,相反,这是对他人观点的尊重、认可,可以满足他人的自尊心,大多数人倾向于支持我们,以回报这种好意。实际上,Taker也愿意提供建议,因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只考虑熟悉的人,因为他们很有可能跟我们在相似的圈子里;去寻求一些“弱关系”的人的意见,往往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有创意、更多样化的信息。

Giver的主要问题在于太过信任他人、太容易同情别人,以及太胆怯。由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他人的事情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满足所有的需求,效率也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无条件的给予导致burnout或被利用,Giver应该科学地分配付出的时间和数量,适时为自己争取利益,将自己的身份视为一个“代理”,为和自己价值紧密相连的其他人而发声,就会变得更果断。例如将家人的需求作为与公司谈判薪资的缘由之一,这表明自己愿意保护他人的利益,那么将来也就很有可能为了公司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Adam在近期的一个 Ted Talk上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更新,教大家更科学地辨别giver和taker。很多人认为giver的标志是和蔼可亲凡事好商量,而taker的标志是爱挑剔脾气差,实际上这只是个性当中agreeableness的区别,和内心的意图未必相关。一个agreeable的人可能是个taker,只是伪装成老好人而已;同样的,一个disagreeable的人也可能是个giver,他们不是那么好相处,有自己严格的判断标准,但心里却是有他人有大局的。这种人在组织里往往被误会被低估,学会认出他们,把他们放到正确的位置,将是对组织目标大有裨益的。




扫描二维码

进入Ted Talk
这本书的中文名被翻译为《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着实夺人眼球但不符实际。Wharton并没有这门课,Adam本人现在也已经极少讲课,只辅导一些leadership相关的independent study。与其这着本书讲的是“成功学”,我更buy in它是关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之道,关于如何平衡利他和自利之间的关系。书里的理念在以强势文化为主流的美国仍有争议(之后我会介绍一个Stanford教授的书,观点就截然不同),但大量的研究和实例能够让浮躁社会中仍然愿意但行好事的Giver在学术的角度获得慰籍,也懂得更科学地去付出。就像作者说的:By shifting ever so slightly in the giver direction, we might find out waking hours marked by greater success, richer meaning, and more lasting impact.




作者简介

Karen Lin
  • Michigan大学教育学硕士
  • ChaseDream资深培训师、MBA Workshop讲师 & mentor;
  • 从事顶尖商学院申请咨询9年,成功辅导过600多名学生,大部分进入全美TOP20商学院;
  • 独家采访包括Columbia、Chicago、Cornell、Duke等校的多位商学院招生官,倡导“知己知彼”的申请理念;
  • 《ChaseDream美国顶尖商学院指南》作者,读者超过30万;
  • 《华夏理财》杂志商学院栏目特约供稿人。
如果您有MBA申请中的疑问,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提交报名表,我们将有专业的咨询老师为您提供免费咨询。Karen老师也在200多名ChaseDream Mentor Pool里等着你哦。
ChaseDream MBA申请咨询
免费电话: 40000-DREAM (37326)(工作日09:30-18:30)

直拨电话: 北京及其他地区010-56733007,上海021-63233723

Q Q咨询: 139067670或139367670

线上咨询: 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启思逐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