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论,我们到底要怎样的思维?

 

应对各种方案,企业需要自己的客群思维、业态思维、内容思维、质量思维、重点思维和执行思维。...



实体的哀鸿,并没有因为电商增幅的下跌而优化。一季度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2%,全渠道大讨论中,我们依然像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行业的巨变,企业的龟行,可能不是我们没有变,而是我们的变量还不够!

很多人写文章开了很多药方:你要怎样,你要怎样,而实体,到底要怎样呢?

总结讨论的观点,大致分为这样的几派:

(1)      文化派:企业要思想变革

(2)      体验派:包括场景、本地化、服务细化

(3)      商品派:包括自营、买手、品牌等

(4)      内功派:包括顾客电子化、精细管理

(5)      技术派:全渠道、工具化、优化设计

(6)      整合派:整合或被整合

(7)      渠道派:渠道深耕、供应扁平化

(8)      综合派:顾客导向、组织、供应链、商品都很重要。

可能还有种种。 照今天的局面,我们可以试想一种最糟的局面:

假如明天一个消费者都不到实体店里去(来客数锐减),我们怎么办?

假如我们面前一下子有了十个竞争对手(竞争加剧),我们怎么办?

假如明天我们面临倒闭(亏损接近边缘),我们今天会怎么做?

假如明天我们的潜力员工集体离职(员工缺乏竞争力),我们应该怎么办?

假如我们的成本需要增长一倍(费用激增),我们怎么办?

……

你会发现,相对于死亡,活着,还是有很多希望和方法的!可能别人说的都是扯淡,你自己的当下,才是你最好的方向!策略,各有不同,但思维,却可实现共通。我们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又怎么样的思维?

(一)客群思维

2016年联商大会,伊藤洋华堂的三枝富博先生将顾客消费分为休憩型、创造型、娱乐型、发现型四类,分类聚类应该是我们在很多工作领域常用的方法。对商业来说,全社会的年龄结构决定着大的商业变迁,如2015年底年末全国13.75亿人,城镇常住人口7.7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60周岁及以上2.22亿,占比16.1%,这些数据我们看到的是大的城镇化空间和老龄化危机和机会。

商业靠人吃饭,各地区的人口统计,某一地区人口净流出影响产业未来,而年龄结构影响消费业态需求容量。这主要是企业在做商业大规划、市场战略、业态规划时要用,而具体的业态规划,可能需要更加细致的客群研究。



许多公司肯定都会做开业前的消费研究,但为什么后续还会出那么多是问题呢?是大家都不专业吗?肯定也不是!可能的原因估计有这几条:

1、商业大客群与业态、业种研究泛泛化,不能细化到小客群描述,过大的发挥空间,没法精确到每种功能的客群描述。

2、业态主张与具体的品牌定位取舍错位。你做中端市场,结果低端化或高端化。

4、客群定位正确但现实落位困难,现实性妥协或经常性调整使定位迷失。如购物中心定位年轻人,但快时尚品牌招商难。

5、客群需求变迁及已有市场基础需要平移或超越。如市场已有很多儿童业态,你的购物中心缺乏整合度及超越性。

6、组织思想理解不统一,实际管理及运作冲突。

客群,不是说做了前置研究就可以的,必须深入到更小的客层中去。过去用模糊的认知及大众的适应可行,未来商业更加需要精准,并且需要动态的管理和周期性的调整。



当前,商业大数据技术为客群画像提供了后阶段支持,实际商业应用中,大数据反写要一个逻辑分配的过程,可能多是沉淀客层的画像,而要创造商业价值,更多还是要从小客群研究中发现业态之功。

(二)业态思维

业态思维主内涵是与客群思维结合生发出的加减乘除思维,在当今跨界思潮兴起的当下,业态思维的更多要延伸出的是做这么生意需要的业态规律,你可以有模式和内容创新,但更多需要在这样的业态本质之下进行能力建设。

最现实的是新业态开发,当下比较热门的大向购物中心进军,小向社区商业开发,实向供应链延伸,虚向线上,基础是“百货+超市”型的集团公司,所有的创新事实上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元素建设:社区商业的大后台、购物中心的大营销、线上业务的产品与流量思维等等。

一句话,你真的准备好新业态了吗?

(三)内容思维

今天,你的商业体内具有了业态基本要素只是一些基本面,内容思维需要你的厚度!逛遍很多购物中心后我们会发现,同质化之后本质还是内容创新不足,顾客无感不是因为硬件和框架,而是因为流动的、变化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像是对日益苛责的消费者更高级别的需求满足。

对超市来说,你做了生鲜不一定是内容,牛逼的量感、极致的新鲜和惊喜的价格才是;对百货来说,你品牌有回归不一定是内容,丰富的款式和适应的风格才是;对购物中心来说,你业态有了丰富的设置也不一定是,精彩的互动、感人的场景才是!内容,更像是融合了商业软硬件后不断变动、带来惊喜、丰富多彩的元素呈现;在美好正情感基础上的质感、变化、差异和超越是主要特征!

企业开业后大环境一定,怎么增加你的商业内容?

1、业态大要素缺的必须再调再改增增减;

2、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品牌、品类和单品,对于主客群的主需要,首先是量的思维,高频消费一定要量很多很大;其次是档次,别曲高和寡,别低质低价;

3、找最有效最专业的人去打造商业内容;

4、多折腾,与客互动,日积月累,形成内容口碑和内容品牌;

5、领先变化、领先新事物,先一步!

(四)质量思维

质量背后要有标杆,有企业自己的调性和商业主张,质量思维的本质是进取和精益追求,呼唤工匠精神。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质量差异,不在于框架,甚至差异化都很少,而在于细节厚度!

企业在今天还是需要去检讨这个问题:

1、有质量评价标杆吗?有戴明质量环吗?

2、有持续、全面的管理跟踪机制吗?

另一方面,企业的质量主要是管理层的追求,那些低质的企业,多是管理层或管理机制出了问题!

(五)重点思维

重点思维不是指企业的面上的主体,而是指企业要有的价值重点和创造重点!一个企业重点去研究顾客,他一定能做好顾客服务,一个企业重点是行政报告和勾心斗角,那他一定越来越官僚,许多零售业,已经再向后一个极端之间徘徊了。

分两个层面来说:

1、现有业务的重点提升和重点质量。

2、适应未来的重点创造和重点支持。

如果企业是多业态并准备向新业态进军,1指的是现有业务的变革,2指的是新业务的推进,单点极致,简单极致,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单点突破,今天,商业更需要在点上做极致的创造!

(六)执行思维

像《德胜管理》中认为的:“制度流程制定的关键在于执行和奖惩层面,即使在投入时间精力等资源方面,规范性要求∶检查总结∶具体奖惩落地,应该是1∶2∶3”,大润发SOP是这方面的典范!

思维略显说教,观点也并不惊奇,当所有喧嚣回归本质的时候,只有有价的行动才够真实!现实我们有些迷茫,寻找未来的方向,需要思想的导航!当我再次看三枝富博的演讲时,我依然非常感动,商业,永远围绕着对消费变化的理解和分析,经营的基本功最终是围绕商品、周转、库存、价格、品项和服务等基本点展开,可能我们不需要复杂的思维,我们只需要有质量的回归!


    关注 螺丝零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