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翘燊堂小考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这是2012年还在中山大学工作的时候写的,流失在某个空间;检看旧照片时突然想起,于是挖了出来,并稍加修正。)


周末没有事情,带小朋友去东区遛遛,顺便怀旧。

曾住了三年的东区116栋宿舍,也就是东八,已经改成了女博士宿舍;但额匾还安在那里,仍旧是字迹斑驳,也还是看不清是三个什么字。
因此想起零一年在东八写博士毕业论文的时候,住在对面118栋,也就是东十的文学青年们,纷纷在论文后记中落款为某年某月于康乐园文虎堂,颇有遗老遗少风味。住在本栋的人也仔细研究了这个额匾,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栋楼叫做"翘樂堂"——听起来相当地邪恶。几个闷骚的家伙暗自笑了一阵,只好放弃了做文学青年的想法。

我顺手拍了张照片,带回家仔细辨识。所幸还记得老父教过的四角号码查字口诀,这才发现额匾上其实是"翘燊堂"——没文化真可怕。

"燊",盛貌之意;火在木上,炽也。

在澳门人看来"燊"是吉利的,赌王何鸿燊就是这个字。大约这个匾额过于模糊,而其时参与考证的都是理工科人士,对文字颇不敏感,所以险些闹出笑话。

在网上搜索一番,"翘燊堂"资料甚少,能找到的最近线索是澳门人李翘燊。

根据百度百科,李翘燊原籍广东新会,潭江七堡李氏家族,是澳门著名赌商李光的长子,千年科举最后一次的光绪恩科进士,“按例位列翰林”时才22岁。
李翘燊创造了两个澳门绝无仅有的纪录,不仅是澳门开埠以来在科举会试中唯一一位本埠出身的进士,亦是澳门出身的最荣华富贵的朝廷命官;同时,由于李翘燊其时已加入西洋籍,所以他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葡萄牙籍的翰林院编修”。
根据新浪一位专家的李氏家谱考证,这位翰林前后娶了4位妻子,生有11位子女,确实称得上是"翘燊"。另据新会名人辞典记载,入了民国以后,李翰林曾任国会议员和总统顾问,后隐居澳门。据我猜测,这位富家子弟,早早成名,面临五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时候,没有弄潮击水,而是选择了急流勇退,回家做了田舍翁。

按"翘燊堂"的额匾,这栋房子应该是建于民国二十三年;而据记载,李翘燊乐善好施,1945年63岁的时候,还在家乡七堡鶴湾捐了一千大洋办了翘燊学校,几年前该校旧址还在;由此而见,既有显赫背景,又有雄厚财力,"翘燊堂"极大可能就是李翘燊捐献给岭南大学的;虽然年代不是很久,但也可算是一件近代文物了,因此"翘燊堂"名列康乐园早期建筑群。

修订此文的时候,网上关于"翘燊堂"的资料多了一点,特别是找到额匾的一张清晰照片:
并注明该额匾麻石材质,阴刻楷书,系“南海冯愿”题写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1934年10月)。 冯愿为南海县举人,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官。
还有"翘燊堂"原貌照片,和目前绿树成荫,绿苔斑斑的古旧相貌差别颇大。后面的那栋建筑应该就是文虎堂了。


    关注 椰菜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李翘燊 相关文章