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说,我想成为一个拱 路易 · 康 建筑人生Vol.06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





导言:

路易 · 康,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
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
其建筑作品通常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


1901年,路易 · 康(LouisI.Kahn)生于大西洋上的爱沙尼亚岛。父亲是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母亲伯莎出身名望甚高的门德尔松家族。路易 · 康自幼年起就处于他双亲的文化熏陶之下。自然、宗教、音乐,以及歌德、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是康的精神食粮。

● 1906年,路易 · 康一家移民美国。

● 1912-1920年,先后在费拉德尔菲亚中心和公立工业艺术设计学校求学。

● 1919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接受古典主义建筑教育,目睹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狂飙突进。

● 1935年起,路易 · 康开设了独立的事务所。

在此后将近20年的经历中,路易 · 康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苦斗。直到50岁时,在一次游历希腊、埃及、意大利等地的差旅中,路易 · 康从颓坍的、没有外在装饰的建筑废墟中找到建筑建构最真实的形态:建筑的本质只有在其成为废墟的状态中才得以真正显露。此后的作品中,“以朴实与纯粹的物质性赋予建筑永恒与神圣的质感”成为康的设计风格。

● 50岁以后,路易 · 康拿到耶鲁大学美术馆的扩建项目,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此后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肯贝尔艺术博物馆、几乎每一个都可以称作是建筑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并为路易 · 康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其中,萨克生物学院是建筑师第一个真正满意的作品。透过这一作品,路易 · 康同时也完成了那个“迟到而不朽的自我”。

1964美国USA

萨克生物研究学院 Salk insititute

路易 · 康 Louis I. Kahn

中心在加州的太平洋崖岸上,长形庭院为中轴,两旁主体建筑实验室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面中庭办公室为四层,运用钢筋混凝土、柚木、铅板、玻璃级铁板,配合开窗与采光景引入充分日光。庭院中轴有细浅沟指向大海,整体呈现对称抽象、质朴和谐的人文精神。设计原分三组建筑群,只完成研究中心部份。
萨克生物研究所工程(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是六十年代初,路易 · 康(Louis. Kahn)事业起飞之后,受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萨克博士委托设计的建筑群。接到任务后,建筑师思忖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建设一座二十世纪的雅典卫城,最初设计主要涵括三方面:

1、生物实验中心,拥有机械设备楼和办公室;

2、会议中心,包括供学者和参观者交流思想的会议厅,图书馆,游泳池,以及能演音乐戏剧的有500个座位的讲演厅;

3、生活服务中心,供科学家和学者起居生活。
尽管,比之于建筑师的设计构想,今天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仍是一座未完成的作品。但简洁的几何形体、混凝土的使用、光的自然采用等路易 · 康标志性的建筑语汇都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这一建筑也成为建筑师职业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并被誉为有史以来施工最完美的混凝土建筑。

Honor the material  that you use

你说:“你想要成为什么,砖?”

砖说:“我喜欢做一个拱券。”

你说:“瞧,我也想要一个,但拱券花钱最多,也不好做。我想你可以将就,用混凝土架在开口的上端,效果也一样好呀。”

砖说:“我想你说得对,但是假若你问我想要什么?我想要拱啊!”
▲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尽管,路易 · 康所执业的年代,正值国际上建筑样式发展的颠峰,但相较于其他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他更关注诸如建筑的重量感、量体感与材料等许多更为本质性的问题。而上面这段建筑师与砖寓言式的对话,大约是路易 · 康的所有语录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段,同时也形象地表达了建筑师对材料的认知:建筑师的职责是让每一块砖头回归到它自己的位置,建筑师不是在圆自己的梦,而是在帮助砖头完成它们的梦想。


在萨克生物研究所工程项目中,由混凝土、柚木和玻璃构成的建筑伫立在广场两侧。其中,混凝土浇灌技术参考于罗马建筑:为了获得混凝土温暖的原色、材料本身最真实的状态,一旦混凝土凝固,建筑师便不允许做进一步修饰,并称之为“废墟的反面”。坚实厚重的混凝土和天然柚木相结合,充足的日照增加了光影的变化,来自太平洋的海风吹过中心广场,中心的细水流将视线引至海平面,整体建筑一如当初的构想——二十世纪的雅典卫城。

建筑诗哲

在我心中,萨克生物研究学院是一件有神性的作品,似乎在目光所及的海天尽头供奉着某个神灵。然而跟神庙不一样的是,这个轴线的尽头是空的,只有遥远的天和海相遇的那条线。与其说这座建筑是在跟自然对话,不如说人在这个由建筑与自然共同构成的诗意之中,可以与自我对话。

——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在建筑理论方面,路易 · 康的言论常常如诗的语言一般晦涩、艰深、令人费解。比如,1968年受邀至美国德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演讲,路易 · 康和学生们分享的建筑理念时说到:“建筑是人性化的祈祷所,是人性化的家,必须忠于它们的本质。”

但好在,他的实践似乎为这些诗句般的理论做了注解。在建造萨克生物研究所时,他这样理解生命科学:最小的生命也有完成自我的意志。微生物希望成为微生物;玫瑰花希望成为玫瑰花;而人希望成为人,表现自己。科学需要不可度量的事物出现,而那是艺术家的领域。

因此,在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 · 巴拉冈提议:“请不要在其中放入任何东西,绝对无物的中庭(absolute Nothing-Plaze)将会链接两栋建筑物”之后,康决定打造一个拥有“绝对本质”(chapter zero)的空白院落。
如果你把它当成广场,你会获得一个立面,一个朝向天空的立面。——路易 · 康

建成后的萨克生物研究中心中庭,成为整体建筑中最重要的特色。中庭的表面是面向天空的立面:日落时分,变成正在火红燃烧的赤线;月亮高挂时,变成被光晕抹成亮黄的地墙。正因为这个在不同时刻展现出不同表情的广场,让世人更能体会到,为什么康如此重视建筑的“本质”。整个建筑群也因此充满一种庄严而富有诗意的神圣感。

更多路易 · 康(LouisI.Kahn)的经典建筑作品: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 of Bangladesh )

1959-1982年

孟加拉国 达卡
宾州大学理查兹医学研究大楼

( Richards Medical)

1960-1965年

宾夕法尼亚州,美国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

(Kimbell Art Museum)

1967-1972年

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
耶鲁大学美术馆的扩建项目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expansion project)

1969–1974年

纽黑文,康涅狄格,美国

建筑人生Vol.01:丹尼尔 ‧ 李博斯金:用建筑说出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

建筑人生Vol.02:阿尔瓦罗 · 西扎:最终,万物皆相关联

建筑人生Vol.03:托马斯 · 西斯维克:设计师兼工艺师“当代达 ‧ 芬奇”

建筑人生Vol.04:皮埃尔 · 夏洛:一首无法忽略的美丽先曲

建筑人生Vol.05:路德维希 · 密斯 · 凡 · 德 · 罗:“Less is More”

※ 更多精彩建筑人生,敬请关注后续推送。更多“建筑的故事”,请至诚品生活苏州现场观展。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给版权方造成困扰,请至后台告知即时删除。

※ 参考文献:一代人(Yi-Dai-Ren)、活力网、知乎 筱蕾《路易斯 · 康 :半个世纪铸成的建筑诗哲》、建筑帮、arch daily、建筑师的非建筑。


    关注 诚品eslit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