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孩童,也依然要高举黑白之杖

 

突然就有一首歌,在周五晚上回家的公交车上告诉你,不分黑白,不叫成长。...





 【正文】


我第一次听邵夷贝的歌,就是这首《灰色的孩子》。
 
星星仍像你看到的一样
微小而善良
爱情也会如你的愿望
不朽的发烫
微小只是星辰的假象
它们遥远且大过太阳
渺小只是你此刻的模样
闪烁的忧伤
一开始其实只是觉得,是一首挺好听的情感类民谣。
你还相信他吗
你要放弃了吗
还能感到他吗
心里还温热吗
如何珍藏
不应该就这样
那些原则不能忘
虽然早就明白他们等着看你妥协的泪光


后来到第一个高潮的时候,我才觉得这歌好像还要唱点别的什么,一时没听出来,这首歌就在那天,被我循环了一个下午。

这首歌的旋律其实蛮轻快的,邵夷贝的声音也有自己的特色,怎么说呢,文艺腔是不是形容起来更贴切一点?但也就是这么轻快的一首民谣曲子,也就是在那句“就算这是灰色人种的天堂,你依然高举区别黑白的杖”却觉得比很多歌还要高燃。

那时候还是初中吧,日子过得昏昏沉沉的,还处于中二期。也就是那时候,我总喜欢来上一副所谓“世故”的样子,觉得这才叫长大。“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我才不是小孩,分什么对错哪来什么对错——嗯,我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酷。

可是突然就有一首歌,在周五晚上回家的公交车上告诉你,不分黑白不叫成长。

我们总是希望告诉别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当然这是没错。可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也不是黑白混为一滩的。如果硬要形容一下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遇到的每件事,一体同时有着纯粹的黑和纯粹的白,黑白相间,就像国际象棋棋盘。我们这样子看下去,黑还是黑,白还是白,该爱还是该恨,我们心理也还都有数。

这个世界上当然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无非就是看这人身上黑白两面哪个更多些。我们不喜欢纯粹的伟光正,也不喜欢坏到掉渣的恶人,但是其实相比这两种,完全活成一个样子,让你分不清楚特质的灰人难道不是更可怕。
 
就算这是灰色人种的天堂
你依然高举区别黑白的杖
站在熙熙攘攘不空旷的广场
手捧那颗易碎的玻璃希望
穿着他们给你印的灰色衣裳
去寻觅一颗智慧的心脏
也笑得沧桑
他们嘲笑你刻意的伪装
没有人愿望无关乎欲望
彩色被现实涂的灰茫茫
他们说这才是漂亮
混沌的灵魂天天看星辰
只能看到微弱的光
你用看似渺小的浩瀚膛胸
守护格格不入的理想


我突然意识到,我确实在向着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成年人”大踏步的前进。连我自己都没发现,其实我打心眼儿里不想在一个不分黑白,以灰为美的时代活着,那一刻,我简直觉得高举黑白之杖的那个孩子是个英雄,他把原则和底线带回来了,这首歌简直是对这个英雄的赞歌。

英雄也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手里那份脆弱的玻璃希望才不会被灰人们踩的稀烂,也只有这把区别黑白之杖,能让他不被套上那件灰色外套,彻底的沦入人流。真的,我希望我们都是这个英雄。
 
就算这是灰色人种的天堂
你依然高举区别黑白的杖
站在熙熙攘攘不空旷的广场
手捧那颗易碎的玻璃希望
穿着他们给你印的灰色衣裳
去寻觅一颗智慧的心脏
也笑得沧桑


那个时候民谣还没那么火,像邵夷贝这样拿着略带文艺腔的声音,用民谣去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感觉,确实还是挺有意思的。除了这一首《灰色的孩子》,她跟李志合作的《黄昏》,唱给井下一族的《天空梦》,略带喜感的《现象2009》也都是不错的音乐。

当然了,听这些歌别光顾听旋律,歌词比旋律更有味道。
你要放弃了吗
心里还温热吗
【完】


编辑 / 阿窿
作者 / 哈士萌太奇
图片来源 / 网络
SYSU后院,校园文艺园地
主业文艺探索,副业脑洞开发
关注我们,一起变得更加有趣
微博@SYSU后院 / 微信:sysubackyard
工作事宜请联系:sysubackyard@126.com
// 点击下方图片,转到推荐阅读 //
『B&Y独家 | 京食记•相逢』



    关注 SYSU后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