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篇《我看微信群的显功能与潜规则》

 

有感于微信群里出现的一些情况,更因日本大隅良典获诺贝尔奖,引发思考,写下此文。“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我总结为:相识相爱相学。而“潜规则”只能“默认”;我总结为24字:有热度,不发烧;远敏感,忌轻信;会倾听,善体察;莫争论,和为贵。...



【说明:此文发布于2016年10月5日。近日得到通知,说文中有违规内容,因此网管把我这篇文章自动删除了。我调出素材库里的原稿,细细检查,并未发现有何违规之处。为通过检查,使友人能够看到,我去掉了几个可能有点敏感的词汇,并做了一点文字修改。还用原来的序号,删去文章的副标题。现重新发布。是为新版第92篇。——2017年4月3日】

我在7月6日写了第64篇微文《微信群的功能:相知相爱相学》。今天,有感于微信群里出现的一些情况,更由于日本大隅良典的获奖,引我写下此篇。半是旧文,半是新作,表达我如今的思考。

微信群的“显功能”显而易见,人们乐见其成,描述总结,各有各的表述。而说到微信群的规则,其实并无约束性“群规”;我理解,既是有所谓“群规,其生命力也不在于强制,而在于群友们的心领神会,方能笃信恪守,成其自然;借用一句计算机语言,叫“默认”,所以我宁愿称之为“潜规则”。


先说“显功能”。

现在几乎人人都离不开微信了,微信群也成了大家之所爱。细细地想一想,为什么兴致勃勃地建群、入群呢?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发信息、收信息呢?我想不外乎四个字——喜欢有用。“喜欢”是主观感受,“有用”是客观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需要交流的;而“群”能让大家方便和洒脱地交流情感,增进理解和了解;于是,成了人们喜欢的不见面的社交平台。人是会学习、会使用工具的动物,需要吸纳有用的资讯,需要通过交流来互相学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完全靠面对面的交流已经不够,不见面的思想和知识交流,越来越重要;于是,微信群成了极好的有用的工具。

微信群的功能该怎么表述呢?我想,可以用六个字概括——相知相爱相学

相知——群里的交流和发布是面向特定人群、而非广播式的。群里的绝大多数朋友彼此认识。也有少数从未谋面,属“神交”。“群”使相识的人了解更深,使神交的人彼此欣赏,期盼见面,结成好友。这就是相知。

相爱——不管是家人友人同事同道,在“群”里表达彼此的爱,最自由最直接最方便最少拘束;人们用符号、图形、文字、照片、视频和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表达自己对亲人友人的爱意。是为相爱。

相学——人们用创作、转载、加工等形式,与友人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社会的、科技的、文化的、生活的,大到天体宇宙,小到家务窍门。可以自由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可以说Yes,也可以说No,在切磋和交流中,升华认识,互相学习。就以我自己为例,我虽然转发的资讯相对较少,但我如饥似渴地从群里汲取精神营养。有句老话,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可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过群友的推荐,开阔视野,快速、高效地发现有用信息,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现在,每一天里,我都会下载一些群友推荐的资讯或网页,转化成邮件发给自己,再经过整理、思辨和消化,把有用的知识或资讯,编入我的文件夹。这是“相学”于我的真实影响和作用,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微信世界,离不开我的微信群。

再说“潜规则”。

实际上,就是保持一个群既和谐又健康的默认法则。

首先,我想给现在的群分分类。除去商业用途的群,所有以个体参与的群大致有五种:家人(亲人)群,同学群,同事群,友人(同道)群,工作群(区别于同事,以某项工作或任务结成的群)。不同的群,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有不同的运作规则。

工作群要的是敬业奉献,快速反应,不能误工误事,不能花拳绣腿。既入此群,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既入此群,就不能当“潜水员”。

而其他各群都属情感群,要的是坦诚相见。家人亲人以血脉相连为纽带,情感深厚,血浓于水,自不必虑。对于这样的群,要的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以保长久的新鲜感。

而同学、同事、友人群多有交融,互有交叉,但特点与共。群里交流的内容多为缅怀往事、生活感怀、畅叙友情、传递新闻、针砭时弊、探讨切磋等,这几类群堪称最重要的求知场结友网,信息量大,涉猎宽泛,最有价值。

我认为,在这些群里发布和转发资讯时,要头脑冷静,独立思考,分辨真伪,切莫轻信;不要转发那些似是而非、真假莫辨的资讯,不要转发那些强迫为之、说转了或不转就如何如何的资讯,更不要转那些撕裂族群、扣帽子打棍子、甚或骂人的资讯。一般说来,我不主张过多地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因为很难拥用对称的信息,难以充分交换意见,难以真正达成共识。但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发出了不同见解,也不要紧,应该秉持“大千世界,万般人生;君子之道,和合不同”的态度,让人说话,学会倾听,不去争辩,善于体察。“群”不是宣泄和表演的舞台,也不是论争和激辩的战场。

试举一例。最近流传甚广的“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指数世界领先,完爆世界”的消息(还特别说明“不止是超美,是超整个西方”),不少群友信以为真,不假思索地转发,甚至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须知,科学技术界从来没有这样的“指数”;当今的中国在各领域虽有迅猛发展,但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整体上尚未走到世界的前列。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这是一个常识性的认知。充满民族自豪,不妄自菲薄,不等于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我吹嘘,编造这些让人热血贲张、误导民众爱国热忱的假消息的人不仅可悲、也颇为可恨。

倒是10月3日201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日本大隅良典先生的消息,及时地给了我们一剂清醒剂。我们身边的日本,自2000年以来,已有17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平均每年一位。比较日本政客在政治事务中对中国的敌意和挑衅,这种悄悄发生的科学的井喷式发展,反而更可怕。因为,不从属于技术的科学的创新,才是真正原始创新的发端。我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中国的屠嗷嗷喜获该奖项,这使我们看到希望。但是,就整体科学发展的状况而言,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像大隅良典这样,发现与揭示细胞自啮现象的基础研究,既不催生药物,又不直接实用,能得到充分的资源支持吗?社会能长期地予以容忍和支持吗?科学家们能够沉下心来,自甘寂寞,数年如一日地潜心从事此类研究吗?在政策导向、制度设计、社会氛围和人文精神的诸多层面上,我们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大隅良典先生作为一名细胞生物学家,在细胞自啮方面做出开创性发现。细胞自啮是所有活细胞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这项研究,将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防范和处置细胞疾病。



于是,我想到,如果一定要把“潜规则”显性化,是否可以写成如下24字:

有热度,不发烧。远敏感,忌轻信。会倾听,善体察。莫争论,和为贵。

最后,套用一句网络语汇:亲们,对也不对?


    关注 航空之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