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周生态林讯速览

 

纵览林业实事。聚焦新闻热点。...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国家林业要闻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调研首都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中国林业网2月24日讯 


2月20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赵良平一行到大兴区造林地块,实地踏勘并检查指导春季重大义务植树活动筹备情况。首都绿化办副主任廉国钊及首都绿化办义务植树处和大兴区绿化办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
在听取了首都绿化办、大兴区绿化办的工作汇报后,赵良平对两级绿委办在前期地点筛查,造林地清理保洁,作业道路整修,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作出的工作给予肯定。赵良平强调,造林地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利势,不要进行的大的土地整理,要选择耐旱、抗风,适应沙荒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栽植苗木规格一定不要太大,杜绝大树搬家的行为;活动仪式要俭约朴素,要积极做好和中直机关绿委办、中央国家机关绿委办及交通、外事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活动谋划周密,如期举办,圆满成功。
治污减霾,看看林业功效有多大?
——陕西林业治污减霾功能年总价值量相当于全省GDP近三成
中国林业网2月24讯
森林净化空气,结果如何量化?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2016年陕西林业治污减霾功能年总价值量5372亿元,相当于2015年全省GDP的29.6%。全省森林、湿地年滞纳大气颗粒TSP、PM10、PM2.5分别为13744万吨、31万吨、10万吨,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1338万吨和2927万吨。

近年来,陕西着力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战略,围绕森林清肺、湿地强肾、治沙防癌、增强免疫,开展了治污降霾林业行动,成效正快速显现。

扩绿清肺,年均营造林400万亩。

在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陕西着力推进关天、陕南和陕北三大森林城市群建设、重点区域绿化和关中地区“百万亩森林”工程,年均营造林400万亩以上,万里绿色长廊建成7500公里,陕西绿色版图北进400公里。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全省森林年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476.2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536.9亿元、固碳释氧价值1188.9亿元、净化大气环境价值42.8亿元。其中,关中地区森林年滞纳大气颗粒物5905万千克,相当于2124万辆机动车的年颗粒物排放量。

 增湿“强肾”,保护恢复湿地246万亩。

国家林业局投入项目资金1.09亿元,陕西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湿地公园31处,保护恢复湿地246万亩,完成秦岭北麓200个峪口湿地资源调查,累计创建38处国家湿地公园。全省湿地总面积达462.8万亩。重点实施陕西关中地区“百万亩湿地”建设工程,着力恢复黄河、渭河、浐灞等湿地,加快恢复八水绕长安景观。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关中地区湿地年降尘2.47亿千克,清除PM10超过3340万千克、PM2.5超过886万千克,固碳80万吨,释氧216万吨。

治沙“防癌”,治理沙化土地530多万亩按照国家林业局的部署,陕西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沙治沙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大项目,开展《全面治理荒沙三年行动》,治理沙化土地530多万亩,沙区造林保存面积2000万亩,沙区林木覆盖率与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3.5%和60%,流动沙地基本消除,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减少1/4以上,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亿吨减少到4亿吨,陕北生态环境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提高免疫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陕西建成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49个、1600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2%。全省野外大熊猫为345只,增幅全国第一。朱鹮种群数量超过2000只,在秦岭以北野化放飞92只。近年来,全省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多,栖息地范围明显扩大。古树名木占全国1/4以上,黄帝手植柏、老子银杏树、汉武帝挂甲柏等克隆成功,第二代苗生长茂盛。

陕西省林业厅负责人介绍,林业治污降霾不损害GDP,不牺牲公众利益,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加法”。陕西在关中取得经验基础上,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和保护森林湿地3000万亩,为治污降霾作出新贡献。


