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优足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习俗2017年4月4日,丁酉年三月初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习俗
2017年4月4日,丁酉年三月初八,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其实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打马球、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
放风筝
放风筝是人们在清明时节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再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让我们来闻闻它的味道?
“老师说,这叫艾草。”“艾草?闻起来香香的。”
艾草除了能够做成青团,还有药用价值呢!










哈哈,揉成了一块绿色的面团












材料准备好,我们开始动手做青团啦!










经过大家的努力,香香糯糯的青团子做成了,赶快让我们品尝一下吧。
“哇塞,这是我吃过最香甜的青团了”
“老师,我们自己做的青团可真好吃啊”


“看,豆沙馅儿,我的最爱”
“哈哈哈,干杯!”






把我们做的青团带去给老师们尝一尝


你们知道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以一首诗冯延巳《踏鹊枝清明》结束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供稿:中四班  邵梦雅 黎凡

小编:殷晓琳

审核:周晓 王婷婷


    关注 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