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解读

 

所欲并不等于可欲,个人与社会关系乃是互动的,绝对的自由恐难被现代社会与文化所接受。...



“存在是经内心体验以后的生活”,这话是齐克果说的。

而我认为,“存在便是道理。”

一、存在主义的源起

(一) 工业革命的震撼

中世纪至18世纪之间,基尔特(Guild)制度造成家庭式工业。一个城镇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单位,工人技术纯熟,可靠劳力养活自己,能肯定自己存在价值与意义。但工业化的结果,人们只是在巨大工厂重复装上螺丝钉,不必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价值,即使因为生病而离职,这世界上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二) 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

环顾历史,战争毁灭人类,吞食一切,人的命运消失在硝烟弹雨中,战争、绝望、死亡笼罩一切。两千年来柏拉图式的唯心论,激起学者与思想家走出这种哲学的巢臼,以具体生命代替抽象的思考、以真实人生代替幻想、以自身感受代替普遍法则。

二、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 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1.西方近代最早的存在主义者,丹麦基督教牧师。

2.呼吁信仰跨跃(leap of faith),宗教的存在乃是个人永恒的存在,透过良心的忏悔,在神前祈祷一刹那,人与永恒的神产生了关系。

3.倡导具有主观性的个人,远离科学的取向与客观性的要求,保持应有的距离,以便为自己做出抉择。

(二) 雅士培(Karl Jaspers, 1883-1969)

1.德国人,西方第一位用哲学体系来解释存在的哲学家。真正的存在主义也就是从他开始。

2.人的生存目的与意义在于阐明存在与实现存在,因为人必先提出存在的意义,而后才可能实现存在。

(三)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3)

1.德国人,海徳格的哲学渊源受胡塞尔影响甚大。以个人存在的体验去了解存有(Being)为其首要任务,而不以孤离的个人为其主要对象,且不称为存在主义者。

2.认为人的存在是在世存有、共同存有。

3.在世存有指的是:人来到世上,也就是存在的开始。察觉到自己存在,包括面临的恐惧、虚无与死亡的现实。不应逃离这些现实,应有勇气追问究竟我是谁? ,才能主动地计画变成我自己未来的本质,求生命的自我超越。

而共同存有意指:人不是孤零零地被抛弃这世上,而是共同被抛弃这世界,因而是有同伴的,因此人要尽责任,才能实现人的本质,要靠仁爱来滋养人际关系。

(四) 马色尔(Gabriel Marcel, 1889-1973)

1.法国人。认为人类的存在应该是Being(是),而非Having(有),因为存在就是扮演好自己真诚的角色,人本身就是本体的存在(Being),不是也不须由外在物来附加或增添(Having)。

2.了解Being(是)须靠内在的体验,方法即为订约、诚实。订约就是规划未来的自己是什么,从内心找到绝对的我、真实的我。诚实就是忠于自己,对自己存在的事实不自欺、不虚伪。如此才能寻得真正我的存在。

(五)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1.法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地下抗德组织,因他亲身体验抗德运动的实际情形,乃视人类困境为荒谬世界的孤独个人。

2.一再提出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存在先于本质)。人具有的各种特质,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所选择的结果。

3.人类的存在起初并无意义,须在无意义的世界自行建构其意义,与他人无涉。人的所作所为,都不能推委给上帝的意志、科学的法则、或社会的力量。因为个人是完全自由的,须为自己的行动与抉择,负起完全的责任,没有借口,有没有逃避的出口。
三、存在主义的基本论点

(一)存在的自觉:【我】的存在,此一事实,千真万确,不必也不可置疑。必须【我】的存在,先于一切,才能发挥【我】的本质。

(二)存在的经验:存在主义者认为完美的理论不能代替实际的人生。海德格的【濒临死亡的存在】、及沙特的【呕吐的经验】,都是把经验当我主观的事件。齐克果认为存在是经内心体验以后的生活。

(三) 变易的观念:存在是变动不居的,每一瞬息过去,存在已变多或变少。亦即存在不是永恒,所以要在存在的潮流激荡中抛下定身的锚,是不易且可笑的。

(四) 重视个人的自由抉择:齐克果以为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有自由;而沙特特别重视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决定其行为的主要原因。人类行为真正原因,是个人存有的基本计画,此计画是选择的,是个人自由与意识的决定。

(五) 人为主要的关系:存在主义关心的是主体的人,意指具体而活生生的人。视人为【自由、自创与自超的主体】。

四、存在主义在教育上的运用

(一) 教育目的:存在主义所强调的是要每个人认识其存在,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其所培养的人性气质为「真诚、决断、行动、个性、忠实,责任感等」。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存在,并不是理智或社会道德,所以在教育取的是一种主观主义。那就是说在教育认识论上,不一定要强烈反认知或反理性,不过至少采取的是一种分理性主义,且以情绪的好恶为活动准绳。

(二) 教育方式:崇尚个性的了解,不重团体训练。一如文化主义的教育学者,强调教育的爱,一级教育须建立在「我-汝」的关系上。存在主义所强调的是「人师」而非「经师」,教育不能流为训练,教学方式要多注意「情绪、情感、创造能力、及较深遂的人生意义」。此外存在主义重视「游戏」的教学方式,沙特认为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自由创造的教学方式。

(三) 教育材料:重视如何教,却不甚重视教什么。对课程观是相当开放的,除了重视人文学科外,认为只要是对个人有益的任何学科,都可以作为课程的内容,自己不排斥,但也不预为安排设计。

我们能不能不睡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室内晒衣就等于慢性自杀吗? 未必

☞☞☞理性的人相对会更相信阴谋论?

☞☞☞某种生命体被啤酒酿造所改变

☞☞☞用数学破解迷宫

☞☞☞神秘可怕的吸血怪物“卓柏卡布拉”

☞☞☞植物有丰富「情感」思维

☞☞☞“炼金术”的科学发展研究(一)

☞☞☞女性"分娩困境"的有关研究

↓↓↓“阅读原文”还有更多


    关注 追逐世界的孩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