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特辑】二月二,引钱龙

 

二月二,龙抬头,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有放河灯的,有爆玉米花的,有吃猪头的。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二月二这天要理发,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一般人认为,春节这个节日的结束是过完元宵节结束的。但在我们晋北老家,春节这个节日的结束其实是在过完二月二结束的。我大曾给我们捣过个懒婆娘的古记,据说有个懒婆娘过完正月十五了,就觉得日子过地没滋味了,不想活了,但是一想到紧接着后面还有个节日二月二,还能吃好的,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这个古记主要是一段懒婆娘的说唱,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该干什么吃什么,也就是相关的习俗,都用唱词说出来。那段说唱前边什么内容我忘了,只记下后边的一句:旦说是死了吧,还有个二月二。其实她这个乐观情怀怎么也不会去死的,后边还有无穷尽的节日等着她呢,还有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盼头。不要说懒婆娘,就是其他人,也是因为生活有盼头,有奔头,有希望,才不管日子过得多苦多难,依然辛苦劳碌奔波着,继续前行着。看看在外打工的游子,无论千里万里,都要赶回家中过年,看爹娘,看儿女。年一过完,就又背着行囊远行了。



二月二,龙抬头,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有放河灯的,有爆玉米花的,有吃猪头的。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二月二这天要理发,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一天是理发馆爆满的日子。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年根底理的发,正月里又长长了,但正月不能理发,据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呢,就都憋到二月二理,二月二理发,可以理个好彩头。我估计这天理发馆打不了烊了。其实正月里不理发,寓意为思旧,但是传来传去,变成了死舅舅了。孩子她爹没舅舅,所以正月里照理发,我说你不怕死表表舅之类的远亲舅舅,他说,那就顾不上不管他们了。



再说说我记忆中的二月二是怎么讲究的,这当然也是我们那个地区的人都这么讲究的。一大早,太阳未出来的时候,我大就把水瓮里的陈水用瓢豁尽,用抹布擦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去水井再担几担水回来,把水瓮担的满满地。一路上,还不忘在路上歪歪扭扭地撒个水印子。我妈呢,把案板盖在水瓮上,上边放块头天捞好的豆腐,这是龙头;在豆腐两边再放两个剥了皮的煮鸡蛋,这是龙眼(如果是一个鸡蛋,就一切两半),这是龙眼;在豆腐两边放两根葱,这是龙角;在豆腐后边放一团长长的麻,这是龙身子。水瓮里放上几个钢镚,案板上放着块八毛的纸币。我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起来,跪在水瓮旁,上上三炷香,烧上三张黄裱纸,每人磕三个头。完成这个仪式,我们就可以在上炕睡个回笼觉。这条龙要供一天,才能撤掉。最吸引孩子们的是那钱和鸡蛋,但我妈说了,拿了钱,咱家今年就挣不上钱了,吃了鸡蛋,眼睛会疼。所以到了晚上,我妈会一分不少的把钱收回来,鸡蛋也不会有人动过,我们太敬畏我妈的各种迷信说法了。晚上的时候,我妈把龙撤掉,把鸡蛋分食给我们兄妹几个。钢镚呢,一人也可以分到几分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要知道过年的压岁钱,早就被老妈给保存“没”了,从来就没有落入过我们的腰包。我妈把麻搓成线,每个人都在扣门上带一小段,这叫顺线,带了它,一年大顺。这段线直到我妈拆洗衣服时,才去掉。这天也不能动刀子和剪子,要不会扎瞎龙眼,弄伤龙体,可就麻烦了。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能吃到鸡蛋,还会再吃顿饺子,不要说懒婆娘盼,孩子们比她还盼呢!

这就是我们老家二月二,引钱龙的讲究。

作者

王宝萍,朔州山阴人,北京一初中数学教师。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喜好乡土文学。 
A

编者按

1度,打造原创情感故事,碰撞经典影视影评,倾吐喜怒哀乐心情,直抒小诗美文情怀!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分享你的芬芳馥雅!

邮箱:15135077472@163.com

微信号:ywdq0901   fjh871017






    关注 1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