湖北林业要闻
“在友谊之城共建生态之城”
——法国总理21小时旋风访鄂觅知音
湖北日报2月24日1版




图为卡泽纳夫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参观。

  昨日下午5时20分,法国总理卡泽纳夫在武汉结束首次访华行程。从踏上湖北土地,到搭乘专机离开,卡泽纳夫在鄂行程21个小时。
短短21小时的旋风访问中,卡泽纳夫辗转江夏郑店P4实验室、东西湖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蔡甸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等多地,关注公共卫生安全、中法货运班列、生态城市、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鄂法合作项目。
卡泽纳夫用“桥头堡”“小法国”盛赞武汉的城市活力,并展现“法式浪漫”——在知音故里蔡甸区,当听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他即兴写下诗一般的题词:“在友谊之城共建生态之城”。

  疫情传播无国界每年100万欧元支持科研合作

“今天法国感到骄傲!”昨日上午10时25分,参观武汉P4实验室后,卡泽纳夫不吝赞美之词:“P4是法中两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项目。”“随着国际化、气候变化和空中交通的快速发展,疫情传播没有国界,需要各国政府共同面对,武汉P4实验室将成为法中两国共同应对新发传染疾病的桥头堡。”卡泽纳夫希望,未来两国能围绕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抗击新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领域开展更广泛的科研合作。他透露,法国将在今后5年,每年划拨100万欧元财政预算支持合作。
武汉P4实验室于2015年1月竣工,在引进法国里昂P4实验室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由中法双方设计企业合作完成设计。目前,该实验室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在不远的将来可望正式投入运行。

从里昂捎货返汉中欧武汉班列架起“中法新丝路”

下午2时20分,随着火车阵阵汽笛声,满载着法国葡萄酒和汽车配件的中欧武汉班列,横穿欧亚大陆1万多公里后,抵达吴家山中心站。
卡泽纳夫率代表团一行,现场迎接这列“中法新丝路火车”到来。这是今年首班从法国里昂启程返汉的班列,也是我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的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当得知一瓶产自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搭火车花半月时间就能抵汉,卡泽纳夫拍手称赞,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外宾纷纷上前拍照留影。
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告诉记者,班列的开通,更为紧密地连接起武汉与法国,直接推动了双方之间物流、经贸往来。目前正在与法国共同推进“武汉—里昂”双向常态化运营,计划每周发运一列,同时还计划在武汉建立法国商品集散贸易中心,不少法国美食可乘班列来鄂,丰富湖北百姓餐桌。

 打造可持续发展范例向全球推介中法武汉生态新城

“湖北享有千湖之省美誉,武汉是最具法国特色的城市,有‘小法国’之称。”昨日下午,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全球推介会上,卡泽纳夫称赞武汉城市展现巨大活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作为中法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座生态城,是中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缔结的重要合作成果,法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进。“要将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打造成为世界各地均可参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卡泽纳夫表示,法国将在后期建设中,提供更加务实的技术支持,两国的官员、企业家、学者是共创这个未来城市的工匠。
随后,卡泽纳夫一行参观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在得知后官湖畔曾有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后,卡泽纳夫兴致勃勃地写下题词:“在友谊之城共建生态之城”。
他说,法鄂合作历史悠久,湖北在法中关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前,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进入新阶段。希望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不断开拓,进一步加强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法方高度重视武汉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城项目,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可以取得更大进步。卡泽纳夫还表示,在继续推动对华投资的同时,也欢迎来自中国、湖北的企业到法国投资发展。

春季防火形势严峻我省遏制森林火灾

湖北省林业厅






2月20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研究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坚决遏制森林火灾的多发态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江文、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2月份以来,我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二成至三成,平均气温偏高1℃至2℃。上周以来,我省气温快速回升至20℃以上,连续出现大风,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在三级以上,森林火灾进入旺季,呈高发频发态势。刘新池说,当前全省春季进山生产作业、旅游度假人员日益增多,野外生活用火、春耕生产用火、庆典民俗用火、上坟祭祀用火相互交织,火源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我省将迎来新一轮祭祀用火高峰,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湖北将把野外火源管理作为这一时期防火工作的核心内容,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把关,在当前高火险时段,火灾重发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果断停止一切野外用火审批。同时加大打击力度,对违反规定,擅自在林区野外用火的,不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将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引发森林火灾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省17000余名生态护林员将划片承包山林管护任务,在各自的责任区内加强巡护,对烧荒、野炊、上坟烧纸、林内吸烟等主要火源进行全方位管控,严防火源上山入林。

