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诗】诗歌线上推荐

 

一生低首谢宣城

辛然

谢朓字玄晖,是南朝齐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才华横溢的他...

一生低首谢宣城
              辛然
谢朓字玄晖,是南朝齐一位杰出的山水诗人。才华横溢的他用三十六年的短暂生命,创作了无数动人的诗篇。

谢朓出身名门望族,“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加冠后解褐入仕,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永明九年春,他作为文学(官名)随郡王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不少诗篇。建武二年夏,他出任宣称太守,世人便称它为“谢宣城”。四年后,他遭始安王诬陷,死于狱中。

南朝以前的诗歌,如魏晋时期的,它们多承汉诗的古朴诗风,追求玄理又有几分“淡乎寡味”。最初大力创作山水诗的是谢朓的族叔谢灵运,人们接触到他诗中那些山水姿态与典丽新声时便不自主得被吸引、沉醉其中。
谢朓的诗歌虽源于灵运,但又不囿于一人,而是广取前人,自铸新体。他的山水诗常常以情观景,由景入情,使自然景物成为自己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其《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即使写离忧哀伤的主题,情思也依旧纯净明秀。这首诗是谢眺赴宣城守时离京所作,行至三山,回首瞻望京邑,触动了何日归来的思绪。百感交集之时,但他在诗里展现却是一望中的明丽景色和面对这景色的一片眷恋情思。
谢朓诗工于声律,在格律化、节奏、语顿等方面都呈现出新变特色,明显地呈现出后世五言律诗的特色,对唐代的律绝影响深远。如《离夜》云:“玉径隐高树,斜汉耿层台。高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翻潮尚知恨,客思渺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怀。”其诗歌语言节奏初步形成了五言诗二、二、一这样一种基本节奏,从而形成了五言律诗在诵读上的“美之数”。同时,在语言方面,他的诗清婉华丽,既吸收民歌语言特点,又不失雅致之气。

政治生活对谢朓的诗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从建康乘船外任宣州时作诗《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身处政局动荡、外忧内患的南朝,他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想院里它们,但又舍不得衮衮公服,只得追求“仕隐”的境界。上述诗歌的后三局就体现了他这种矛盾心理。

早在刘宋时,受政治斗争影响,谢朓的伯父与舅公就被处死,他的父母也一度迁离京邑,童年的坎坷待到他为官时只会更加艰辛。他常常在诗中表现仕宦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在新林道上,面对大江,他吟下了《赠西府同僚》,结尾四句:“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的真实流露。“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始出尚书省》),“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值中书省》),他害怕黑暗混乱的现实,他希望能在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

谢朓之死和魏晋很多名士一样——恃才傲物树敌不少,政理不合先铲为快,还有那战火不断、昏君当权的时代背景。而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好的作品总是出于乱世、好的作者必定饱经磨难。
李白是谢朓的仰慕者与追随者,他有诗句云:“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青莲彩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同时代的人们也对谢朓推崇备至。同为“竟陵八友”,梁武帝萧衍便曾直白地说:“三日不足读谢朓之诗,便觉口臭”;沈约则用一首诗作来表达对谢朓诗“二百年来无此诗”的赞叹。

后世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常将陈郡谢氏作为倾慕的对象——那个出了名相谢安、良将谢玄、诗坛二谢的真正的贵族。在这个诗歌季,让我们都怀着仰慕之心,见识谢朓笔下的山水,感受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志愿服务中心

2017年3月14日


    关注 UIBE志愿服务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