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 你看了吗?

 

没有排版,能感受到热情吗?...





步行三里路在春风乍起的长安城赶了一场《爱乐之城》。两个钟的电影并不长,但是却让身旁的好友有了倦意,勉强打起精神陪我看了一场并不那么满意但值得二刷的好莱坞式电影。

后来回到家想了很多,心里对电影有了一些影评之外自己的感受。

电影有很多种类和它所传承的东西,好看一方面取决于电影本身,另一方面也与观影人自身对电影的理解程度有关。

《爱乐之城》好看么?

于我来讲,《爱乐之城》是好看的,是华丽的,是一场好莱坞式的爱情剧。这不是贬义,因为这一切似乎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他让所有人做了一个梦,一个有梦想、有面包、有爱情,也有冲突,但最终结局完美的美梦。

导演送给了我们一个华丽的袍子,揭开袍子看下面虱子的事情得我们自己来做。

如果这部获得无数提名的电影可以获奖,我倒是希望在音乐和摄影方面有所成绩。喜欢summer的片段,欢快的音乐和跳跃的镜头,以及男女主人公舞台剧般夸张生动的表演,真真的像一场爱情美梦。当然也像所有人一样喜欢最后艾玛斯通的回眸,眼含泪水,笑意横生,感慨万千,音乐响起,无声胜有声。

再说似乎并不那么完美的男女主人公。

艾玛·斯通这几年是真的火,眼瞅着奔着各大奖项的最佳女主角就去了,和一众大导演屡次合作。最喜欢在《魔力月光》里的她,灵动又神秘,好看极了。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张力的演员,戏剧性很强,适合舞台剧话剧的类型,也很适合好莱坞。

高司令是越来越帅了,整个人的气质要比《蓝色情人节》中高了好几个档,当然这也与电影类型有关。但是不可否认泡妹跳舞和玩音乐足以让他迷倒一票众生了。了解到为了这部电影他苦练舞蹈,私下看了无数歌舞剧,认认真真的演了一部加拿大人实现美国梦的现实版。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影迷的视角来看,《爱乐之城》并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讲故事没有讲透,爵士乐似乎也只能骗骗不知所云的普通观众,甚至都没有《爆裂鼓手》中对音乐的诠释来得精彩。尽管有几个瞬间让我想到了伍迪艾伦,但是小老头的精髓却并不是轻易能让他人参透。

电影反应的是社会现状,这一点从电影诞生至今都没有被撼动过。《爱乐之城》属于好莱坞,属于当下的美国时代。似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梦”依旧影响着无数美国民众,他们用着所谓的理想和中产观点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岌岌可危的梦想大楼,在自己群体建造的深井里仰望头顶虚假的蓝天白云。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镜头工整,妆容唯美,向所有人彰显了一个时代灭亡前的苟延残喘。

再讲观影最大的感受:如果我们能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的等待一朵花开。

就像这部电影,如果我们多给导演,多给男女主人公一点时间,他们慢慢的就会在镜头前鲜活起来。

个人最钟意的电影类型应该是能坐下来看三个小时以上没尿点的款,认为高级的纪录片是电影的最终天堂。

在我看来,当代人的电影心理与快速消失又新生的信息时代有太多关联。“快餐化”的观影心态导致大众无法静下心来看一部情节并不那么紧促,场景并不那么有视觉冲击的剧情片。

小时候最不喜欢做的题是总结中心思想,反而喜欢分析某一段落或是某个词语的用法。记得解析古诗,似乎每首古诗词里都有那么一两个特别出彩的用词,然后整首诗就明亮又灵动了。

像人生,我们能怎么总结它呢?

电影其实也是如此,只有自己去看了,去感受了,那扑面而来的认同感和五味杂陈的情绪才会让你真正体会到观影的魅力。

夸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如果有人意味深长的说一句“哎,她是真的好。”我恐怕会乐上好几天。那种欲言又止之外的深意才是最顶级的夸奖。

怎么能有这种感受呢?日常的点滴和细节不断累积,感情便会像流水一般曲折而悠长。

人生、电影、为人处事大抵都是有些共通的地方。

写到这儿,无需再多言。

电影所有人都能看,但是能看懂的人可以看得很深很深。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总有那么几个是接近作者本心的。

还是会去在影院看第二遍,为了导演的才华,为了一颗跳动的影迷心。

作者‖犹欢
在小酒馆 还没有醒


我们自私、懒惰、骄傲、虚荣
我们柔软、善良、自信、矛盾
这儿是一个新天地 愿你有所得
合作请联系:474446871@qq.com
                      372611148@qq.com


    关注 大杂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