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彭什么是真正懂事的孩子

 

近期,我们会开启下期案例分享主题投票,大家想听什么尽管直说,群内每一位小伙伴都是我们案例分享群的主人!...





昨日嘎嘎对整理了Ms.吴的案例分享,不知道大家对“孩子特别懂事,是不是一一件好事呢?”有了新的观点和看法。大家可以继续在【鸭题榜超能心理咨询案例分享群】继续探讨分析。近期,我们会开启下期案例分享主题投票,大家想听什么尽管直说,群内每一位小伙伴都是我们案例分享群的主人!

此刻,嘎嘎就为大家奉上Ms.彭的案例分享,Ms.彭将为你从心理学角度阐述自己为什么认为“孩子懂事是一件好事情”。具体内容如下:

MS.彭

从事医务工作数年

2015年通过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增进与患者的沟通
她认为:孩子懂事,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正确适当的教育引导孩子,培养健康懂事的孩子,让孩子善于团结协作、助人、谦让,促进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给孩子健康愉快的心境和幸福的童年。
今日为大家整理的为
Ms.彭的分享内容。欲看“Ms.吴|每个乖巧小孩的心里,都装着一个名为叛逆的小怪兽”。
可在此公众号上,看3月31日的历史消息。
 
分享主题
━━━━━━━━━━━━━━━━
正确适当的教育引导孩子,培养健康懂事的孩子
━━━━━━━━━━━━━━━━
分享内容
━━━━━━━━━━━━━━━━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自认为孩子懂事,是一件好事情!可能和前一个分享嘉宾吴老师的观点有点出入。不过还是那句话,我们任何人的观点都没有对错,相信我的这个观点也有人赞同。



了解“孩子”和“懂事”两个概念


提到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一下 “孩子”和 “懂事”这两个关键词的概念。首先来说说孩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儿童。也就是孩子。第二个关键词“懂事”,词典里解释为明白事理,善于了解别人的意图。从字面理解,懂事是一个褒义词,是一件好事情,大家说,孩子明白事理,善于了解别人的意图,会有什么不好呢?
成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分两种


一种是家教好,就是那种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懂得关心别人,遵守社会规则,独立自主,尊老爱幼,谦恭有礼,善解人意,这样的孩子大家都喜欢,熟悉的人各种夸懂事。

另一种是环境所迫,无奈所致。比如为得到父母的认可隐藏自己的各种欲望,因为这样有安全感;比如知道自己没有依靠,就得事事自己考虑周全;这种懂事有时候会令人心酸。

不过,这种令人心酸的懂事也会为她的成长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本来就没有依靠的孩子,自己如果不学着懂事,不学着明白事理,将来长大了怎样去面临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呢?就像有句话说的好,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努力奔跑!
孩子懂不懂事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


孩子懂事是不是一件好事情,没有明显的标准和界定范围,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太懂事的孩子会压抑了个性,会受许多委屈,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味服从父母或老师的安排,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没出息;有的认为懂事的孩子较早懂得融入社会,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待人处事讲规矩,将来长大定会有出息。说到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慢慢长大,最终都要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但是,如果孩子不懂事,连简单的明白事理都做不到,又怎么能适应社会呢?

个人认为,不管如何界定孩子懂事,孩子的心理应当是健康的。

心理学上解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从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如果家长和教育者能够把握好各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有的相对的懂事标准,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并懂得约束自我,让孩子自觉成为懂事的孩子,我想这样的孩子一定是是受人欢迎和得到社会认可的。

也有心理学研究者按照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第二种是不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第三种是受忽视的儿童,往往表现为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大家觉得哪一种儿童可以归类为懂事的孩子呢?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8岁以前的儿童分为五个阶段: 0-2岁为婴儿前期、2-4岁为婴儿后期,4-7岁为幼儿期、7-12岁为童年期、12-18岁为青少年期。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孩子也会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探索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他们也在思考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引导他们接受社会,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慢慢地从一个懂事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成人”。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培养真正“懂事”的孩子


我想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养一个真正“懂事”的孩子。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良好的教养方式,正确的适当的教育引导孩子,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健康的、懂事的孩子。一是要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二是要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三是要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子她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她的意见;四是要注重培养儿童独立自主能力,增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五是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正确对待孩子逆反期


作为一个母亲,一名心理工作者,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为人父母要认识孩子成长中的两个逆反期,第一逆反期是在2-4岁期间,多在3岁左右,这个逆反期的特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但在他们说要求的独立作为中,有许多是力所不能和不切实际的;第二个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

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逆反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第二逆反期的孩子,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外在环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朋友教育孩子的经历,我朋友的孩子在初中时期逆反期也有不懂事的表现,比如不爱学习,游戏上瘾、作业拖拉、爱发脾气,那个时候我很着急,但是他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内心的十分着急,而是第一时间查阅心理学和孩子教育相关资料,看如何应对他的这些表现,后来在他的精心陪伴和鼓励引导下孩子慢慢懂事了,变得自信、独立、有主见、有理想,终于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我认为这就是孩子懂事的必要性。一个孩子如果不懂事,表现叛逆,不顺应社会,那么对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是很大的挑战和问题。因此,父母、教师和有关者必须积极面对孩子逆反期如何应对这一重大责任,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能被动应付。作为父母要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应当遵循双向互动、因人而异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孩子,尽心尽责地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逆反期。

总之,我认为,孩子懂事,是家庭、社会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件好事情。即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不是大人眼里那个懂事的孩子,比如出现逆反现象或者犯点小错,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因人而异,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注重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引导,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民主、自由而不放纵,支持与爱护孩子的心灵健康发展,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孩子善于团结协作、助人、谦让,促进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让还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愉快的心境,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我们的孩子都培养成为懂事的孩子,我想这或许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也是社会的期盼和需要!

(文章作者:开心就好)

如果您想听到更多的分享可以添加嘎嘎,微信:2390443320哦!如果您觉得干货满满可以给老师点赞打赏哦!

公众微信:鸭题榜

官方微博:@鸭题榜考试真题

官方网站:www.yatibang.com

客服电话:400-676-0966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鸭题榜APP,做更多优质的题吧!


    关注 鸭题榜考试真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