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抵制韩货尴尬了谁?

 

记得去年7月,当网民还在一齐抵制赵薇电影的时候,笔者就曾经写过一篇《下一个抵制谁?》,建议将有意布置...





记得去年7月,当网民还在一齐抵制赵薇电影的时候,笔者就曾经写过一篇《下一个抵制谁?》,建议将有意布置「萨德」的韩国列入抵制对象。没想到,短短半年之后,韩国真的成为了全国上下一致抵制的对象,乐天、韩剧和欧巴、韩式美妆,都变成了發泄怒火的对象。更没想到的是,乐天等韩国企业还没有投降的表示,一大批披着「韩範儿」外衣几十年,向国人兜售「异国风味」品牌,此时竟然争先恐后的脱下马甲,向全国人民大喊:「别开枪!自己人!」「汉拿山韩式烤肉」、「权金城韩式烤肉」先后發表声明,称自己是「百分之百的中资企业」,并悄悄的将自己名字中的「韩式」两字去掉。

投机取巧不如振兴国货

这种哭笑不得的情况,不禁让人想起了俗语:「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但是「一家人」要是故意把自己装扮成「别家人」,说外国话、写外国字、穿外国衣服,那么还能怪「一家人」不认识自己吗?就像汉拿山烤肉,拿着韩国境内名山做品牌名,店里站满了穿韩式服装的侍应生,餐牌上写满了韩国字,点餐之前还不忘来一句「啊妞哈塞呦」,「异域风情」浓得仿佛进入了殖民地,也难怪消费者会把他当成抵制的目标。

可真正的问题在於,汉拿山为何乐於把自己包装成地道的韩国企业?「自己人」为何硬要扮作「外国人」?早先有媒体统计过,金坷垃化肥、诺贝尔瓷砖、罗浮宫家居、慕思床品、威露士消毒液,这些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洋品牌」,同样是百分之百的「中国芯」。这些情况都说明,外国名、外国货,在很多国人眼中,仍是品牌、质量、水平乃至身份的象徵。所以,汉拿山们之前半推半就的「享受」着消费者的「误解」,今天却又急急忙忙的要来澄清,只会让自己变得里外不是人,未来前景堪忧。

但事实上,这些「假鬼佬」在中国的流行,其实是「周瑜打黄盖」式的消费合谋。一些中国商家利用外国包装来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利润;客观而言,消费者们也确实通过这些「假鬼佬」品牌获得了国产品牌提供不了的服务质量与光环。毕竟,一边是市场机会,一边是消费需求,无论是外资、港资、内资,亦或是出口转内销的「假鬼佬」,总会有人来做这场生意。甚至於,我们应该庆幸,这些帶着外国帽子的中国货,在市场畅销多年却并没有把「外国牌子」的口碑砸掉,反而其实证明了中国货质量的进步。中国商家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货的品牌建设上来,而不是只想投机取巧式的通过一个异域风情的品牌名称。毕竟,指责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很容易,但放纵消费者「崇洋」的商家,责任是不是更大?

韩国是否会屈服?

从现实角度来看,国货如今的日益进步,也少不了洋货的竞争。就像有网友指出,抵制华为,因为华为每年采购3000多亿日圆日货和50亿美元韩货,全球化的时代,何来完全的国货与完全的洋货?

归根结底,既然龙王要發大水,就难免会冲到龙王庙。毕竟大水没有眼睛,没有脑子,只会冲到最低的低洼地去胡搅蛮缠一通,也不管大街上会不会走着龙宫里的人。就像很多动辄抵制的网民,让他不吃韩餐、不画韩妆、不看韩剧可以,但让他砸掉手里的三星、家里的LG,那只怕是比登天还难。说到底,轻言抵制是一件门坎极低,又不用自己付出什么成本的事,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见识,重建自身过时的价值观,则是一件十分艰难的过程。一场抵制韩国货的运动,凸显了国人的许多尴尬,但想以此让韩国屈服,恐怕却很难达到目的。果真如此,那才是这场抵制运动的最大尴尬。

香港商报云南办事处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
香港商报云南办事处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登记备案的香港驻滇媒体机构,立足云南已有十余年。旨在搭建云南与港澳珠三角地区及海外经济、文化、旅游、社会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向港澳及海外宣传、展示云南,促进云南与上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关注 滇港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