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封基将告别历史舞台,还有多少“羊毛”可“薅”?

 

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初承担稳定市场、坚持长期价值投资这一神圣历史使命的传统封闭式基金?...





当各类眼花缭乱的基金产品相继问世,公募产品总数突破4000只大关时,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初承担稳定市场、坚持长期价值投资这一神圣历史使命的传统封闭式基金?

3月20日,传统封基嘉实丰和终止上市,嘉实基金在此前发布的公告中称,基金随后将转型为嘉实丰和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而市场上最后两只传统封基——基金久嘉和基金银丰,也分别将于今年7、8月份“寿终正寝”。毫无疑问,这一“元老级”基金品种目前已经正式地进入了“谢幕”倒计时。

传统封基被低风险投资者视为价值连城的“金矿”,不少投资者曾在封基的折价回归和“封转开”套利上收获颇丰。那么对于市场上仅存的两只传统封基,还有哪些机会可以把握呢?

01
折价回归——低风险投资者的“金矿”


虽然2002年9月之后就不再有新的传统封基发行,但老封基却因其独特的折价优势,受到了部分低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在他们眼中,市场上的诸多基金品种中,没有什么会比封闭式基金更安全、收益更有保障。只要折价率存在,封闭式基金就是摆在眼前的“金矿”。

2005年初,A股市场处于低位,封基平均折价率达到创纪录的40%。伴随着市场回暖,传统封基在2006年底的高分红和折价率回归,引领了2006年10月至2007年上半年封闭式基金的大行情,很多投资者正是在那个时候赚取了封基的第一桶金。

“一些最初买入的投资者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可惜我当时没拿这么久,只赚了3倍收益。”在低风险投资领域颇有建树的投资者徐先生回忆道。最初发现封闭式基金是在2004年,他从论坛上看到每周有人发布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帖子,这时才发现还有折价交易的基金。

徐先生开始尝试性地买入当时折价率高达30%的基金金鑫,但最初的投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大盘下跌,封闭式基金遭遇了净值和折价率的“双杀”,价格也出现雪崩。

“但是我坚信大盘跌得越多、封闭式基金折价越大,就越有投资价值。”徐先生表示。随着对封闭式基金的研究越发深入,他开始从到期时间、分红、折价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并陆续买入科汇、科翔、天华、久嘉、丰和等多个品种。那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已经上升到50%,大盘也跌到1300点,他把手上所有的钱都买入封闭式基金。

“后来每月工资到账我就用来买封闭式基金,最终等到了2006年10月封闭式基金的独立行情,大盘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回到20%,而我也赚了3倍收益。”徐先生说。

当时像徐先生一样“醉心”于投资传统封基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他们结合基金季报和年报公布的仓位、行业配置和重仓股等信息,对封基净值进行预测,并建立专门的软件模型来预测净值。还有投资者结合折价率、分红、到期日等因素,在优势最大的封基间不停地切换。

02
封转开套利——难以舍弃的“蚊子肉”


近几年来,随着传统封闭式基金陆续到期,针对“封转开”基金的套利也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折价率是传统封基带来的套利机会,传统封基二级市场价格相较于净值有不同程度的折价,如果在到期前赎回或者持有至到期按净值赎回,就能获得部分价差。”上海某券商研究员表示。

虽然折价套利的收益不高,但在资产配置荒的市场环境中,却成了人人争抢的“蚊子肉”。3月20日,基金丰和终止上市,但就在其终止上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里,二级市场的交易额却猛增至2.32亿元,也就是说,最后两个交易日有超过1亿元资金入场抢筹,目标很有可能是折价套利。而在此之前,基金丰和在二级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大多徘徊在几百万至两千万元之间。

事实上,针对仅存的

“封转开”套利机会,不少机构资金尤其是险资已提早潜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现存的传统封基中,机构投资者都占到非常大的比重。以到期前的基金丰和为例,2016年半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59.62%。在前10大持有人中,有8个席位被保险公司占据,其中,泰康人寿合计持股比例最高,达到16.56%。此外,基金久嘉和基金银丰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也超过50%。

随着传统封基数量的减少,“封转开”套利的机会也将会逝去。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认为,“市场上仅存的2只封基目前的折价率均超过6%,随着封基到期日的临近,市价向净值逐渐回归,持有上述基金到期前卖出或到期按净值赎回,还是可以收获较为可观的套利收益。”


    关注 上海证券报基金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