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摄协·视角】真实:摄影最有意思的圈套 (上)

 

【提示】本文东拉西扯又写了5000多字,引用了近300张精彩照片(看照片才是目的),打算分成三次刊出(据说多...



【提示】本文东拉西扯又写了5000多字,引用了近300张精彩照片(看照片才是目的),打算分成三次刊出(据说多发原创文章,腾讯公司才会提供高级功能。腾讯公司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我只好一分为三啦——此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提要:在摄影领域,“真实”是个复杂的话题,它不仅涉及照片在视觉观看上跟现实世界非常接近的“真实感”问题,还有摄影是不是抓住了生活的“真实性”问题。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照相机是机械设备,所以它所拍下的世界还具有“客观”特性——艺术家们则据此展开一系列的质疑,或者设置反向圈套,让观众一步步走进困境和迷宫。

关于摄影的“真实”似乎不存在什么值得争辩的空间,因为摄影的“真实性”是毫无疑问的:光线照亮世界,然后相机的感光物质“客观地”、“忠实地”、“科学地”记录眼前之物,中间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照片不就是“真实”世界的留影吗?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什么值得争辩?

似乎是这样。

身份证照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驾驶证照片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法庭上照片可以作为“客观”存在的证据;家庭相册上年少时的照片同样是自己当年的“真实”模样......照片不就是“真实存在”的明证吗?

插图来自网络


这个摄影的认知带来了什么?

带给人们一种无时无刻想“留住”时光的冲动。但是时光似乎源源不断、接二连三向我们涌来,让我们根本无暇“留住”所有的时刻。艺术家戴建勇看来打算“遇难而上”,他每天要拍摄无数张照片,不管用手机还是相机,无时无刻的拍摄成了他想凝固时光的生命冲动(哈)。

































































戴建勇凭《影像太极拳》获得2014年色影无忌十大新锐摄影师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时光仿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而只在某一刻或者特别的日子才会有拍摄的欲望——比如结婚的时候拍一套婚纱照,用作这个特别时刻的纪念之物,好让未来成为回忆青春的入口。

照片来自网络
这些都没什么问题。

照片当然可以看做是真实世界的留影——但是真实世界的留影就是真实本身吗?

我们把“真实”当做摄影的话题来谈论,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合时宜的(“真实”这个话题太复杂)。对摄影来说,“真实”这个词只是一个人脑袋里的幻觉,摄影的这种机械复制能力,让我们错以为照片就是现实本身,现实和照片再也无法分辨。或者更进一步,照片比现实更真实,成为超现实(苏珊•桑塔格认为每一张照片都是超现实。曾翰的这组《超真实中国》是不是比现实更真实?)。









































曾翰作品:《超真实中国》
我们不妨先来说说什么是“真实”。

百度解释说(懒),真实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也就是一种“客观现实”(哲学上的真实更是一个庞大的命题,不去说它)。摄影只有在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所说的“曾经存在”上“与客观事实相符”,除此之外,“以照片的方式存在”,跟“真实世界”只是一种“指示性”关系。试想:现实世界是彩色的,过去的照片是黑白的,黑白照片中的人“只是一张相纸上的化学物质”,与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人”,它们之间的“真实”差距何其大。即使是彩色照片吧,跟现实世界看起来更接近(注意是“更接近”,不是现实世界本身),一张照片上的人跟一个活生生的人,它们在哪个“客观事实”上相符合(只是表象上相符)?

为了说明这个抽象的问题,我专门用同一架相机(理光GR),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采用不同的拍摄模式,拍摄了以下几张照片(照片为JPG格式,没有任何处理)。我的问题是:这里哪一张照片更“真实”,哪一张照片是“客观”的,哪一张照片跟我当时看到的真实世界“相符”的?



















事实是,这是相机“看到”的世界,是相机“模拟”人的视觉“看到”的世界。我们所谓的“真实”,是“符合”眼睛所见,一旦跟眼睛所见不一致,我们的大脑就会告诉我们“这不真实”(显然,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更真实”)。比如,下面这组爱尔兰摄影师理查德•莫斯(Richard Mosse)的红外线反转片作品(2013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获得广泛赞誉),看上去就“不真实”,具有“超现实魔幻色彩”。但是,如果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红外线的话,这组照片不就是“真实”的吗?

































































理查德•莫斯作品:《红外线翻转》
(来源:头撞影墙)


    关注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