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记】周末日记

 

文字是有温度的,可以用来彼此问候与温暖。...



点按上面的蓝色字即可关注

微信号:Vdong-li

致谢刘惟蓝先生书题“东篱记”!
正月十六,星期日。

阳光依然如昨日般明媚,毫不吝啬的将熠熠光辉和温暖,透过玻璃门窗送进了屋里。

我有些愧疚的拿起购买许久却迟迟未读的《查令十字街84号》,窝在可与阳光相伴的地方,享受阅读的恬静和愉悦。《查令十字街84号》看上去比一般图书要小一号,显得很精巧。以奶黄为底色的封套上,印有一帧古旧沧桑又英国味十足的街边书店照片。内页纸张质量很好,也很厚,常在翻页时要端详一下是否翻了两页。
这本书由作者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职员的通信集组成。

书信的一方,穷困潦倒却嗜书如命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因不堪忍受纽约昂贵、庸俗的新版书,按照报纸广告推荐,写信到大洋彼岸英国的马克恩与科恩书店,希望购买绝版旧书。她很快便获得英国式礼貌而认真的回音。

书信的另一方,主要是马克恩与科恩书店严肃古板(其实很幽默)、但很专业的职员弗兰克·德尔。

书信开始于1949年10月。

好故事,未必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海莲不断开出她所需要的各类离奇古怪的绝版旧书清单,弗兰克总能帮她找到,且细心为她留意不同版本,推荐她有可能喜欢的其它新发现。

彼此的信任和欣赏很快建立。

美国人的“大条”和爱开玩笑与英国人的绅士和严谨,可在书信中意会到许多趣味。

彼时,英国正处于重建时期,物资匮乏。海莲开始经常给书店的人邮寄整箱的鸡蛋和大块大块的火腿。海莲在信中写道:隔着汪洋,我在美国此端遥寄我对你们的祝福----“美国”,好一个“坚定的盟邦“!当她一掷千金帮日本、德国从败仗中”复苏“,却眼睁睁看着英国同胞饱受饥馑之苦!皇天为证,总有一天我要亲自去英国,当面为她向你们道歉。(等我回国,我会叫她加倍向我赔罪)…….

她的善举获得书店员工包括弗兰克家人的感激和尊重。弗兰克太太专门请邻居,一位擅长手工的八十多岁老太太给海莲做了手工桌布……..。

书信往来开始从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扩大到海莲和书店员工以及弗兰克一家人之间。

书信内容也从最初的订书、找书、寄书扩展到相互发牢骚、扯家常。书店后来甚至为海莲预先邮寄她想要但暂时无力支付的图书。

但海莲也会为书店某次寄来“不合意”的书或迟迟未收到想要的书而“大发雷霆”,写信称对方“汝等无赖”,问,是不是成天都没事干?是不是都窝在店里头看书而没好好做生意?

但无论怎样,友情和温暖在成年累月的书信往来中缓缓流淌。

海莲一直在为梦想的英国之行努力攒钱。隔一段时间,总不忘给书店寄些英国紧缺的食品。虽然自己一直过得很拮据。有一次书店的女职员还惊喜的收到来自海莲从天而降的丝袜。(那时的英国,丝袜居然是女士们见不到的奢侈品)。

弗兰克给海莲的信中写道:“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回报您对我们的不断付出,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当您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期限的住宿”。

..........

一晃,时光已悄悄走过二十多年。海莲的英国之旅始终未能成行。

在通信短暂中断后的某一天,海莲收到来自英国的信,获悉那位经常被她调侃、“敲打“但从来都温文而雅、已然成为朋友、长得帅帅的弗兰克已离开人世…….

突然,感觉眼睛有些微热起来……..

正如梁晓声所言:“文字是有温度的“。

我放下书,挪动了一下好久没有动弹的身子。

不经意抬眼间,却蓦地看见正前方天花板上,有一个心形的光影!天哪!



我歪了歪头,又挪了挪身,试图弄清它从何而来。我动,它也动。可我身上并无任何可反射发光的物件啊!于是带着疑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刻的奇妙。

我愿意相信,真实存在的查令十字街84号,至今仍在英国伦敦某条街上,散发着古旧木香、书香的味道。

我也相信,虽然海莲已于1997年去了天堂,但仍记挂着那间她“亏欠”很多的,活脱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的书铺。
我更愿意相信,此刻神奇显现的充满爱意的心形光影,是海莲·汉芙小姐从天堂发出的一封信,而我,恰好正神游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

多年前,我曾到过伦敦,可惜那时还不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若再有机会去,一定要在它的门前,为一段传奇静默!

后记:

《查令十字街84号》,译者:陈建铭。此书被誉为“爱书人圣经”,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它。书店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从此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还有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


    关注 东篱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