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

 

是你没说清楚,还是别人脑子笨?...

这是王清纯的第55篇文章
我经常被学生问到:

“我说的话别人总是听不懂,和别人沟通老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于是,我给她看了一个我发朋友圈的对话--
我有一个朋友看到了这条朋友圈的信息,在下面回复了我一句话,“这是什么?”

我又回复了她一句,你说的“这“指的是什么,什么是什么?

学生看了之后说,好像她表达的不清晰,让您理解不了。

和别人聊天说话其实很简单呀,非常直接的过程:你说一句,对方听着,然后交换角色,一来一回,几次之后对话结束。

如果是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听不懂理解不了的问题出现呢?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问题出在:



你想说的就真的是你想表达的吗?而你接收到的,又是对方真正想表达的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对同样的话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就好像是,

你表达的本意是一碗水,

我的接收器是另一个碗,

你想把水从你的碗里倒到我的碗里。
你的大脑和思维是你的碗上带的一个过滤器,同时我的大脑和思维也是我的碗上的过滤器。

这样,把这碗水从你的碗里倒到我的碗里的时候,这个水就已经被滤了两遍了。

所以,这就是我们在沟通中会遇到听不懂或是说不清的原因。

如果想把表达的东西清楚的传递给对方,我们平时一般会使用图文信息,使用最多的是语言文字。

可是,问题出现了:对话的双方对于同一个词语未必有同样的理解。

我的朋友问我,这是什么?

我就不知道她说的“这”指的是什么,是指我说的这一大段话是什么,还是说其中的一张图是什么?

这种指代不清,会造成接收者的困扰。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对于一些形容词或者是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对我们来说就有了某些特殊的意义。

比如,有的时候你会说,这个老师的知识量非常大,知识面很广博。

这是你的个人主观的评价,这里面有你的情感色彩,或许有你的崇拜,或许是你的一种感叹。

可是对于接收这句话的人,可能他对于广博的理解就不同。

对方可能会觉得,这个老师只不过是在几个领域有所涉猎,在他看来这样还不能算广博。

如果对方是这样判断的,那么对于这个老师的评价,你们双方就出现了分歧。

可能对方会回应你说,“我觉得这个老师也就一般吧”。

这就是表达和指代的不清,带来的一种模糊和沟通中的冲突。

否定的意见多数是因为指代不清或是标准不统一而造成。

我们每个人的语言是有文化背景的,有教育背景的,有社会地位和身份定义的。因此,即使是使用同一个词语,我们也是会经过自己的过滤系统,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比如,下雪了,我看着雪地,说,看好大好厚的雪。

一个爱斯基摩人看到雪地和我看到的虽然是同样一种场景,但意义就不样。

爱斯基摩语中对应我们所说的雪,就有将近12个单字,分别用来区分正在下落的雪、地面上的雪、积雪、柔软的、松散的、密实的、冻结的、外层坚硬的、正在融化的等等各种特色。

这就是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背景和文化的人之间,头脑里的差异。

就算是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之下的两个人在说出同一个词语的时候,理解和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了解这一点对于提升我们的精准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尽力表达周全和清晰,减少语义上的删减,变得非常有必要。

所以,为了能让你说的话更容易被对方听懂和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指代词需要清晰指代,特别是有多个事物同时出现的时候,用这、那、它来指代就会产生混乱。比如:

我文章最初的例子,正确的表述方式是:

第3个图上是什么?

2、主观的形容词如果是句子表达的主体的话,要尽量用例子、数据、实物来清晰界定。比如:

池塘里的鱼有大有小,大的有人的手掌那么大,小的像大拇指那么大。

他的阅读量非常大,一般一个月读10多本书的样子。

3、 陈述事实,而非主观判断。比如:

“我请同事帮我个忙,结果他拒绝了,他这个人真是太自私了,让我非常生气。”



这种表达不会让别人听不懂,但是会让别人误解。

这话表达的意思是,“没有帮忙的同事惹到我了,让我非常生气。”

而事实是,不管同事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有可能会生气,也有可能选择不生气。

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主动做出的。

所以,在陈述自己情绪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陈述事实而非主观判断。

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表达是:

“我请同事帮我个忙,结果他拒绝了我。我对此感到很生气。”

“别人让我生气“和“我对此感到生气“传递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4、避免严重的删减。

有个学生在群里向我提问:老师我在吃饭的时候会有挑衅的情绪出现,这个怎么破?

看了这句话我会非常疑惑,既有名词定义不清,又有严重的信息删减。什么是挑衅情绪?“这个怎么破“中的“这个“指的是什么?

像这样的情况,对方的理解能力再好也不能完全明白你在说什么。

他的问题可能在他的头脑中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但是他表达出来的时候,把关键的词和背景信息都删减了,对于接收方来说,就会完全听不懂。

所以,在表达的时候要把关键信息和背景说全,要呈现出来,才不会给对方造成误解或是困惑。

5、避免别人不懂的专业术语

专业领域的深度不同,会造成理解力方面的差异。

所以,如果你需要和一个非专业领域的人解释专业领域的知识,那请用最直白最简单的方式去讲解。

专业术语是用来装逼的,不是用来沟通把话说明白的。

如果一个对沟通没有专业研究的人来问我,什么是沟通。

我回答他说,是一个社交单元内发生的信息互换过程。

估计对方听了会非常蛋疼,老师你在说啥呢?!完全听不懂呀!
所以,如果是为了把话清楚,请不要过多的使用专业术语,用大白话沟通吧。

就像我前面说的,对话或许很简单,你一句我一句,一来一回。

真正困难的是:

我们如何能够把信息呈现给有着不同思维、不同文化背景的另外一个人;如何绕过这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差异,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这才是我们需要在沟通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希望今天的几个方法能帮助到大家把话说得更加清楚明白,沟通无障碍。
微信ID:Mirawang01
职场 | 沟通 | 情感 | 思维|成长
 
王清纯
请叫我清纯老师


资深咨询师

各种职场疑难杂症:

职场新人的迷茫,

中高层职场老鸟的晋升与内斗,

心理咨询-人际关系与婚姻恋情感

微博:@咨询师王奕霖

微信公众号:王清纯

个人微信:w9406641


    关注 王清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