吕江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制,强化检查督办,确保信息上下畅通,将防火责任落细落地,以超常措施遏制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省森防指近期将进行检查督办,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确保春季防火取得全面胜利。


宜昌林业要闻
马旭明调研宜昌新区重点项目时要求

打造生态新城 推进绿色发展

三峡日报2月21日1版
2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深入宜昌新区,实地调研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马旭明要求,要突出生态优先理念,快速高效地推进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特色新城,推进宜昌城市绿色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宜昌新区推进办主任周青、副市长卢军参加调研。

马旭明一行首先来到宜昌沙河综合开发PPP项目现场。该项目包括截污工程、沙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河道整治、市政道路、电力管廊、生态景观(含海绵城市)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9.58亿元。

在听取片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后,马旭明指出,沙河片区综合开发是宜昌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对于改善城市面貌,配套服务平湖半岛开发建设,提升宜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建设理念,科学规划设计。要瞄准中高端方向,认真治理好周边环境。要在生态修复上做文章,按湿地公园的标准进行建设。要加快推进建设进程,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集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棚户区改造、PPP融资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开发样板工程。

随后,马旭明一行来到中建·宜昌之星项目现场。该项目是中建三局在宜投资建设的首个超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总用地760亩,总建筑量170万平方米,公建面积70万平方米,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预期投资总额150亿元。不到两年时间,白沙路片区已发生巨大变化,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新区呼之欲出。

对该项目的建设进展,马旭明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相关单位要以对宜昌城市发展和市民愿望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品质、高速度推进,打造代表宜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管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廊道。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主动对接,积极配合。要围绕建设目标,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宜昌新区建设。

腾笼换鸟拒绝投资110亿元的13个项目

当阳坚守环保底线推进绿色发展

三峡日报2月24日1版


2月19日,记者在当阳市王店镇三峡石榴园看到,园区里人声鼎沸,公路、便道、沟渠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农民工在苗圃里忙着整枝、施肥,山坡上,茶花园、有机蔬菜产业园、水肥一体系统等已见雏形。
这个由宜昌汇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园区共占地1万余亩,已网罗当地农民工200余名,栽种石榴、水蜜桃、杨梅等果树1100亩,定植各类花卉苗木3万株,昔日的荒山坡,正在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采摘体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
而在位于当枝一级路旁边的金叶玉阳高科产业园内,湖北金叶玉阳化纤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新投产的生产线上仔细检查醋纤滤棒的质量,这批滤棒即将销往泰国。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承接出口订单15亿支,可创汇350万美元左右。
当阳市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2016年,该市共引进项目8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3个,实际到位资金269亿元。与中国中车、省交投、中信正业、东旭集团等知名企业实现战略合作;省联发投、紫源生物科技、中林苑园林蝴蝶谷旅游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该市。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强化工硫基复合肥、葛洲坝当阳水泥二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材节能新型高端环保材料、金叶玉阳高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积极盘活存量资产,让困难企业实现“腾笼换鸟”,天韵国际控股成功并购西泉食品,天工实业与三一重工实现联合开发。
坚守环保底线,严把招商引资准入关。2016年,13个投资额共达110亿元的氯化工、二甲醚、镀铬不锈钢、仿古瓷砖等项目,因为不环保或工艺落后而被“拒之门外”。“新”的动能持续增强,去年,当阳市共争取到中央和省无偿资金项目30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3家,居宜昌县市区首位,建材、化工、食品、轻纺四大支柱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正快速成长为当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编  辑:李 纳

审  核:李凤英

投稿邮箱:327619015@qq.com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加关注


喜欢请点赞


    关注 后河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