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啄木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大拟啄木鸟,亦风2015.6摄于华南植物园“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北宋诗人魏野《冬日书事》中此句,别有...





▲大拟啄木鸟,亦风2015.6摄于华南植物园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北宋诗人魏野《冬日书事》中此句,别有一番清趣和禅意,令人想起“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境。不过魏诗中的“打”似乎用力过猛,少了贾岛诗中“敲”的空灵。或许,是啄木之声太过急笃之故吧。

啄木鸟的大名,是打小就由书本得知的,但从未目睹过它的真容。直到近年爱上观鸟,与朋友一道去广州的华南植物园,才生平第一次见到啄木鸟,而且没想到啄木鸟竟然可以如此美丽,完全颠覆了童年的想象。



   ▲植物园拍大拟啄木鸟的“鸟人”们

一排“大炮”呈圆弧形围开,镜头正对着六七米开外的一棵大树。当我们赶到植物园的鸟点时,几乎找不到机位了。好不容易见缝插针找了个地方,把脚架和相机摆好,就听到人群一阵骚动,接着就响起如机关枪一般的“啪啪啪”快门声。原来,大拟啄木鸟抓虫儿回来了。





     ▲捕虫回来喂雏的大拟啄木鸟抬头看去,一只色彩斑斓,嘴大而粗的鸟儿站在高枝上警惕地张望,嘴里似乎叨着一只金龟子。它就是䴕(lie)形目拟䴕科的大拟啄木鸟,如此惊艳登场,真令人一见倾心。它在枝头顾盼了一阵,试探着靠近树洞,那里有嗷嗷待哺的宝宝。很快,它迅速飞到树干上的洞口,身子一下钻了进去,约十秒钟时间,就飞了出来,再在附近枝头停留一会,就飞走了。

拍鸟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有些人开始聊天,还有的“鸟叔鸟伯”坐在小板凳上点起了香烟,植物园当然是禁止吸烟的。根据经验,大拟啄木鸟母亲离巢之后,大约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捕虫回来。它究竟要飞多远,捕获一只虫儿需要费多少气力,可想而知。



总之,接下来是一段等候的时光。看似漫长无聊的间隙中,偶尔也有些兴奋的波澜,因为巢里的小鸟已经长大,有时会悄悄探出头来,于是也会响起一阵快乐的快门声。

说实话,看着诸多“大炮”围拍一只鸟儿喂雏,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拍了一两次亲鸟回巢后,我们当天上午就撤了。听旁人说,一些深圳、香港和澳门来的鸟人,会在这里拍足一天时间。





   ▲大拟啄木鸟,亦风2015.6摄于华南植物园

大拟啄木鸟背、肩呈暗绿褐色,头部看上去暗褐色或黑色,其他部分亮草绿色,臀部覆羽红色。它的食物主要为马桑五加科植物以及其他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也吃各种昆虫,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因为幼鸟长身体,需要丰富的蛋白质。

全世界啄木鸟约有200多种,我们在华南植物园见到的是大拟啄木鸟,属于鴷(lie)形目拟䴕(lie)科,与啄木鸟科并不在一个科属。为何要加一个“拟”字,难道它们不是啄木鸟吗?对此我也颇为疑惑。

拟啄木鸟的嘴一般大而粗厚,与啄木鸟科的嘴尖而直有很大区别。但它们也偶尔吃树皮下的虫子,在树洞里繁殖,与啄木鸟习性相似,虽不同科,也算是亲戚。





   ▲大拟啄木鸟,亦风2015.6摄于华南植物园

 拟䴕科和啄木鸟科的鸟类都属于䴕形目,如果从字源来考证,“䴕”字在古代就是啄木的意思。《尔雅·释鸟》:啄木,作斲木(音啄木),亦名䴕(音列lie),曰:“鴷,斲木。”晋代郭璞撰《尔雅》注云:“啄木,口如锥,长数寸,常斲食树虫,因名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描写啄木鸟曰:“啄木小者如雀,大者如鸦,面如桃花,喙足皆青色。刚爪利嘴,嘴如锥,长数寸。舌长于咮,其端有针刺,啄得蠹,以舌出食之。”这是古人对啄木鸟的生动描绘。

唐代进士陈标作《啄木谣》:“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丁丁此处是啄木之声,写出了“森林医生”啄木鸟终日劳碌,为君除害的耿耿忠心。



 ▲小星头啄木鸟,亦风2016.6摄于北京



   ▲ 灰头绿啄木鸟(雌),亦风2016.6摄于北京

在北方的公园里,啄木鸟算比较常见的鸟儿。我曾在北京奥体森林公园拍到过小星头啄木鸟和灰头绿啄木鸟。如果你深入一片安静的树林,就可能听到“笃笃笃”的啄木之声,循声悄悄走近,一定可以发现啄木鸟的身影。

它们的喙尖锐坚硬,笔直如凿,适用于啄木挖洞;它们的舌狭长伸缩自如,能从穴中卷出虫类;它们的尾羽劲强,为爬树和啄木时能借助于支撑躯体。

啄木鸟最神奇之处在于它们能以近6米/秒的冲击速度啄木,承受了超强的重力加速度,每天撞击上万次而不会“脑震荡”。科学研究发现,是因为啄木鸟不同长度的上下喙和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可以起到有效避震作用,保护了啄木鸟的大脑。



▲蚁鴷,亦风2016.3摄于中山崖口

在中山,我拍摄过另一种啄木鸟科的独特鸟类——蚁䴕,在南方相当罕见,属冬候鸟。蚁䴕是体型较小(体长17厘米)的灰褐色啄木鸟,全身斑驳杂乱的羽色,在冬天枯草迷离的灌丛间极难发现。它们不同于其他啄木鸟,栖于树枝而不攀树,也不錾啄树干取食,而是常常单独活动,以舌头卷食地面的蚂蚁。



▲蚁鴷,亦风2016.3摄于中山崖口

与羽色缤纷多彩的大拟啄木鸟相比,蚁䴕似乎是容貌奇陋的丑角,不过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它的保护色,反而散发出另一种独特的沧桑之美。

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元丰富的生命存在。

叮咚荒野,您身边的自然之友~~

      还没关注?快快长按下方二维码吧:)


    关注 叮咚荒野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