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岁月中的光华

 

喜欢读书,大概是因为那个贫穷年代,没有很多的新奇玩具吧。书,大概是那个年代最新鲜、最神奇的世界了。最早接触的...



喜欢读书,大概是因为那个贫穷年代,没有很多的新奇玩具吧。书,大概是那个年代最新鲜、最神奇的世界了。最早接触的书,就是爷爷讲的老故事,从老狼,老猴的民间故事到孙榜眼的忠义千秋,现在想来,那竟是一本本有声读物了。后来上了小学,自恃学会了几个拼音,认识了些许几个字,竟然拿起哥哥姐姐的语文课本读了起来。三年级的时候,读了第一本琼瑶小说《月朦胧,鸟朦胧》,书读完了,但眼泪是流个不停,哭得稀里哗啦。太爷爷是先生,家里的书虽然在破四旧时毁了很多,但还是有一本两本的。也是三年级的时候,自己无意间翻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皮早已损坏,不知姓甚名谁,书上的字竟和我所学的也不大一样,貌似笔画多了很多。那时无聊的我起早贪黑,竟也把它读完了,上了初中后还依稀记得什么花荣戴宗的。此后我尽可能的搜罗一切可读的书来读,当得知五爷爷家书很多,吃完饭没事我就跑去五爷爷家拿起一本书趴在炕上一读就是半天,不知不觉竟也把三言二拍读完了。唯一遗憾的就是爷爷所说的《五女兴唐传》,寻遍了所有我认为有书的亲戚家都没有找到过。爷爷说我们家原来有一本,不知被谁借走了,故意不还了。后来学习忙了也就暂时忘却了,不过偶尔会想起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只是一如既往的搜罗可以读的书。

要说藏书最多的应该是新华书店了吧,只是在90年代,依旧贫穷的农村,恐怕是不知道新华书店为何物吧。1993年,我该上初二了,但是很不幸,多年不良的读书习惯让我的眼睛近视了。大概是那时候太穷了,没有电灯,而我拿起书就不肯放下,直到点上那昏暗的煤油灯。父亲不得不带着我去县城配眼镜了。记得那天,我和父亲一大早就从家里坐车来到县城,先到南大街大食堂吃了一碗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脑。正好路过新华书店,我就很好奇的不断回头望着这座灰绿色的大房子,里面究竟有多少书呢。眼镜店也就在新华书店不远处,等待的过程中,我依旧巴巴地望着那神秘的房子。等取了眼镜往回走的时候,在书店那我卖不动腿了。父亲看到我的样子,就说:“进去看看吧。”也许,这一句是慈爱的父亲观察了他的小女儿半天,又犹豫了半天才做出的决定吧。进了书店,我东看看,西望望,摸摸这本书,又摸摸那本书。偶尔也看一眼书店的售货员,觉得她们的工作太伟大、太神圣了,真的很羡慕她们!最后,我挑了几本书,有课外辅导书、也有校园散文类的,哪本书我也舍不得放下,到结账的时候竟然花了八十多块钱。我偷偷的瞄着父亲的脸,忐忑不安:如果父亲不同意怎么办?但是父亲没有说什么就结了账。我的眼镜花了二十五块钱,而这几本书就花了八十多块。拎着一袋子书,跟在父亲身后,心里很沉重,想着这八十多块钱得是我们家多少天的开销啊,三个月还是四个月?好在那几本书被我翻了很多遍,好像多看一遍就把那八十多块钱多赚回来一点似的。

后来,家里日子也好起来了,书虽然不是能随便买,但是还是时不时能让我买回一本心仪已久的书了。高中时在县城住宿,有时也难免到新华书店蹭书看,但还要观察着那些售货员,生怕她们发现了赶走自己。后来书店搬了新家,更大更整齐了。徘徊在一排排的书架之间,仿佛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市里教书,回老家的时候,偶尔也还会再去县城新华书店逛上一逛。这时候的书店已经很清净了,不像从前那样热闹,大概是因为不是周末的缘故吧。去年保定新华书店新开了一家新鲜空气书店,环境非常好,偶尔也带着儿子去那里闻一闻书香,放松放松累了的灵魂。只是,县城中的南大街新华书店陪伴我度过了青涩的岁月,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殿堂,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喧嚣的城市,奔跑的我们,疲惫了,还有一个安静的去处。希望将来,这个去处像花一般绽放,成为深夜里暖人的光华,街边的一座灯塔,浸润钢筋水泥的浪花。

一卷书,一盏茶,一生,一天涯。

                                            青青子衿
2017年3月14日


    关注 一蓑烟雨任平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